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湛40萬噸級航道開新局 物流樞紐升級

2010-12-30 14: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南海之濱,濤聲陣陣。
 版圖上的湛江,猶如一只巨型的手臂,長長地、深深地探進大海里。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與海相伴共生的人們,探索海洋的欲望和步伐,從未停息。
 今天,我省首次以“海洋”為主題的大型博覽會———廣東省首屆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湛江舉行,這是我省建設海洋強省的重大舉措。作為廣東海洋經濟的重鎮——湛江,正在閃亮登場,進行著一場從傳統的、單一的海洋經濟,向現代化、立體化、科技化的環境友好型海洋經濟的“華麗轉身”。
 科學家預言,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湛江,正在展開一幅寬廣無邊的藍色宏圖。
 靠海吃海,如今吃出了“新口味”
 [全市已經塑造起包括海洋漁業、海洋能源、港口運輸、現代物流、臨港工業、濱海旅游等新型的海洋經濟體系,海洋經濟滲透一、二、三產業的各個方面。]
 在徐聞南山鎮有個名叫“討網村”的古漁村,相傳2000多年前,當地習慣用叉的漁民在這里向漢朝駐軍學習織網捕魚,該村因此得名。
 歲月悠悠,湛江人對海洋的探索隨時代更替而日新月異。經過多年的發展,湛江傳統的耕海牧漁插上科技的翅膀,從捕到養、從撈到育、從粗加工到海洋生物技術開發,一條現代化的、涉及上百萬人的海洋漁業產業鏈臻于完善,每年海洋漁業產值超過200億元,創造了一個個“全國第一”。
 說到湛江,無人不知“湛江蝦”!湛江的對蝦產業在國內獨占七個“鰲頭”:養殖面積、養殖產量、種苗量、加工規模、飼料產量、出口量、交易市場規模均為全國之冠。在這條產業鏈上,水產品加工異軍突起,目前全市水產加工企業268家,其中有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現代化的水產企業讓湛江的海產品行銷國內外,成就“中國對蝦之都”、“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等一個個響當當的城市品牌。如今,美國人盤子里的每5條蝦,就有1條來自湛江。
 當然,大海給湛江人的饋贈遠不止于海產。湛江人在海洋這個聚寶盆里,不斷的發現新的寶藏,全市已經塑造起包括海洋漁業、海洋能源、港口運輸、現代物流、臨港工業、濱海旅游等新型的海洋經濟體系,海洋經濟滲透一、二、三產業的各個方面!笆晃濉逼陂g,湛江的海洋經濟步入快速發展期,2009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648.87億元,比2005年增長38.9%。
 在海洋能源的開發上,除了傳統的油氣開采,湛江利用沿海地利邁入風電的新領域,近兩年來,徐聞洋前風電場竣工,徐聞角尾燈樓角風電項目、雷州東里風電項目均在建設中。
 依托天賜的深水良港,市委市政府總結多年實踐,提出了“深水大港、現代物流、重化工業、海灣城市”的“四位一體”協同發展戰略,港口與工業互為依托,吸引鋼鐵、石化、造紙等臨港型重化工業紛紛落戶湛江。
 利用豐富的濱海旅游資源,湛江突出休閑旅游、生態旅游,加快旅游業的改革創新和轉型升級,打造“黃金海岸、生態海島、休閑勝地”三大品牌,正在向國家級濱海旅游休閑目的地的目標邁進。
 ……
 “靠海吃海”數千年的湛江人,如今是眼界高遠、口味常新,一鍋融匯各種海洋資源的“湛江海鮮煲”,做得是越來越有味道了。
 深水大港,40萬噸級航道開新局

湛江港鐵礦石碼頭。林石湛 攝
 [深水大港是海洋贈予湛江的最大禮物。十一五”期間,全市港口新增碼頭吞吐能力3620萬噸/年,幾乎相當于再造了一個2003年的湛江港。十二五期間,湛江港將以40萬噸航道的建設,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
 以現代經濟的眼光考量,海洋贈予湛江的最大禮物,還屬深水大港。
 作為新中國成立后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個現代化港口,湛江港是我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美等地區航程最短的港口,也是華南地區天然條件最好的港口,擁有160公里深水岸線,可以通航40萬噸級巨輪。
 開港半個多世紀,湛江港有過輝煌也走過低谷,城市的發展仿佛暗合著港口的吞吐量,也經歷著高低曲折。
