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完善交通路網
2010-1-27 12: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0年的新年鐘聲已經響起,市委、市政府確定今年為雅安的“樞紐為綱建設年”,面對新的歷史機遇和千載難逢的交通建設大潮,雨城區交通人看到了交通建設前所未有的美好藍圖。作為雅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雨城區,在全市構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領跑中國西部經濟高地川西樞紐建設,雨城區交通必將展現出強大的能力。
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中,雨城區交通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交通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為工作總體取向,以打造中國西部經濟高地川西樞紐,融入成都都市經濟圈為發展契機,緊緊圍繞以做好災后重建工作為總體目標,大力實施新農村建設,搶抓機遇,迎難而上,開拓奮進,通過全區交通人的艱苦付出和不懈努力,各項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關鍵詞:災后交通重建
“曾經,回家對我來說,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在路上耽誤的時間長不說,一路上都是顛顛簸簸的,好不容易到了吧,整個人也被顛得頭昏腦脹了。”市區工作的小王描述的是自己每次回家的“痛苦”經歷。小王的家在雨城區嚴橋鎮,一個人獨自來到市區打工,由于雅安至嚴橋的路況十分的差,讓原本十分戀家的小王也被迫減少回家的次數。
雅柳路是晏場鎮和嚴橋鎮通往城區的唯一交通道路,也是雨城區通往洪雅的重要道路。但是,自1982年改造以來,受地質災害的影響,路面破損較大,特別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波及下,整條道路更是傷痕累累。
重新打造雅柳路成了亟待解決的大事。但是由于雅柳路未列入四川省農村公路“十一五”規劃,所以在“十一五”內該道路無法爭取到中央通鄉公路補助資金。鑒于雅柳路的現狀,雨城區交通局積極爭取該項目列入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后重建項目,得到國家的支持。
據悉,雅柳線全長33.6公里,沿線經孔坪鄉、嚴橋鎮、晏場鎮至洪雅柳江。雅柳路恢復重建一期工程為孔坪至嚴橋公路,全長21.4公里,工期為8個月,項目總投資4231.8萬元。全程采用山嶺重丘三級公路技術標準,鋪設混凝土路面,道路設計時速為30km/h,路基寬度為7.5米,局部為6.5米,路面寬度為6.5米,局部為6米,是雙車道設計。
“現在,我每個周末都會回家,坐車回家再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了,路途中的心情好了,我也第一次發現牛路口(小地名)的風光原來是這樣的美。”小王現在一說到回家,臉上就會露出幸福的笑容。
而雅柳路沿線的老百姓們也徹底告別了幾十年來晴天一身灰、雨天滿身泥的現狀,走上了平坦、干凈的水泥路。
與此同時,雨城區姚橋至草壩公路恢復重建工程也順利進行。該項目全長12公里,總投資3000余萬元。目前,除了草壩場鎮段外,路基工程已全面完成,路燈管線預埋完成。
為了全力推進交通災后恢復重建,圍繞打造中國西部經濟高地川西樞紐,雨城區交通局在全力做好雅西高速公路和雅樂高速公路的協調工作,積極配合市、區兩級相關部門完成了名雅快速通道建設,以及國道318線、108線災后重建、拆遷等工作的基礎上,還高效地做好了境內斷頭路、聯網路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
投入資金500多萬元啟動雅安至孔坪10公里的路面大修工程;
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啟動嚴橋至晏場路面大修工程,目前該工程已進入網上招投標的前期準備工作;
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啟動隴西至蒙頂山、望魚至晏場公路近22公里的前期工作;
投入資金400余萬元對葫蘆壩至瓦屋山的路面進行改造,該工程目前已完成招投標工作。
關鍵詞:農村公路建設
