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振興政策調整:六大逐步取代十大

2010-1-6 23: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經濟增長是“V”型、“W”型,還是“U”型或是“L”型? 
  當市場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判斷還存在諸多爭議之時,中國經濟已悄然度過了最困難的2009年,并成功實現保“八”目標。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保增長、調結構”成為宏觀政策主線,而這一主線背后最重要的發力點就是——“十大產業振興規劃”。 
  再過10天,就是“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出臺一周年。自2009年1月14日,國務院出臺汽車產業和鋼鐵產業振興規劃后,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裝備制造業、紡織產業、船舶產業、電子信息產業、輕工業、石化產業、有色金屬業和物流業等產業振興規劃陸續出臺。 
  除了物流業以外,其他九個產業從屬于工業范疇。而上述九個產業的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近80%,占GDP的比重達1/3。 
  一年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對經濟的拉動效應明顯。但同時,振興效果也有不同分化。 
  十大產業中,汽車業受益最大;輕工業、電子信息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等受益明顯;鋼鐵、有色金屬、紡織、船舶業等“振而不興”;石化、物流業則“振興不夠,收效不大”。而房地產業雖然不屬十大之列,但寬松的貨幣政策與適度的稅收和房貸優惠,讓其成為“產業振興”之外最大贏家。 
  在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產業振興規劃最終也反映到資本市場。2009年,A股指數實現翻番,而汽車股的整體漲幅達兩倍。另外,輕工業中的家用電器類公司、電子信息產業中的3G類公司以及裝備制造業中的機械、兵工等公司,都是2009年的大“牛”股。 
  2010年的經濟增長仍然主要依靠“產業振興”。但此“振興”非彼“振興”,“十大”也變成了“六大”。工信部初步考慮在2010年將信息網絡、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六大領域作為培育重點。這體現出決策層在通過“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挽經濟大廈于將傾之后,開始修正“撒胡椒面”式的政策,將重心真正放到“調結構”上來。 
  所以,2010年,投資者最應該關心的是:“十大產業”將何去何從?“六大”又將如何登堂入室、扭轉乾坤? 
  房地產:2009“不振卻興”,2010樹大招風 
  盡管未被列入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列,但在2009年經濟刺激計劃和寬松貨幣政策的雙重利好下,房地產業實現了一場驚天逆轉。 
  政策東風在2008年底吹響。《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政策的通知》、《關于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政策的通知》等優惠政策密集出臺。部分下調購買普通住房契稅稅率、暫免個人買賣印花稅和營業稅、免個人轉讓出售的土地增值稅,并降低購買首付比和個貸利率。 
  此后,各大銀行宣布七折優惠利率。 
  2009年5月27日,國務院公布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調整結果更是讓房地產商吃了“定心丸”。普通商品住房項目投資最低資本金比例從35%調至20%,對資金吃緊的房企無異于雪中送炭。 
  融資潮、搶地潮由此拉開帷幕。《投資者報》統計,僅2009年2~8月的半年時間內,11家央企地產公司融資總額就超過830億元。自2009年第二季度開始,北京、上海、廣州樓市回暖,地產商頻頻拿地,開始了2007年之后的新一輪搶地高潮,各地地價屢創新高。與此同時,政府采取了加大土地供應措施,財大氣粗的大型國有“官系”地產商占盡先機。(4月31日《投資者報》評出“最具價值10大官系地產股”)保利地產[21.04 -0.85%]在全國占地為王,僅9、10兩月在土地儲備上就投入200億元。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朱中一日前表示,2009年1~11月,新房銷售額同比增長86.8%,比前10個月增幅擴大7.6%。同時,房企儲地量大增。據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主任龍勝平表示,三季度房企土地儲備增加了很多,僅十強企業在新增土地儲備方面的投資就達779億,2009年三季度末中國房企土地儲備前十名的排行榜中,十大房企總共擁有土地儲備3.05億平米。 
  2009年,僅北京商品房二手房成交總金額達7100多億,全年二手房的交易量超過25萬套,超過過去3年的總和。 
  “不振卻興”,當地產商囤地、捂盤之風愈演愈烈之時,一部“蝸居”成為了分水嶺。年末之際,“遏制房價”等政策的相繼出臺,2009年的“贏家”看來無法笑到2010年。 
  四大產業:2009受益振興,2010去粗取精 
