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建立出口加工區 助推梧州經濟發展

2010-1-6 23: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12月11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著重提出了深化改革開放合作,增強發展活力動力,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的訴求和全面實施北部灣經濟區、東盟國際合作區和西江經濟帶的“兩區一帶”發展戰略。其中還明確指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這將為梧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一、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功能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保稅為基本功能。中國目前設立的特殊監管區域分為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跨境工業園區、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六個類型。 我國于1990年設立了第一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域,至今全國累計設立了各類特殊區域105個,經整合后目前實有94個(其中出口加工區57個)。改革后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將具有包括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功能,同時輔以相關的研發、檢測、維修以及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功能。 

      二、梧州市開放型經濟的主要特點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建立的良好支撐和前提條件 

      梧州是百年商埠,梧州與粵港澳工商界交往歷史源遠流長。梧州口岸是國家沿邊內河水運一類口岸,口岸設施齊全,基礎較好,有百年對外貿易歷史。國家東部產業轉移政策的深入實施,迫切要求梧州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近年來,梧州市開放型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如梧州市外貿進出口連續增長;加工貿易穩步快速發展,位據廣西各地市前列;口岸開放不斷擴大,在沿江經濟帶中地位和影響不斷上升等,這也為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建立提供了良好支撐! 

      三、加快建立梧州出口加工區是新時期促進西江經濟帶開放型經濟跨越發展的迫切需要 

         (一)這是國家與廣西整體戰略格局的需求。 

         按照黨的十七大作出的戰略部署,廣西緊緊圍繞建立北部灣經濟區、東盟國際合作區和西江經濟帶的“兩區一帶”戰略進行整體布局,目前在沿海以及沿邊,批準設立欽州保稅港區、國家審批設立憑祥綜合保稅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防城港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結合廣西沿海、沿邊區域特點,已形成在西部乃至全國具有一定示范效應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管理運作模式。 

         但在沿江,特別是西江經濟帶和黃金水道區域內,尤其是梧州作為東部產業轉移的前沿,廣西加工貿易的重點地區,卻沒有這樣一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因此,很有必要在梧州設置出口加工區。 

         (二)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2009年7月在廣西召開的泛珠江第五屆合作和發展論壇中進一步提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梧州市作為泛珠江區域連接粵桂兩省區的重要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作用十分突出,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生產型企業和以出口生產型的大中型企業分布廣,數量多;從廣西加工貿易分布格局看,重心主要集中在桂東南梧州、賀州、貴港及柳州。 

         (三)優越而突出的區位優勢。 

      近年來,梧州交通等基礎建設面臨一個全所未有的機遇期,洛湛鐵路通車、南廣鐵路正在建設中、馬梧高速提前十一個月建成、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開工、西江黃金水道開發熱潮迭涌、梧州機場開通泛珠重點城市航班……初步形成了融入珠三角的通道和立體交通網,這將會在日趨激烈的地區間的競爭中贏得先機。未來梧州口岸以及梧州市在東部產業轉移過程中將在廣西乃至西部綜合稟賦方面形成更大的優勢。 

         (四)良好的口岸和通關環境。 

      2008年梧州口岸年進出口總值近5億美元,進出口集裝箱近8萬標準箱(是廣西第二大集裝箱進出口口岸),是西江第一大進出口岸,目前擁有李家莊、河西兩個碼頭。西江廣西段最大、航道最深的赤水碼頭已列入廣西“十二·五”重點建設港口項目,同時口岸對外開放正在申報中。此外,目前我市積極爭取廣西電子口岸(沿江物流服務平臺)落戶梧州。與此同時,梧州市也在加快進行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建設。 

      (五)加工貿易量和質的優勢。 

      在桂東南梧州作為東部產業轉移的前沿,廣西加工貿易的重點地區,梧州市無論是加工貿易占全區的總量比重(30%)還是梧州及其周邊輻射的企業規模均占了全區的一定比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梧州加工貿易中的領冠電子(生產西鐵城手表)是廣西海關僅有的(AA)類重點企業,桂江船廠(A類)、中擴永威、保嘉制衣等企業進出口總值均超過了千萬美元。 

      (六)產業轉移的現實要求。 

      目前梧州各類要素已基本齊備,而企業發展現實需要通過出口加工區,加快培育具有產業鏈特色的加工貿易和以出口為主的產業群。充分結合梧州的資源優勢和龍頭企業如船舶制造、電子信息、人造寶石、林產化工、蛋白腸衣、針織服裝等吸引上下游產品的加工企業聚集已基本形成產業鏈,凝聚人氣,匯聚商戶,構建特色市場和大流通。通過這個加工區更加合理安排加工貿易產業布局和規劃,加快出口和加工企業“量”和“質”的提高。根據廣西加工貿易發展和布局需求,不斷提高承接東部加工貿易產業轉移項目的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能力,不僅能夠推動桂東南企業發展和升級,也將促使整個廣西外向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七)具備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條件。 

         國家對出口加工區建設標準要求:在已經國務院批準的現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實現七通一平的區域內進行規劃、建設,面積要嚴格控制在2-3平方公里內;申請設立出口加工區的國家級開發區,加工貿易年進出口總值一般應達到1億美元以上,符合海關對進出口物流的監管規劃建設要求;選址在靠近海港、空港、陸路交通樞紐及內陸國際物流需求量較大,交通便利,設有海關機構且便于海關集中監管的地方。以上要求梧州市均已具備。 (關長 鐘衛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