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構建立體交通體系 推動藏東跨越式發展
2010-12-29 14: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及黨的十六大召開以來,特別是“十五”以來,在國家和自治區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下,昌都地區交通設施建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特殊的地形、地貌和交通現狀,致使昌都地區交通設施建設仍處于十分落后的狀況,交通問題仍然是制約昌都地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就如何解 -
決交通“瓶頸”問題,記者采訪了昌都地區交通運輸局局長齊飛。
齊飛指出,雖然進十年來昌都地區交通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區域內基本形成了以國省道主干線為骨架,縣鄉村級道路為輻射,民航作為補充的交通運輸網絡。但交通事業的整體發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遠遠不能滿足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局勢穩定的需要。主要表現在公路總量不足、標準低、通行條件差,公路建設成本高,養護難度大,使用周期短,客運場站建設滯后等方面。此外,由于昌都地區獨特的地理、歷史的原因和公路建設、養護工程技術人員缺乏,也影響交通的快速發展。再加上民航班次少,航線單一等原因,嚴重影響到昌都地區的對外交往和經濟社會發展。
“因此,加快綜合性立體交通體系建設,對于推動昌都地區是地區加快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推進昌都產業建設和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的需要。”齊飛說。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齊飛看來,昌都地區應該充分利用好昌都地區的區位優勢和戰略地位,按照地區在國家交通規劃中的定位,精心打造立體交通體系,提高交通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發揮公路、民航、未來鐵路主干線的交通區位優勢,按照適度超前,兼顧效益的原則,建立輻射地區內外的公路網絡,打牢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加強地區與成渝經濟圈和藏中經濟圈的聯系,接軌青藏鐵路,充分發揮青藏鐵路以及那曲物流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具體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實施公路交通網絡建設。充分利用昌都被列為 “國家級公路交通樞紐城市”的有利時機,重點做好國道和省道整治改建工程,做好“三江”水資源開發交通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公路養護的體制機制,加快公路養護機械化進程,提升公路養護水平,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到“十二五”末,使昌都基本形成東西暢通、南北通達的公路交通網絡。
二是加快交通樞紐建設,促進客運和貨運業的發展,全面提高交通運輸的效率和效益。建立健全公路聯運體系,加快形成快速、便捷的地區間干線運輸和物流服務網絡,形成以昌都鎮為中心,各種客運方式有機銜接的客運網絡,逐步實現貨物運輸專業化。
三是加快推進空中航線建設,力爭在“十二五”末開通與昆明、重慶、西寧、香格里拉、林芝等周邊各省市中心城市和毗鄰地州航線。做好通用小型機場建設的前期論證工作,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啟動八宿縣、邊壩縣、丁青縣、芒康縣、江達縣通用小型機場建設,初步形成地面和空中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四是做好川藏、滇藏鐵路和川藏高速公路的勘測論證工作。充分抓住國家發展改革委和鐵道部已將青藏鐵路延伸線納入《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并將滇藏鐵路、川藏鐵路納入規劃進行研究的有利時機,力爭“十二五”期間啟動那曲至昌都、玉樹至昌都、林芝至昌都、云南香格里拉至昌都的鐵路建設規劃工作。
五是抓緊做好管道運輸工作,解決昌都地區成品油料運輸困難和燃料缺乏的問題。力爭在“十二五”期間開工建設那曲至邦達至昌都輸油管道,形成西藏中部格拉輸油管道向昌都的延伸;全力促成那曲至昌都天然氣管道建設,不斷改善昌都居民生產生活條件。
齊飛認為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昌都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昌都地委、行署始終把交通運輸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確定了“鞏固提高一個根本,完善一個基礎,壯大兩個支撐,培育新的增長點” 地區總的經濟發展思路的基礎上,認真落實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提出了“著力構建一個樞紐(國家A級公路樞紐城市),兩個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三條干線(G317、G318、G214線)四種方式(公路、鐵路、航空、管道),打造八小時城市旅游生活經濟圈的大膽構想。
齊飛最后說,有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地委、行署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無私援助,我們堅信經過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努力,昌都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的狀況將會從根本上改變,交通的發展將為昌都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