 國家、省領導人來到湛江,無不把目光聚焦到港口。1993年9月,時任總書記的江澤民視察湛江,寄語“發揮港口優勢,振興湛江經濟”,“建設南方大港,發展湛江經濟”。2003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湛江,指示“湛江應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加快經濟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和省長黃華華多次來到湛江,要求把湛江加快港口建設,打造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市委書記陳耀光指出,要“從更高的角度看待湛江港對湛江的作用”,將港口的功能從運輸的樞紐提升為資源配置的樞紐,從發展港口運輸業提升為發展港口經濟。市委市政府深謀遠慮,港口、工業、城市的發展一攬子考慮,提出“深水大港、現代物流、重化工業、海灣城市”的“四位一體”協同發展戰略,奔向世界港口城市競逐的最前沿。
 在“四位一體”戰略中,深水大港是當之無愧的“龍頭”。就在胡總書記視察湛江之后,湛江港從當年3900萬噸的吞吐量,開始了每年新增1000多萬噸吞吐量的快速發展。到2008年,湛江港正式跨入億噸大港行列。
 吞吐量猛增的背后,是湛江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推進港口發展建設的決心和魄力。連續五年,市委、市政府把港口建設現場會議作為新春開年后首個召開的全市性工作會議。全市上下齊心,力促一系列鼓勵港口發展的政策出臺,為港口經濟發展添加一把又一把的“助燃劑”。
 如火如荼的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深水大港的優勢越來越明顯!笆晃濉逼陂g,全市港口新增碼頭吞吐能力3620萬噸/年,幾乎相當于再造了一個2003年的湛江港,擁有了2個30萬噸級油碼頭、1個25萬噸級鐵礦石碼頭;而30萬噸級航道的竣工,更讓湛江港形成了寧波以南絕無僅有的深水航道優勢。預計今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可達到1.35億噸。
 隨著我省“雙轉移”戰略實施和奮力“爭當粵西振興發展龍頭”,湛江人正在用世界級的眼光謀劃港口的發展。2010年,湛江港開啟了40萬噸級航道建設的前期工作,擬在“十二五”期間啟動國內首個40萬噸級航道工程,在世界海運船舶大型化的潮流中占得先機。
 曾經獨領風騷,也曾做了多年的“追趕者”,再到如今奮力一躍,在國內航道建設中力爭“鰲頭”,湛江的港口發展理念終于沖上了時代的制高點。預計到2012年,湛江市港口建設投資將完成120億元,新建泊位30個,為建設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打下堅實基礎。
 湛江的夢想和光榮,從深水大港起航。
 重化布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如何才能充分發揮深水大港的效應,不負大海的厚愛?湛江牢牢盯住資本技術密集的重化工業,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的鋼鐵、石化兩大項目,將帶來數倍于其自身投資和產值的上下游產業,構建湛江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骨架。]
 以港興市,一個支點撬動湛江,撬動的是湛江整個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
 考察一個地方的港口經濟,不單是看港口的能力,還要看港口后面有什么?這正是“四位一體”協同發展戰略的精髓。
 依托港口的大進大出,湛江已經建立起海洋油氣、煉油儲氣(油)、電力、化工、農海產品加工、紡織、飼料等一批臨港工業和資源型工業。但如何才能充分發揮深水大港的效應,不負大海的厚愛?湛江緊緊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的潮流,眼睛牢牢盯住資本技術密集的重化工業。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08年3月,國務院開出“路條”,允許選址東海島的湛江鋼鐵基地開展前期工作;2009年3月,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又選址湛江東海島。同月,省政府批準設立廣州(湛江)產業轉移工業園,擬打造一個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產業轉移工業園區。此外,晨鳴紙業總投資超140億元的70萬噸木漿項目和45萬噸造紙項目也選址湛江,利用湛江豐富的林木資源,打造林漿紙一體化產業基地。
 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的鋼鐵、石化兩大項目,將帶來數倍于其自身投資和產值的上下游產業。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抓緊編制實施鋼鐵、石化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鋼鐵、石化及其配套后加工產業和服務業,延長產業鏈,努力建設現代鋼鐵產業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石化產業基地,構建湛江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骨架,迅速壯大湛江經濟總量。