  2009年可以稱之“中國汽車元年”。中國汽車產銷首次突破千萬輛,前11個月,累計產銷分別為1227萬輛和1223萬輛,同比增長41.2%和42.4%,全年產銷量超過1400萬輛已成定局,而原計劃是在2020年實現這個目標。 
  受消費稅減半和購車補貼雙重優惠拉動,微型客車銷量空前增長。前三季度同比增長近80%,領跑所有車型。 
  這一年里,國內車企、零部件企業順利出海,兼并重組也有突破。廣汽收購長豐,長安汽車[14.43 -1.37%]集團重組,這也是迄今為止央企之間規模最大的汽車產業重組。另外,車企海外并購也有聲有色,吉利全面收購沃爾沃和北汽收購薩博部分知識產權落定。 
  2009年“名利雙收”,中國汽車業將繼續超常規發展,而新能源汽車將成為2010年的產業突破口,近期目標就是到2011年要形成50萬輛產能。 
  與汽車產業相比,電子信息業、輕工業、裝備業等受益振興的程度不如其明顯,但也取得較好效果。 
  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結構出現向好跡象,國內市場、內資企業、中西部地區在產業中的比重進一步攀升。前三季度電子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軟件產業同比增長20.3%。 
  而在3G、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導下,電子信息的發展空間將十分巨大。 
  1~10月我國規模以上輕工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8.6萬億元,同比增長11.3%;累計完成銷售工業產值8.4萬億元,同比增長10.9%。 
  家電業是2009年輕工業振興的重點產業,“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刺激了2009年家電市場,企業效益增長明顯。 
  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行業整體的企穩回升。2009年前三季,規模以上裝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2010年,先進制造業概念的提出,將改變行業內“粗放制造”的傳統模式,形成“精致、高端制造”的發展方向,有技術能力、處于行業發展前沿的公司將脫穎而出。 
  六大產業:2009“振而不興”,2010隨遇而安 
  十大產業中,鋼鐵、有色金屬、紡織、船舶是“受益有限,振而不興”。展望2010年,它們可能會隨宏觀經濟轉好而緩慢回升,但各產業又有不同的看點。 
  其中,鋼鐵行業的70家重點大中型企業5月份實現扭虧,1~10月累計實現利潤375.85億元,經營狀況整體好于年初。但產能嚴重過剩問題沒有解決,重組進程異常緩慢。2010年,“結構大調整”將成為行業發展主線,大型鋼企也將有更多機會。 
  2009年,政府多次提高有色金屬產品出口退稅率,從5月開始,雖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總體扭虧為盈,但國家的收儲行為在拉動需求、穩定市場的同時,也導致國內有色金屬價格顯著高于國外市場價格,使有色金屬進口數量激增,對國內生產企業產生一定沖擊。與鋼鐵業發展趨勢相同,有色金屬也將面臨重大的整合機會。近日,五礦集團增資控股湖南有色,也拉開央企整合有色產業序幕。 
  紡織業和船舶業是兩個外向型產業,振興規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暫時渡過危機,出口持續下滑和訂單的大幅降低,讓這兩個行業在2009年起色不大。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其2010年的最大挑戰。 
  振興效果最不明顯的是石化和物流業,由于這兩個產業的規劃細節遲遲未能出臺,振興效果幾乎為“零”。 
  石化產業方面,受益政策的只是中國石化[13.80 -0.72%]、中國石油[13.85 -0.29%]兩大巨頭,政策對中小企業缺乏考慮,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振興規劃的短期效果不明顯。同時煉油行業已成為繼水泥、鋼鐵之后又一個陷入嚴重產能過剩的行業。 
  物流業的振興規劃出臺最晚,也是唯一服務性行業。中信證券[32.94 0.37%]研究員謝從軍認為,“物流業振興不了經濟,本身不能創造任何價值。只有實體經濟振興之后,物流業才能從中受益”。而該產業規劃下發后,細則遲遲沒有出臺,因此也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物流業價格低位徘徊的種種困難。2010年希望“生產性服務業”規劃能給其帶來一些實質性的利好。 
  2010十大產業新思路: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 
  “產業振興規劃”并非“萬能良藥”,過度刺激也會帶來“后遺癥”。雖然,目前政策尚無退出時間表,但2010年是繼續振興還是轉向將成為關注焦點。 
  2009年12月21日,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表示,工信部將突出抓好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和節能減排,將“以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為重點,逐項落實實施細則,力爭在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組、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李毅中稱,《關于加快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已上報國務院。對于2009年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下一步主要是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 
