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到迎網購熱潮 快遞公司頻頻“爆倉”,
2010-12-25 14: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眼看年關將近,圣誕節、元旦、春節等各種節日接踵而來,該買的還是得買。于是,網店快件數量激增,各家快遞公司卻頻頻“爆倉”,難以應對這場提前的“網購春運”。
在申通快遞淄博公司經理邊樹成看來,快遞量的激增本是“利好”,現在卻變成了“利空”。越來越方便的網購,使得公司快件量的增加峰值超過了自身的服務能力,“爆倉”從時常有變成了經常有乃至成為正常現象,業務量越多反而虧損越多。
小郭是我市某事業單位的一名公務員,平時喜歡網上購物。在小郭看來網上購物方便、輕松、價格低,更不受時間限制。
“2011新款衛衣,毛衫,褲子,鞋包等全場秒殺,20元起!絕對勁爆低價!貨到付款!滿299元送時尚女包!……”看著購物網站發布的心動廣告語,忙碌了一年的小郭想網購一雙鞋子,也算是圣誕節前給自己的一份犒勞吧!
不過,小郭聽同事小馬說,最近快遞公司的“快遞”很慢,他從網上購買的衣服都已經快兩周了,還沒有收到貨。多次電話催促快遞公司,被告知因為“爆倉”(是指快遞公司突然收到太多快遞訂單,不能按預定時間發送,導致快遞大批延誤),他的貨不得不延期送遞。
“爆倉”在蔓延
進入12月以來,喜歡網購的新老買家們發現,快遞速度明顯慢了,以前隔一兩天能到的郵件現在要多等上一兩天,距離遠的話時間更長了,等上一周也是常事。眼看年關將近,圣誕節、元旦、春節等各種節日接踵而來,該買的還是得買。于是,網店快件數量激增,各家快遞公司卻頻頻“爆倉”,難以應對這場提前的“網購春運”。
隨著網絡購物的快速發展,快遞成為其不可或缺的“伙伴”。記者調查發現,時值網購高峰,許多快遞公司出現了“爆倉”現象,再加上運輸車輛柴油緊張,才導致快遞“腳步放慢”,不僅影響了市民正常收件,也讓網絡賣家叫苦不迭。
當人們越來越依賴物流的時候,這一新興行業顯得不那么給力。“快遞荒”逐漸成為“保姆荒”、“用工荒”后的又一民生問題。
據國內專業媒體報道,從10中旬開始,淘寶商城等購物網站的“光棍節促銷”、“冬季特惠促銷”將各大快遞公司“爆倉”隱患徹底引燃。申通快遞昆明、貴陽、蘭州、西安、北京等網點幾乎同時“爆倉”,多地業務一度暫停。而圓通、中通、韻達、順豐等多家民營快遞公司也出現不同程度“爆倉”。
記者從國家郵政局的官方網站查詢獲悉,2010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0.8億件,同比增長24.7%。11月份當月,快遞業務量完成2.3億件,同比增長32.4%。《國家郵政局關于2010年10月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的通告》中,10月受理消費者關于快遞業務的有效申訴986件,比上月增加89件,增長9.9%。而消費者對快遞業務申訴的主要問題是快件延誤,占快遞業務有效申訴量的58.6%,快件延誤的有效申訴量比上月增長32.2%。
11月16日,山東省消協發布《山東省快遞服務行業調查報告》,調查顯示,有40.05%的消費者對快遞服務的滿意度為一般,有9.20%的消費者表示不滿。
12月10日,國家郵政總局更是首次以發布《國家郵政局關于做好旺季期間快遞服務督導工作的通知》的官方文件形式來督促各快遞公司做好工作。
“低”“高”在博弈
