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縣一市:爭當沈陽經濟增長生力軍
2010-1-3 14: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記者杜爭華)“堅持以工業化為主導,以農業產業化為基礎,以城鎮化為支撐,進一步做強縣域經濟,是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對縣域經濟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指明了2010年全面工作的新方向。”1月1日、2日,記者在遼中、新民、法庫和康平等縣(市)采訪,各地區主要領導對明年的縣域經濟發展,充滿了信心。
遼中縣提出重點要調結構、優環境、惠民生、強保證,統籌兼顧,加快推進規劃科學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鄉村城鎮化、環境生態化、社會和諧化。在具體措施上,將以近海經濟區建設為龍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強靜脈產業,加快國家現代環保產業基地建設,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循環經濟和靜脈產業示范基地。以大項目、集群項目為牽動,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環保產業標志性工程。同時,積極推動沈陽保稅物流中心向綜合保稅區戰略升級,打造通關便捷、功能完善的東北最佳物流平臺。
新民市鎖定建設區域中心強縣、沖刺全國百強縣,進而建成科學發展先進縣的奮斗目標。要進一步做大經濟總量,抓發展、抓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和產業集群建設;做強現代農業,在確保糧食安全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調整;加快發展服務業,著眼于加快區域中心商業強縣建設,重點打造市區和胡臺新城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同時,在做優環境、改善民生和推進和諧新民建設上,要有新的突破。
法庫縣將以加快工業化、產業化、城鎮化進程為主線,樹立更高目標,全力沖刺省內縣域經濟第一集團。以陶瓷、通用航空、東湖新城、農產品加工等領域為重點,強化主題招商,力求在重大項目上有所突破。切實做好對輝山乳業、東湖新城基礎設施等一批在建重點項目的服務工作,確保項目早竣工、早投產。發展設施農業、牛產業和荒山荒坡造林,進一步擴大樹莓、葡萄、萬壽菊等特色農業經濟區規模,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康平縣提出大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三產興縣、創業富民”四大戰略,全力推進“發展經濟、建設城鎮、優化環境、建設文化、改善民生”五大任務,為建設遼吉蒙結合部區域中心縣奠定堅實基礎。立足建設能源大縣、新材料大縣、輻射黑吉蒙三省區蔬菜生產基地、沈陽生態旅游后花園,全面推動全縣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全面優化環境,推進利用電廠熱源為城區供暖的“一根煙囪工程”。加快臥龍湖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充分利用“引遼濟湖”工程,因地制宜規劃建設生態景觀水系,全力打造林草豐美、天藍水清的生態康平。(沈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