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和冷鏈的神奇妙不可言
2010-2-10 6: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2個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通讀該文件,可以發現最大亮點是: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強農惠農新政策,強力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
文件的主題是“三農”,涉及的問題卻遠遠不止于此。大可大到“國家經濟結構的變更”,因為農村的每一次變革,都會帶動國家經濟結構的變更;小可以小到,你去超市買菜,發現平素價格傲人的“有機蔬菜”如今也低下了高昂的頭顱,向你招手微笑。
本期財經三人吧,我們邀請了浙江大學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心金少勝博士、杭州農副產品物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祝毅,與讀者一起分享他們精彩的觀點。
觀點碰碰車——
A.農產品價格頂重要
吧 主:算上今年這個1號文件——這已經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2個以“三農”為主題的1號文件了,同時也是中央連續7年推出的提出三農主題的1號文件,由此可見國家重視程度。
祝毅:今年的1號文件,我理解是4句話:改善農村民生、擴大農村需求、發展現代農業和轉變生產方式。核心問題還是農產品,農產品的核心問題還是農產品的價格。只要農產品價格上去了,民生就改善了,小城鎮就發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就有光明的前景,農村市場也培育起來了。現在農產品的價格上不去的真正原因是,農村的組織化特別是農村的經濟組織化比較低。
金少勝:農產品提價還涉及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問題。政府一方面希望農民合作起來,得到利益,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農產品上升得太快,增加城市居民生活成本。所以1號文件提到,加大補貼,擴大補貼的范圍。一方面可以適當允許提升農產品價格,另一方面從財政上得到支持。中央財政支農從2008年的5600億左右,到2009年的7100多億,每年的增長都在20%以上。照這個速度,今年要突破8000億,而2003年,這個額度才2000多億,可見重視程度。
B.圍繞農產品抓兩頭
吧主: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含義深刻,請問二位如何理解這句話,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祝毅:圍繞著農產品這個牛鼻子,實際上是抓兩頭。一頭是引導農民經營組織進行一次蛻變:首要生態化,再要標準化,三要產業化,最后達到超值化,這是農村要素的配置。另一頭是城市要素這邊,中央經濟會議提出要促進增長方式的轉變,也就是消費需求結構的轉變。當兩者都實現,生產要素就自然而然的轉化了。
金少勝:現在農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較大,需要農村發展起來,經濟發展才有后勁,也就是一號文件提到的要夯實基礎。要統籌發展,資源向農村配置,一方面是農業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需要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發展起來,實現城鄉均等化,這樣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也就夯實了。
C.涉農企業機遇多
吧 主:一號文件推動資源向農村配置,支持涉農企業上市,農業企業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祝毅:今年中央省市都有相關的規定,對發展現代服務業的企業,要向高新企業的方向發展,這是非常有遠見的。我們將來留下來的不是鋼鐵廠、玻璃廠、水泥廠,而是高新科技企業,而且這些企業將來可以跟國際接軌。
金少勝:涉農企業機遇很多。比如說,文件專門把“農業標準化問題”提了出來。為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我們在最終產品的質量安全檢測上化了大力氣,但這其實不是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最佳方法。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源頭主要在兩個方面,就是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如果能像工業生產化一樣程序化生產,生產過程中按標準使用農藥和化肥,那最終生產出來的農產品也一定是合格的,更多涉農企業可以帶動農戶進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積極參與“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
D.冷鏈在中國剛起步
吧主:通讀今年的1號文件,“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一目,講到“加大力度建設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倉儲設施,完善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支持大型涉農企業投資建設農產品物流設施。”
祝毅:現代農業基地通過現有信息化水平,將農產品直接配送到消費者的手中。好處是:消費者得到新鮮、生態、標準化的農產品,同時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利潤全部留在農民手中。我們現在主要做3件事,一是搭建信息化的平臺,讓原產地的農民都能到這個平臺上來;第二,在平臺上做了很多終端,對大的醫院,院校,企業廠礦的食堂,進行直接配送,客戶有了透明的采購,食品安全又得到保證。農民了解了這些信息,經濟合作組織可以登陸這個平臺,農民可以直銷,比他原來賣給經銷商的價格要高,但是終端的消費者拿到的又要比那些經銷商的要低,利潤是留給了農民,實惠帶給了市民,這就是現代服務體系的建立。
金少勝:祝總講到的是物流的問題。我們現在的農產品物流體系確實還很落后,特別是與國外相比非常落后,所以一號文件提出要發展大宗的倉儲設施,鼓勵發展農產品物流企業。還有冷鏈,在中國也是處于起步階段,現在只有豬肉做得比較好。蔬菜也需要,集裝箱里需要4度左右的恒溫,這樣就可以在運輸過程中保證蔬菜質量。農產品質量要提升,消費者需要享受更安全、更高質量的農產品,這個冷鏈也是十分重要,但這在我國才剛剛起步。
E.小城鎮是經濟一個抓手
吧 主: “城鎮化”也是今年1號文件的主題詞之一,提出這一目標的背景是市民,我們又該如何去理解這個概念?
祝毅:不能把城鎮化簡單地理解成工業的梯度轉移,我始終認為城市和城鎮的分工是不同的,城市是經濟中心,城鎮化應該是服務農業的產業中心,分工明確,協調發展。農產品價格的提高有利于城鎮化,經濟合作社和農民的收入共同增加了,它的市場建設要增加,它的城鎮的特色就體現出來了。比如臨安,它有山地的特色,有山核桃,還有產業化基地。城鎮化發展也有利于產業分工后人們來舒緩城市的擁堵。
金少勝:大城市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不能無限的融入農民工,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希望有小城鎮能夠發展起來,一方面解決農民工就業和居所的問題,另一方面,小城鎮發展,可以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抓手,這樣一個積聚區,能更好促進經濟的發展。所以小城鎮的發展也是符合夯實經濟基礎的。
F.新生代農民工的回歸
吧 主:1號文件首提“新生代農民工”,傳遞出中央對約占農民工總數60%的80后、90后農民工的高度關切。
祝毅: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是我們社會發展到現在的一個階段問題。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兩個規律:第一,當他無力承擔城市生活的消費時,會選擇離開;第二還是發展現代農業,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來解決,通過培訓,把他們訓練成熟練工人,能夠在城市很好地生活下去,至少能保障最低的生活水平。另外,新生代農民工可以到小城鎮去。其實,他不光是到小城鎮,更應該回歸農村。
金少勝:新生代農民工,他們理解城市生活,但由于戶籍和其他方面的限制,他們又無法融入大城市。如何保障他們的權益是一個問題,剛才提到的“小城鎮”就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另外,他們可能沒有接觸到過農業,如果回歸農業,就有一個銜接問題,如何回歸,如何過渡。我知道日本有專門的農業學校,進行3年的培訓,幫助他們重新回歸農業。
精彩言論
1.發展現代服務業很有遠見
——“未來,我們給子孫留下的,不應該也不能夠都是,鋼鐵廠、玻璃廠、水泥廠這些工業企業,而應該是高新技術企業,在將來可以跟國際接軌的。”
2.“投資農業,大有可為”
——“你看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它都是和農業發生關系的,雀巢咖啡就是和農業發生關系的,娃哈哈也是,沒有哪一家房地產公司進入世界500強或中國500強。”
3. 民以食為天,農村是根本
——“農村的每一次變更,都會帶動國家經濟結構的變更。因為民以食為天,這是根本。所以我說,農村太重要了!”
4. 物流業改變“生態、生活和生產”
——當我們現代物流業發展起來后,很多人會看到物流業的價值,看到了農產品的價值,看到了我們生活質量的改變。
責任編輯:王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