哪些商業模式能夠經得起大考
2010-2-12 1: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們有理由相信,此次由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創新倒逼機制,也將是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的契機。
《浙商》記者 蘇旭
無論是在傳統行業,還是在新興產業,商業模式意味著商業要素的重新排列組合,而從中,誕生了許多有趣并且有生命力的公司。
過去,浙商憑借著勤奮和踏實的精神,在許多領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如今,一些他們看重的數據在達到了某個區間后似乎上升乏力,他們舊有的、傳統的方式正在受到一些挑戰。
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朱武祥教授的比喻,這就像是一場人生,正在結束的上半場仿佛“科舉考試”,需要你勤勉努力、挑燈夜戰;而下半場則剛剛開始,需要你學會更高效地做事,要知道如何事半功倍。
在這場人生中,浙商無疑是上半場“科舉考試”的贏家,他們以他們的方式獲得了普遍尊重。而在下半場呢,浙商是否能夠依然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認為:當今企業間的競爭,不是不同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根據國外百年來的無數次經濟危機留給大家的啟示,每一次危機都會促發商業創新。我們有理由相信,此次由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創新倒逼機制,也將是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的契機。
一方面,金融危機尚未完全過去,那些曾令人眼前一亮,但卻沒能經受住危機考驗的商業模式終將被淘汰。留下來的那些,則成為投資機構眼中尚未出蚌的珍珠,以及未來資本市場上將會受人追捧的璞玉。
另一方面,這場危機逼迫許多企業家們重新思考并優化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危機之后,他們發現新的模式給他們帶來了幾何級增長的新機遇。
那么,哪些商業模式被證明是成功的,并且在未來仍然具有生命力呢?
輕資產模式
“輕資產模式”主要是用最少的自有資金,以達到利潤最大化。在這類模式中,企業緊緊抓住自己的核心價值,而將非核心業務例如物流、生產等外包給其他公司。
由于從生產環節中解放出來,這類企業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自有資金了,這就是所謂的“輕資產模式”。
這類模式最為成功的案例當屬美特斯·邦威。回顧一下美特斯·邦威的發展歷程,會發現營業利潤從2005年的百萬級到2007年的億萬級,這家企業只用了3年的時間。其過人之處就在于輕資產的商業模式。
這類企業往往能夠舉重若輕,朱武祥教授歸納,美特斯·邦威的手法主要是:生產外包、用渠道特許連鎖經營做品牌管理、第三方物流以及店面租賃。不過種種跡象都在表明,美特斯·邦威似乎正在轉變其現有的“輕資產”商業模式(詳見后文具體案例)。而在PPG折戟沉沙后,VANCL(凡客誠品)、麥網、瑪薩瑪索、衣服網等追隨者們異軍突起。
另一個代表則是金風科技(30.03,-0.95,-3.07%)。根據中國獨特的行業格局和市場環境,金風科技摸索出了一條“以研發、市場為核心,整合制造資源”的發展道路。金風科技不直接介入零部件的制造,而是與具備技術和生產經驗的廠商建立合作關系,并提供技術支持。
這也就是說,將這些非核心業務剝離,從而能讓自己集中精力發展核心業務,令企業獲得飛速發展。
全產業鏈模式
全產業鏈最早是中糧集團提出來的一種發展模式,跟“輕資產模式”正好相反。
中糧集團的“全產業鏈”是指由田間到餐桌所涵蓋的完整的產業鏈系統。通過對產品質量進行全程控制,實現食品安全可追溯。
在這個模式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兩頭,其中的重中之重則是上游的自給。全產業鏈模式使得上下游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從而把最末端的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市場機制和企業計劃反饋到處于最前端的種植與養殖環節,產業鏈上的所有環節都必須以市場和消費者為導向。
這個模式中,除了中糧,深圳的比亞迪和臺灣的鴻海也是典型的例子,這些企業均是行業內的領軍企業。也就是說,在比亞迪和鴻海,產品的每一個零部件都由自己進行生產,從而令它們即便是進行代工,也能夠獲得較高的利潤空間。
基于制造業的服務業延伸
從過去的傳統制造業,延伸到服務行業,并挖掘出新的市場空間。在這方面,哲達科技是個代表。這家公司是流體系統節能減排與增效降耗控制技術的領先供應商,主要的盈利模式是通過為高能耗企業提供節能服務賺錢。
供應鏈服務外包模式
這種模式正是前述“輕資產模式”的得力補充。
圍繞著許多企業“輕”的需求,就出現了一些幫助企業進行非核心業務外包的模式。
朱武祥認為:“金融危機令企業對成本的控制更為敏感,一些外包服務由于其專業化,可以幫助企業去掉一個業務單元,降低成本,并且為企業騰出更多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2009浙商“十佳新商業模式”中,辦公托管企業“九好”,供應鏈優化大師“川山甲”,以及電務外包企業“虎牌電務”,都是此類模式的優秀代表。
基于電子商務的新模式
許多新商業模式,都與互聯網密切相關。互聯網的出現,令過去傳統商業中難以觸摸的區域變得可能。
曾被稱之為“賠本賺吆喝”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或將在2010年發生根本的轉變。國內領先的電子商務網站——淘寶網希望打造出一個收入來自B2C與C2C的綜合電子商務平臺,平臺成熟后即啟動上市。
在未來,交易型的B2B電子商務模式或將成為主流。而且,在B2B領域中,中國將是全球的創新基地。
又如“珍誠醫藥”,則借助互聯網將藥品賣進了二、三線地區的衛生院,挖掘了一塊過去企業并不關注的蛋糕。
還有定位于大宗商品服務的“金銀島”,希望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大宗商品的交易平臺的樞紐。客戶通過金銀島平臺,可以了解大宗商品行情,能夠完成在線訂單的交易、支付、貨物的交割。同時,客戶通過金銀島平臺能夠獲得銀行貸款來支持在貿易當中的流動資金短缺的問題。
多樣化金融工具帶來新的模式
物流金融是物流企業以手中承運的貨物為抵押,而將資金貸給投運方的一種金融服務。
如今,隨著新經濟、新環境的到來,借助物流金融的方式,可以有更多的模式出現。
例如,隨著電視購物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杭州愛彼西商務配送有限公司為電視購物、網上購物等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專業的貨到付款的配送服務,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完善的倉儲、包裝、在途管理、支付、物流、輔助銷售的解決方案。
他們以產品為抵押,替買方支付貨款,然后在送貨上門后回收款項。這一模式一出現,就迅速受到歡迎。
以上幾種模式只是一種不成熟的歸類。實際上,商業模式千變萬化,根據不同企業的特點,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特性。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善于巧妙利用手中的資源,玩轉手里的魔方。
正如哈佛大學校長薩莫斯所說的:“今日最成功的人,他們最特別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識點,而在于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在于他們能把很多東西結合在一起的方式、在于他們能夠看到人們從前看不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