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極效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引領作用凸顯
2010-1-4 14: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創造了中國區域發展的“北部灣模式”,創造了“北部灣速度”,以不爭的事實告訴人們: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從一個西部邊陲地區變成了多區域合作中心;從一個經濟發展的配角,變成了廣西開放發展的龍頭;從一個地方發展的題材,變成了國家發展戰略;從一個投資的盲點,變成了投資的熱點,成為中國區域發展新的亮點。
2009年,盡管金融危機寒流席卷全球,但北部灣經濟區卻沒有絲毫寒意:廣西欽州保稅港區創下了一天填海造地40畝的奇跡,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創造了2.6天建造一層樓的神話……
這兩個保稅物流體系建設從獲批到竣工驗收,僅用一年的時間。這僅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的一個縮影。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發展非凡的業績,來自非凡決策和非凡措施。
自治區黨委、政府以戰略目光規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力爭到2020年,把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重要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中國沿海經濟發展新一極。
于是,2009年成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好頭、邁好步、打好基礎最為關鍵的一年,一個個加快發展的規劃和項目快速推進。
加快保稅物流體系建設。目前,中石油大型原油儲備、新加坡光大物流、大新華倉儲、美國光伏集團太陽能光伏及電廠、清華同方數字電視總裝項目等一批加工貿易、倉儲物流項目已進入欽州保稅港區發展。此外,憑祥綜合保稅區一期建設工作全面啟動,關鍵性工程卡鳳物流加工區路網和友誼關口岸至卡鳳專用通道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爭取2011年6月前封關。北海出口加工區已按規定疊加保稅物流功能,并開展擴區前期工作。
加快重點產業園區的建設。2009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在北部灣經濟區8大重點產業園區的基礎上規劃布局20多個專業產業園區,規劃面積200多平方公里,計劃投入700億元建設園區基礎設施,使園區產業承載力大大增強,并聚集一大批企業,至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達到7000億元以上。目前入園項目達239個,總投資2149億元,其中已建成104個、投資272億元,在建135個、投資1878億元。
產業園區初具規模,猶如強大的磁場吸引海內外企業紛紛搶灘北部灣:湖南省與廣西簽署協議,擬利用北部灣良好的港口條件在欽州建設2.7平方公里的湖南(欽州)臨港產業園;西南各省企業已在防城港依托大港口,利用西南各省市豐富的礦產資源,建設15.6平方公里的防城港大西南臨港工業園,入園企業達77家,形成大西南出口加工基地,目前該基地磷化工產業出口額占全國磷酸出口總額的50%以上;臺灣企業看中北部灣良好的港口條件和毗鄰東盟的區位優勢,擬在北部灣經濟區建設臺灣(光電)產業園、臺灣(欽州)石化產業園、臺灣(北海)電子產業園。已經形成規模的臺灣(南寧)輕紡產業園聚集了臺灣麥斯鞋業、飛力達鞋業、新聯盟勞保鞋等12家制鞋服裝加工企業,儲備在談輕紡制鞋項目近30個,總投資超過34億元。
加快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中國電子集團北海產業園今年底將正式開園,引進的深圳創新科存儲項目已經投產,圍繞石化項目,已吸引中石油2000萬噸原油儲備庫、玉柴集團20萬噸溶劑油、泰興溶劑油等近30個項目開工建設或達成投資意向,總投資600多億元。圍繞鋼鐵項目已有中一重工鋼材加工、中冶實久鋼結構項目進入。
加快建成沿海億噸大港。2009年建成欽州港大欖坪1號2號泊位、北海鐵山港1號2號泊位、防城港18號19號泊位等6個7至15萬噸級泊位,新增吞吐能力1065萬噸,港口吞吐能力超過1億噸。
防城港20萬噸級航道正在建設,欽州港10萬噸級航道、鐵山港10萬噸級航道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廣西防城港、欽州、北海三港已整合為廣西北部灣港。目前廣西北部灣港已有生產性泊位191個,萬噸級以上泊位40個,與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多個港口實現了通航。2009年1-10月,廣西北部灣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7454萬噸,同比增長10.6%,2009年吞吐量超過9000萬噸,已接近億噸大港。
加強招商推介。2009年,成功舉辦了桂臺沿海發展合作研討會、攜手西南合作開發北部灣經濟區、走進北部灣——海外華商合作開發北部灣經濟區等大型招商推介活動,進一步擴大了經濟區影響,促進了與其他省市、地區的合作,吸引了大批企業家到經濟區考察投資。
進一步擴大開放。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寒風”中,廣西成功舉辦了2009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論壇規模達到400多人。通過論壇,廣西對金融危機下開展泛北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對以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為重點務實推進泛北合作有了進一步認識;對如何利用中國-東盟合作的新進展、新機遇、新政策、新舉措深化泛北合作形成了一系列共識和觀點。(記者 吳家躍 通訊員 盧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