記者采訪中獲悉,作為民營快遞公司要想在快遞業務這塊蛋糕上分得一塊,最核心的“殺手锏”就是價格,低價格已經成為眾多國內民營快遞公司的共同選擇。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民營快遞公司一直處于數量多、規模小、實力弱的狀態,這直接造成了整個行業的低價競爭局面。“目前民營快遞企業業務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大概80%業務量來自網購,網購本身打的就是低價優勢。而民營快遞企業數量太多,議價能力也很弱,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快遞行業打的就是人海戰術,最主要依靠業務員數量的充足。”低利潤讓公司沒有足夠資金來擴張業務員數量,或者招聘高素質業務員。“我也想招大學生,但工資太低的話大學生都不愿意做。”邊樹成表示,目前快遞業務員的工資基本與淄博市最低工資標準持平。“如果快遞員能拉來業務,也會有一定提成。”
記者了解到,一般來說同城快遞的毛利率在10%左右,異地快遞是15%,如果是特許加盟的快遞企業的話,毛利率會更低。
“基本上前幾年一到四季度,快遞行業都會出現一些‘爆倉’的情況,只是今年持續的時間更長,情況更嚴重。”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黎雪榮此前在接受財經媒體采訪時表示,“爆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電子商務迅速發展,但物流產業的人力、基礎設施等投入都趕不上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出現了部分供需失衡的現象。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目前物流各種成本物價飛漲,運力受到限制,所以到貨周期變慢。據調查,2007年以來,勞動力、燃油、房租、物料等各種快遞運營成本均呈現上漲趨勢,而快遞的價格始終沒有真正意義的調整。它所帶來的直接負效應,就是快遞企業員工待遇低而面臨“招工難”的困境。
網購達人“JEFF”最近也發現,她從網上購買的很多原本應該用紙盒包裝的物品也改成了塑料袋包裝。“前幾天,我在網上買了一瓶香水,玻璃瓶的,屬易碎品,但是昨天我收到的時候才發現,賣家沒有像以前一樣用紙箱包裝,而是化妝水的外包裝盒上用透明膠纏了很多充氣的塑料袋來防震。”
記者登錄淘寶網看到,很多賣家都在自己的店鋪發布公告:塑料包裝免費,紙質包裝盒就必須付包裝費。“我們已經收到了一些快遞公司的通知,以前紙質包裝盒都是免費的,現在都要收錢了,價格根據大小和材質來定。”淘寶賣家“可愛熊”告訴記者,一個紙質包裝盒的價格大概在0.5元到10元,“一兩個還好說,我每天的出貨量都在30件以上,小本生意虧不起。”
11月以來,圓通、中通、匯通、韻達紛紛發布《告客戶書》,宣布提高快遞價格。其中,圓通快遞漲價幅度最大。該公司在《告客戶書》中稱,“由于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運輸成本的不斷提高,特別是近日來燃油費的再次提價,進一步加大了運作成本。公司決定從11月1日起,區域內(省內)物品快件首重上調1.5元/公斤,續重上調1元/公斤,跨區域首重上調2元/公斤,續重上調1元/公斤。”
其他幾家快遞公司的漲價幅度基本在每公斤1元~2元之間。但與這些民營快遞漲價相比,中高端中國郵政EMS、順豐等公司,目前尚未進行價格調整。據悉,中高端市場的毛利潤率基本在40%~60%之間。
成本在增加
網購對快遞業務量的刺激有目共睹。據估算,有80%以上的快遞業務量增長來自網購。事實上,網購快件量的驟增,對于90%以上處在微利的民營快遞公司來說不是利好而是壓力。
起點高,成為郵政EMS不漲價的主要原因。據悉,按郵政今年4月10日起執行的EMS的資費標準,特快專遞價格比民營快遞高一點,但是EMS的覆蓋網絡更廣,更安全,可以到達偏僻地區,而且不因各種惡劣天氣而間斷。此外EMS也開始承接網購的業務,‘e郵寶’的資費標準已經與民營快遞差不多了,省內首重1000克內為10元,其他省首重15元,續重按分區不同有3-10元的加價。
