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榮皋:努力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新跨越貢獻力量
2010-1-9 11: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太倉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經過全體代表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就要勝利閉幕了。
會議認真審議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等各項報告,明確了2010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會議期間,代表們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發揚民主,積極建言獻策,共謀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大計。大會批準的各項報告,符合我市實際,順應市民意愿,體現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內在要求。這次大會,是一次統一思想認識、鼓舞發展信心的大會,是一次堅持加快發展、推動轉型升級的大會,是一次團結凝聚力量、奮勇開拓創新的大會。我們要認真貫徹大會的精神,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努力實現大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確保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各位代表,同志們,剛剛過去的2009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們在經受重大考驗中贏得重大勝利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我們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強大動力,堅定信心,主動作為,堅持危中求進、難中攀高,全力以赴“保增長保民生,促發展促進步”,協調推進各方面工作,全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轉型升級和自主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新農村建設持續深化, 改革開放邁出新的步伐,民生得到明顯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回顧一年來不平凡的歷程,我們不僅在應對挑戰中實現了經濟較快增長的目標,而且在克服困難中增強了發展后勁;我們不僅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發展成果,而且積累了在復雜環境中加快發展的重要經驗。
太倉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發展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是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干部群眾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團結奮斗的結果,也飽含著全市各級人大、全體人大代表的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一年來,全市各級人大圍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目標,不斷推動人大工作的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好人民代表大會的制度優勢和作用,為我市堅持科學發展、推進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積極貢獻。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自覺把促進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積極推動市委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撤并鎮管理區等調查研究,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堅持依法監督、支持促進,認真審議了一系列工作報告和專項報告,加強和改進對司法工作的監督,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在促進依法行政上發揮重要作用。堅持以民為本、改善民生,高度重視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加強對社保體系建設、環境污染治理、實事工程建設的督促檢查,拓展代表知政督政渠道,認真辦理和督促辦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較好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堅持加強學習、提高素質,深入開展市人大機關學習實踐活動,創新人大工作體制機制,推動機關干部作風轉變,在促進自身建設上取得新的成效。全體人大代表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深入了解民情,及時反映民意,充分發揮了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市委對全市各級人大一年來的工作是滿意的,對全市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所取得的成績是肯定的。在此,我代表中共太倉市委和市人大常委會,向全體人大代表和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們,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最后一年,也是在新的起點上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的關鍵一年。前不久召開的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和本次人代會,明確了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新跨越,需要各地各部門和全市干部群眾同心同德,狠抓重點,奮力推進。希望大家進一步認清肩負的職責和使命,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更加自覺地把人大工作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努力為實現太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貢獻力量。
要把堅持加快發展作為不懈追求。加快發展是促進轉型的前提,是保障民生的基礎,是實現新跨越的支撐。我們決不能因為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取得了一點成績而自我陶醉,也決不能因當前宏觀環境有所好轉而放松懈怠,必須清醒地看到,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市與蘇州其他兄弟縣市的總量差距依然存在;實現今年的發展目標,以及工業經濟三年翻番、服務業三年倍增等計劃,壓力很大,困難不小。因此,我們一定要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切實做到發展新興產業與提升傳統產業“兩手齊抓”,在鞏固提升石油化工、紡織服裝、精密機械、金屬加工、電力造紙等傳統產業的同時,全力突破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重大裝備等新興產業,著力構建“5+5”先進制造業體系;切實做到項目建設與企業生產經營“兩手齊抓”,努力引進和建成一批全局性、戰略性、關鍵性的大項目,積極鼓勵和支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增強經濟增長的支撐力量;切實做到“兩區”與各鎮“聯動發展”,加快培育壯大臨江沿滬產業帶,推進各鎮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提升集約發展水平。加快發展關鍵在于強化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和政策扶持。要始終保持招商引資的強度和熱度,力爭做到月月有重大項目落戶,月月有重大項目開工;要堅持以一流的政策吸引人才,以一流的機制用活人才,以一流的環境留住人才,確保每年引進一批領軍型人才、研發團隊和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要不斷豐富去年“雙保雙促”的成功做法,進一步增強政策效應,及時出臺有力的扶持政策,為加快發展不斷增添動力和活力。