  同時上報國務院的還有《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其中制定了淘汰落后產能的分行業實施方案,將鋼鐵、電解鋁、水泥以及電石、鐵合金、焦炭等行業在2010年淘汰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地。 
  據了解,2009年十大受振興的產業中,汽車、鋼鐵、有色和船舶四個行業的兼并重組實施意見將盡快出臺,并新增建材行業。 
  2010年,上述行業也將面臨一場聲勢浩大的“結構大調整”。工信部表示,將進一步提高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產業在能耗、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準入門檻;聯合有關部門,加強對產能過剩行業項目的審批管理,三年內暫停審批現有造船企業船塢、船臺的擴建項目,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擴建電解鋁項目,不再核準和支持單純新建、擴建產能的鋼鐵項目。 
  2010年六大重點 
  現在看來,2010年產業振興將以調結構為重,主要面對國內產業突破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2009年11月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表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首次明確了新興產業的范圍,涉及新能源產業、傳感網、物聯網、微電子等新型材料、生物醫藥、海洋工程等五大領域。2009年歲末,七部委也相繼傳出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強音,這或成為2010年投資重點。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起草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將新興產業納入到國家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中來。 
  而李毅中則表示,信息網絡、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6領域已被政府初步考慮作為培育重點。 
  稍作分析即可發現,這六大領哉與“十大產業”既有重合,又有區別,可以看作是“十大產業”的再修正和進一步升華。 
  據了解,政府將對要重點支持的上述六個行業制定專項規劃和產業政策。 
  規范總體思路是:信息產業要以3G和TD發展為契機,加快推進通信業轉型發展,及早規劃引導下一代網絡發展,并對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專用電子設備和材料、基礎軟件等領域的支持,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要加快推進3G的發展,加強TD-LTE和4G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同時,將在傳感網建設、發展傳感技術上下功夫,取得突破。深化互聯網應用,提高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強化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 
  對于先進制造業,將以高檔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以及大型飛機三個行業為主要抓手。 
  新能源發展將突出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以及地熱利用、煤的潔凈利用等,將制定專項規劃,建立準入標準,引導多晶硅、風電裝備等產業突破關鍵技術,實現有序發展,并將編制重點技術推廣專項規劃和推薦目錄。《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可能會在2010年3月出臺。 
  而針對新材料、生物醫藥,著重從核心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推進兩方面下工夫。新材料產業的下一步就是要加快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技術和材料等領域的科技攻關;生物醫藥領域將把生命科學前沿、高新技術手段與傳統醫學優勢結合起來,突破應用面廣、需求量大的基本醫療器械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以創新藥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設備制造為龍頭的醫藥研發產業鏈。 
  2009年12月末,在A股調整之際,LED概念成為市場的領軍板塊,以三安光電[57.11 -1.18%]為首的低碳經濟公司不斷演繹著逆市飄紅。一場跨年度行情,已在十大產業的后續規劃和新興產業的崛起中誕生。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