而在力拼人海戰術的民營速遞公司,不斷招兵買馬,成為眼下快遞公司最關注的事。上海圓通快遞杭州分公司的負責人應先生告訴媒體,他們的招聘從來沒有間斷過,半年前,公司就已經開始為年底的高峰期做準備。“每年的春節前后兩個月業務特別繁忙,到那時候再招人根本來不及。”
“我們都知道快遞發展快,但說實話,比我們業內想象得更快,”應先生介紹說。迅猛增長的業務量對于快遞行業造成的影響已經遠遠不止營業額的增長。“正常的運送車輛應付不了增加的快件訂單,臨時抽調的人員在協調和管理上都存在困難。”
用現在快遞公司業內的話說,從前各家公司之間是“巴不得對手倒閉”,現在是“祈求對手千萬別倒閉”,因為一旦有公司倒閉,從它身上流出的業務量足以壓垮其他快遞公司。“目前最理想的局面就是每家快遞公司都能將業務量保持在自身可承受范圍內,只有市場格局穩定了,公司之間才能著手服務質量、運輸效率方面的提升。”一位快遞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說。
而員工漲薪也成為快遞公司行業成本加大的原因。據圓通公司一位分公司經理向記者透露,目前員工工資已從去年平均月薪1500元提高到1800元,“1500元根本沒人做。”快遞行業一直處于用人緊缺狀態,企業不得不提高快遞員的待遇從而維持經營。
但是在漲價風潮中,也有例外。與C2C網站相比,京東商城、卓越、當當網等B2C商城上的免運費政策則完全不受影響。京東商城憑借自建的物流和倉儲系統,自今年5月底以來一直實行全場不限額免運費政策。盡管目前燃油費提高、人工等成本上漲,其免運費政策并沒有受到影響。
賣家在叫苦
“友情通知:親愛的各位買家,最近圓通全國‘爆倉’,嚴重影響咱家的發貨速度,從今天開始,咱家以后默認快遞就是申通、韻達了,不到的發EMS,謝謝大家的配合。”圖文并茂進行解釋的,是一家4皇冠級的淘寶賣家。
這只是眾多淘寶賣家的一個小例子。在淘寶網上,隨意點開一家網店,尤其是信用度較高、每天發貨量大的皇冠賣家,總能在網店的主頁上看到這樣相似的公告:“因下雪和‘爆倉’,黑龍江、吉林、海南三省的申通快遞暫停。”
淘寶商家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很多買家因為不滿快遞公司的送貨速度,一怒之下給了差評,導致了商家評級的“直線下降”,弄得這些賣家們在網上連連訴苦,首頁公告也換了又換,提醒買家不要因快遞公司“爆倉”,影響了收貨時間而遷怒于賣家。
記者日前通過和網上的商家“阿里旺旺”聊天調查發現,級別越高的淘寶賣家,受影響越嚴重。
“爆倉”一詞,似乎一夜之間在網店上像病毒一樣蔓延開去。由于網上購物中,在對賣家進行評價的時候,“發貨速度”是三項打分標準之一,“有些顧客能理解,我們很快發貨了,但是快遞‘爆倉’送不到,耽擱了時間;但也有顧客表示不能接受,以至于給我們‘中評’或者‘差評’,真的很冤枉。”賣家小D很委屈地對記者傾訴。
記者發現,為吸引買家,基本上網店僅收取“10元快遞費用”。“這本來就是一個賣點,”一位日銷量過百的淘寶5皇冠賣家分析指出:“我們也是跟某個快遞公司達成協議,10元的價格比一般客戶發快遞都要便宜,現在只要快遞公司能發到的城市,都以10元結賬。我們發現,大家已經普遍接受10元的價格,不知道如果要漲1-2元,買家會不會接受?畢竟在網絡購物中,價格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在物流瓶頸短期內無法突破的背景下,消費者還得“自力更生”盡量規避因快遞“爆倉”產生的困擾:一是選擇附近城市的商家,縮短運輸行程;二是提前下單備貨,避開春節前后的購物高峰期,三是選擇那些實力較強、運輸網絡覆蓋范圍廣的快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