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西部地區農村公路“毛細血管”工程連通城鄉市場

2010-12-6 10: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貴州農民劉高榮最近挺高興,因為一條4米寬的水泥路剛剛修到了他家門口。與雙向6車道、8車道的高速“大動脈”相比,老劉家門口的這條路可謂是一根“毛細血管”,但卻讓他家出產的農產品可以直達省會貴陽。 
  劉高榮是貴州省息烽縣青山苗族鄉馬路巖村二組的村民。“過去進組路沒有硬化,一下雨車子進不來,玉米收割了還得靠人背到公路上。”劉高榮說,公路止步于村口,地里的農產品出去難,外面的商品要進來也難。 
  四川大學西部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楊明洪指出,中國實施基礎設施向下延伸的“毛細血管”工程,使城市市場與農村市場更直接、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對農民增收、擴大消費和統籌城鄉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息烽縣共落實財政獎補資金1400萬元,完成96條進組路硬化。馬路巖村二組新修的這條路長約4公里,使劉高榮等29個農戶受益。“修路用的300噸水泥、1992方沙石來自政府的財政獎補,村民投工投勞,不需要出一分錢。”馬路巖村支書謝忠明說。 
  近年來,中國在農村推廣稅費改革,規范農村分配制度,遏制面向農民的亂收費、亂集資、亂罰款和亂攤派。改革為農民減輕了負擔,但村級收入減少,一些集體公益事業得不到及時的建立和完善,“無錢辦事”現象在經濟較為落后的西部農村尤為明顯。 
  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表明,目前中國還需解決近千個鄉鎮通瀝青路或水泥路、上萬個建制村通公路,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 
  “過去農民想修路卻沒錢,修好的沒錢養護也損壞嚴重,”息烽縣財政局副局長張天倫說,現在由政府投入資金,村民自己開會商定怎么修,解決了農民需求最迫切、利益最直接、受益面最廣的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統計顯示,中國近5年里新增農村公路53.3萬公里,到今年年底,全國農村公路里程可達到345萬公里。從2006年到2009年4年間,中國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7528億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補助資金1661億元,很大比例在向西部傾斜。 
  西部大開發之初的2000年,貴州不通公路的建制村有近萬個,而到今年年底,已經實現了95%的建制村通公路和96%的鄉鎮通瀝青路。在新疆,2009年,農村公路完成建設投資35.9億元、建設里程12462公里,投資規模、建設里程創歷史新高。 
  在貴州省清鎮市衛城鎮平橋村,當地農民對于“通路”與否的利弊深有體會。“同樣一片山上種大蔥,前山通路,收割運輸成本低;后山沒通路,收益明顯少一些,土地流轉的價格都差了一截。”村支書安昌美說,明年村里的頭等大事就是把路修上后山。 
  楊明洪表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大改善了農村的投資和消費環境。伴隨著公路的延伸,一批蔬菜、茶葉、農副產品加工、手工藝品生產龍頭企業紛紛在西部農村建立基地,讓不少農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家電、農用車甚至小轎車也隨著公路、有線電視、寬帶的延伸覆蓋“山上下鄉”,拓展了農村消費市場。 
  在西北的甘肅省,近年來農村公路投資占全省交通建設投資總額的比例不斷攀升,總里程突破10萬公里。甘肅河西走廊地區的葡萄,蘭州的百合、玫瑰,天水、平涼的蘋果,隴南的油橄欖等特色農產品在農村公路的支持下與市場的距離縮短,產業化進程加快。 
  貴州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王秀峰說,西部大開發前十年最明顯的成果是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改進和完善,但是在“富民”方面還存在不足。在新的十年大開發中,西部地區仍需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縣縣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等基礎工程。 
  根據中國《全國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到2020年,中國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都要通瀝青(水泥)路,農村公路總里程達370萬公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