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通江達海”春節夢圓
2010-1-8 12: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千噸大輪將從南淝河啟航,通過南淝河、巢湖、裕溪河進入長江。在虎年春節來臨之前,合肥人終于將一圓“通江達!眽。合肥打造江淮航運中心的夢想正在逐步實現。據悉,合肥港一期的年吞吐量7萬個標準集裝箱,二期規劃占地將是一期的3~4倍,到2025年集裝箱運量將在14萬個標準箱左右。
【現狀篇】
A三個千噸級泊位業已開建
乘車從屯溪路橋出發,往東南方向經巢湖南路到南淝河路,過了安凱集團公交底站,再走一段鄉間小路,記者來到了合肥港一期工程施工現場。河的右岸已經建起了一座長長的水泥平臺,南面的空地上推土機、壓路機在不停地回填土方。合肥港一期工程建設項目負責人葛瑞卿告訴記者,這是在進行重箱堆場、空箱堆場回填。
在現場,記者發現水泥平臺右前方的南淝河邊正在深挖土方,挖出的深坑有的已經積水。據介紹,這是在挖建供船舶停泊進來的港池。如果天氣保持晴好,預計20天左右能實現部分泊位試運行。
“碼頭共有3個千噸級泊位,其中1個件雜貨泊位、2個集裝箱泊位。這意味著新建成的港口可以同時給三艘1000噸級的貨船裝卸貨物!备鹑鹎浣榻B,合肥港綜合碼頭一期工程于2008年9月8日開建,該工程位于合裕線航道上游南淝河右岸、312國道下游約1公里的迎河作業區,占地423.8畝。
B合裕線可承載千噸級船舶
“光有合肥港不行,還需要強大的航道網才能實現通江達海。”合肥市海事局相關人士介紹,合肥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城市之一,合肥港也是安徽五大內河港口之一和全省物流集散中心。
目前,合肥航道有9條,航道總里程326.1公里,其中有6條航道通航,通航里程130.4公里,F已基本形成合裕線(南淝河)、派河、店埠河、豐樂河航道的“一干三支”航道網。
合裕線航道起點為合肥市當涂路橋,終點為裕溪河口與長江交匯,由南淝河、巢湖、裕溪河三段組成。合裕線航道是國家內河水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合肥市貨物運量最大、效益最好的一條“黃金水道”,可常年通航500~1000噸級船舶。
合肥港共有碼頭34座,陸域總面積約54.61萬㎡,共有泊位110個,占用岸線5969米,年綜合通過能力1500萬噸。
強大的水運能力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目光。熔安動力集團投資7480萬元、年產500萬匹馬力船用低速柴油機的生產基地落戶合肥!斑@種船用低速柴油機必須用水運,公路的承載力不夠,合肥能引來這個‘鳳凰’說明水運具備競爭優勢。”葛瑞卿自豪地說。
【未來篇】
合肥將真正成為“交通樞紐”
根據《合肥港總體規劃》,合肥港迎河作業區規劃為以件雜貨(木材、鋼材、糧食、化肥等外形不規則的貨物)、集裝箱進出口為主的綜合性港區;設計集裝箱的年吞吐量為7萬個標準集裝箱,件雜貨為91萬噸。根據規劃,到2015年基本上能滿足合肥以及周邊的吞吐需要,屆時,2000噸級船舶也可以停靠。
葛瑞卿介紹,目前,合肥港內貿箱量還沒有形成規模,但發展前景很廣,預計到2025年,集裝箱運量將在14萬個標準箱左右。
合肥港未來除了作為運輸貨物使用之外,周邊將會建設成什么樣子呢?合肥市海事局的相關人士介紹,將加快建設與港口相銜接的道路、電力、供水等公用設施,為港口物流園建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此外,加快岸線開發利用,吸引企業投資合肥水運建設,建設一大批臨港工業區、臨港加工區等多元綜合體,促進沿河經濟帶的發展。
“隨著合寧、合武、合福三條高鐵的陸續開通,六潛、六武等高速公路的通車,合肥港的建成,將使合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交通樞紐。”省社科院文化與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孔令剛說。
孔令剛認為,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合肥開放的程度將更高,人才、商品的流通更便捷,開放的合肥將能引來更多的“金鳳凰”。
【新聞鏈接】
公路運輸比水運貴3倍
“合肥以前從來沒有水路運輸集裝箱,要從公路運至上海、南京、蕪湖港中轉!备鹑鹎湔f。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水路運輸一噸貨物每公里的成本大約0.04元,而公路運輸的成本大概在0.12元,比水運要貴3倍。
“過去,合肥因為交通不便利,大量的高端購買力外流!笔∩缈圃何幕c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孔令剛告訴記者,交通優勢決定一個城市在經濟板塊中的地位。因此,合肥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鐵、公、水、空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將極大提高合肥在經濟版圖中的地位。
據悉,合肥市交通局新年拉開的八大水陸項目為:合肥港綜合碼頭一期工程、裕溪復線船閘工程、巢湖復線船閘工程、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高速公路、環巢湖公路、淮南-水家湖-合肥公路、省道105合肥至巢湖公路、合安路肥西上派肥光至舒城界段按照一級公路標準改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