要把推動轉型升級作為自覺行動。加快發展創新型經濟,是我市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向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的戰略選擇。要把創新戰略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以創新引領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增強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推動經濟增長真正從投資驅動為主逐步轉向創新驅動為主,要素支撐從物質資源為主逐步轉向人才資源為主。要又準又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既要正確把握新興產業發展的趨勢,找準我市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科學制定產業發展的目標定位,更要像當年搶抓發展鄉鎮經濟、開放型經濟一樣,一著不讓地抓好創新型經濟發展。要突出加強自主創新,提升發展科技創業園、軟件園、LOFT工業設計園等載體,積極發展總部經濟,進一步加大與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籌建更高水平的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努力把太倉打造成蘇州地區自主創新的高地之一。著力打造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力度,通過企業上市、集聚資源、提供服務,使科技型企業健康成長、快速成長。要進一步優化生產力布局,更加注重集約發展,更加注重產業形態,尤其要規劃好、整合好沿江沿滬產業布局,努力在接軌上海和沿江產業發展上有更大突破。
要把打造發展特色作為努力方向。我們每一項工作,都要確定更高的目標定位和參照標準,堅持在加快發展中注重打造特色、放大亮點,力爭各開發區、各鎮、各條線工作都走在全蘇州、全省的前列。在港口發展上,要充分利用、放大太倉港是江蘇新一輪發展重要戰略支撐點的優勢,緊緊抓好碼頭建設、航線開辟、攬貨推介等工作,著力完善港口功能、優化口岸環境,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努力把太倉港建成江蘇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一流大港。在接軌上海上,要迅速進入服務世博“實戰”階段,加快與上海的產業和經濟合作,進一步推動技術、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與上海的共享,力爭成為長三角服務世博、融入上海的先行者、排頭兵。在特色產業上,要不斷豐富央企合作、中德企業合作基地的內涵,在現有20家央企、140多家德企的基礎上,力爭再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強的項目,努力把央企、歐美企業打造成太倉產業最顯著的特色。在區域經濟上,要推動港區、新區發展的提檔升級,強化開發區的輻射拉動作用,積極做強鄉鎮經濟板塊,實現區域經濟的互補和聯動。在城鄉建設上,要走精致、秀美的城市發展之路,不斷提升城市的品質品位,營造更好的生態、人居環境,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保持示范村建設在蘇州全市領先。在其他各項工作上,要緊密結合太倉發展實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特別是在一些空缺領域,在各種前瞻性工作中要敢于大膽探索、大膽突破,力爭成為蘇州乃至全省的示范。
要把改善民生事業作為根本目的。建設現代化新太倉,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把人的全面發展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之中。要從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出發,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強民生工作的系統性考慮、制度性保障和總體性把握,建立起一整套民生事業支撐體系和“民生幸!绷炕瘶藴。要在全市建立并完善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就業增收服務體系。要深入推進城鄉統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拓展社會保障覆蓋面,率先在就業、養老等社會保障方面實現一體化,繼續關心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要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加快健雄學院二期、市一院、文化藝術中心、圖博中心、傳媒中心等一批重點基礎設施和管理區提檔改造、公交一體化、學前教育現代化等民生實事工程建設,推動更多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構建布局合理、資源共享、高位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要注重塑造有利于社會和諧的人文精神,處理好各種人民內部矛盾,使和諧太倉建設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各位代表,同志們,加強自身建設,是人大依法履行職責、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作用的重要基礎。全市各級人大要進一步增強學習意識、大局意識和創新意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圍繞各級黨委對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決策部署,在提高理論和業務水平、加強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設、提升依法行使職權的能力、建設高素質的人大工作隊伍上狠下功夫,力爭把全市各級人大建設成富有權威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全面擔負起憲法賦予各項職能的工作機關,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機關。要注重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健全代表工作的服務保障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密切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充分發揮代表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維護民權中的作用。要推進人大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擴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人大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黨委要進一步加強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把人大工作納入黨委工作總體布局,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同步研究部署,推動人大工作不斷進步。要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支持各級人大依法履行職責,善于通過地方政權組織實施對地方經濟社會的領導。要高度重視各級人大建設,關心人大干部的工作和生活,重視解決實際困難,為人大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各地各部門都要關心、支持人大工作,營造全社會推進人大工作的良好氛圍。
各位代表,同志們,展望未來,實現新跨越的任務崇高而艱巨,建設新太倉的前景壯麗而美好。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心同德,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共同譜寫太倉又好又快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