“過去,我們祖祖輩輩走的都是羊腸小道,靠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打轉轉,山里的竹木、土特產賣不出去,山外的好物件也進不來。現在好了,黨委政府幫助我們修建致富路,讓我們致富奔小康!”雨城區嚴橋鎮大里村年近80歲的周大爺感慨地說。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農民群眾多年總結出的一條經驗。2009年,雨城區交通局把農村公路建設與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深入實施“大交通”戰略,強力推進“公路建設年”等活動,加快建設步伐,完善管理養護機制,提高建設水平,使該區的農村公路建設再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目前,共完成農村公路建設122.4公里,其中通達47公里,通暢75.4公里。
一條條干凈、整潔的農村公路,將雨城區一個個坐落在山水林間的鄉村串聯起來,承載起了雨城區廣大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無限希望。
大里村五星組位于雨城區嚴橋鎮北部,平均海拔1100米,屬典型邊遠落后山區。但也是在這個偏遠的山區,卻擁有一個“綠色寶庫”,人均占有林木面積達300畝。但是由于受道路的制約,生活在這里的村民祖祖輩輩出門購物至少要翻山越嶺10多公里山路,竹木特產、化肥農藥等也全靠肩挑背馱進出村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們一年到頭起早摸黑艱辛勞作,但收入甚少。隨著道路的修通,村里人的生活也因為這條路越過越好。
近兩年來農村公路建設補助政策的實施,點燃了偏僻山村的希望之火。雨城區嚴橋鎮后經村的村民告訴記者,路修通了,農民賣竹子在公路邊就搞定了,以前車子不能開進村,農民從山上砍的竹子要背幾公里路,沒有勞動力的家庭,還要請人背,一季竹子要多出上千元的背工費。自從修通了公路,村民賣竹子在林地不遠處就可以完成,村民種竹、管理竹林的積極性高了,效益也好了。
一條路,帶活了一個產業;一條路,致富了一方百姓。雨城區農村公路建設正如火如荼,一條條通向田間地頭、通向果園茶園竹林等連接農民致富產業的大道,正在老百姓的腳下延伸。
如今,雨城大地上,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像一條條彩帶系在雨城區107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穿梭疾馳的滾滾車輪,正快速推動著雨城的經濟社會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樞紐建設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樞紐為綱建設年”。以交通為主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再一次面臨前所未有的建設機遇。雨城區委、區政府已經充分意識到:只有加快中國西部經濟高地川西樞紐的建設步伐,主動融入成都都市經濟圈,才能在新一輪發展中贏得主動,搶得先機。
為此,雨城區提出了把雨城區建成“成都周邊山水園林城市、休閑度假基地,交通樞紐城市、現代物流基地,農業高科技城市、農產品加工基地,生態工業城市、現代制造業基地”的奮斗目標。
然而要建設樞紐,就只有交通先行,才能使樞紐變得充滿活力,才能讓雨城區真正變成一個具有造血功能的“樞紐心臟”。
在今年的交通建設中,雨城區交通局將積極主動做好雅西高速公路的協調服務工作,全力保證明年年底實現區域通車;加快推進雅眉資遂鐵路、雅康鐵路、雅康高速公路和雅馬高速公路前期準備工作;全力爭取川藏鐵路、川滇鐵路連接線從雨城區經過。 在區內交通建設方面,則將抓緊做好全區交通發展規劃,加強農村公路路網建設,爭取年內啟動嚴橋—晏場、望魚—晏場、隴西—蒙頂山、紅豆相思谷公路建設,改造雅安—孔坪、草壩—竹箐關路面;加大鄉村公路建管養力度。與各鄉鎮配合,扎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全年完成農村公路建設100公里以上,進一步實現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同時,完善鄉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有效延長鄉村公路使用壽命,并加快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方便農民群眾出行。
領跑中國西部經濟高地川西樞紐建設,雨城交通人正在樞紐建設的大道上“挑戰極限,勇創一流”。屆時,雨城區將實現內網完善通達、外網快捷通暢,一個功能完善、方便快捷、四通八達的延伸型、放射狀交通網絡,以及外通、內暢、高效、和諧的綜合交通運輸系統將呈現在人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