 在新一輪重化工業浪潮中,湛江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跟據鋼鐵、煉化兩大項目毗鄰而建的特點,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環保設計和循環經濟理念,將其建成一個國家級的鋼鐵、石化循環經濟示范區。
 為配套重化工業,湛江市正大手筆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渝湛高速、廣湛高速、湛徐高速、粵海鐵路的先后通車和茂湛鐵路、鑒江供水樞紐、東海島大橋的建設,為湛江的港口優勢轉化為投資優勢、為加快重化工業落地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重化工業的版圖上,湛江以優越的港口條件和配套設施,成為國內外眾多投資方的首選地。
 臨港繁華,出海通道升級物流樞紐
 [隨著深水大港的建設和重化工業的布局,湛江對物流業的認識步入了新境界!艾F代物流”成為構建湛江現代化服務體系、引領城市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
 物暢其流,天下乃富。
 近百年來的大國崛起之路,無不因暢通海路。
 隨著深水大港的建設和重化工業的布局,湛江對物流業的認識步入了新境界。“現代物流”成為構建湛江現代化服務體系、引領城市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
 湛江發展現代物流條件優越。依托深水良港和重化產業優勢,目前湛江重點培育了鐵礦石、石油、煤炭、糧食、化肥等大宗散貨物流業。2009年,我市港口散貨吞吐量大幅增長,其中鐵礦石吞吐量達3304萬噸,占全市貨物吞吐量的27.9%,為港口吞吐第一大貨類。
 但湛江物流業不滿足于單一結構的散貨物流。在“十二五”期間,集裝箱物流將成為重點發展方向。目前在建的年吞吐能力120萬標箱霞山港區寶滿集裝箱碼頭竣工后,將打通集裝箱物流的吞吐瓶頸;與之配套,我市正籌備湛江保稅物流中心,規劃面積42.6萬平方米,年物流量475萬噸,定位于國際中轉、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和國際轉口貿易。
 以集裝箱物流為核心,現代化倉儲、配送、航運產業正在崛起。憑借湛江港的大型專業碼頭和臨海煉化、鋼鐵工業的發展,湛江航運企業迎來了發展機遇期,僅明年就有4艘新建萬噸貨輪定于下水,改寫全市沒有萬噸貨輪的歷史。
 湛江也是農海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中心。目前我市正集中力量在主產地或主銷區、集散地,扶持發展一批緊密依托當地產業的水果、蔬菜、食糖、海產品、家電等大型專業批發市場。
 “做大西南出海主通道”,湛江人已奮斗多年。但如今在物流領域的發力,折射出湛江的自我定位在悄然嬗變:湛江不再滿足于做單純的“通道”,而是要更深入的參與到現代物流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打造西南地區的現代物流樞紐平臺。
 四海貨物流入湛江,經本地各相關產業鏈“鍛造”、“鍍金”之后,再流出時,已經附加了“湛江價值”和“湛江競爭力”。這就是湛江現代物流業要實現的創富夢想。
 一灣數岸,海灣城市擁海入懷
 [當我們的目光環繞湛江灣來畫一個圈,湛江城市的獨特優勢令人驚嘆——一個將海灣、島嶼攬入城中的格局,如此風情國內罕見。]
 從海濱城市到海灣城市,是湛江人認識海洋優勢的一次飛躍。
 當我們的目光環繞湛江灣來畫一個圈,湛江城市的獨特優勢令人驚嘆——一個將海灣、島嶼攬入城中的格局,如此風情國內罕見。
 根據省委、省政府對湛江建設粵西城鎮群中心、生態型海灣城市的要求,湛江正抓緊編制《海灣景觀規劃》,讓城市風景線在海灣延伸,上演一幕幕海灣城市的大景。
 要建設海灣城市,首先是把灣連接起來。過去幾年,湛江通過大手筆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延伸著城市開發的岸線。湛江海灣大橋通車,收獲了海東一片黃金岸線,海東新區定位為城市副中心;南三大橋竣工在即,從市區到南三島大約20分鐘,南三島的岸線,更是令人心馳神往。從東海島通往南三島的海底隧道、從東海島跨到雷州的跨海大橋都進入了前期工作,它們建成之時,海灣城市的一個圈,就真的圓了。主城區、坡頭區、南三島、東海島連成一圈,湛江灣、雷州灣將有如城市的“內湖”。
 觀海長廊、漁港公園、中澳友誼花園、省運會主場館、湛江歌劇院、星級酒店、度假村、游艇俱樂部、中央商務區……,沿著這些黃金海岸,湛江可以抒寫多少美麗的傳奇!
 擁海在懷,湛江人深深感嘆于大海的厚愛,越發呵護珍惜寶貴的海洋生態環境!肮I立市、以港興市、生態建市”,給子孫留一個永遠蔚藍的大海。
 如今,乘船經過湛江海灣,你可能會看到美麗的中華白海豚逐浪嬉戲,它們是湛江優良海洋環境的見證者,也是湛江建設生態型海灣城市的受益者。
 湛江,這座天賜膏腴的海灣城市,正在藍色宏圖上揮筆疾書,抒寫著海洋開發更寬更廣的新篇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