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四市”建設目標 推動供銷工作實現新跨越
2010-12-25 14: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擔負著服務“三農”、發展供銷企業、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職責。因此,我們要緊緊圍繞創建“四個市”目標,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著力在完善流通網絡、做大做強社有企業、搞好基層社恢復重建、建設“文明供銷、誠信供銷、和諧供銷”等方面下功夫花氣力,為創建“四個市”目標貢獻力量。具體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建網絡,強優勢。基層網絡建設是我們供銷社的一大優勢,也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目前我市的基層網絡建設存在點縮、網破、線斷的問題,網絡優勢不能很好發揮,與建設現代農業大市的目標不相適應,要改變這種現況,“十二五”期間必須在四大網絡建設上狠下功夫。一是加快發展農資經營服務網絡。依托新合作張掖農資連鎖公司、金橋公司、九龍公司等農資企業,進一步完善農資倉儲設施,建設區域物流配送中心,大力發展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標識、統一服務的農資放心店和莊稼醫院,促進農資連鎖經營,提高農資經營服務水平。二是加快發展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依托新合作張掖公司、百惠公司等日用消費品連鎖骨干企業,加快傳統經營網絡改造升級,加強區域物流配送中心、連鎖超市和便利店等農村零售終端建設,逐步形成縣有配送中心、鄉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的連鎖經營體系。三是加快發展農副產品現代購銷網絡。依托北京廣盛源甘肅館、高臺縣棉花公司、民樂縣南古供銷社等重點企業,組建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強倉儲運輸、冷鏈物流能力建設,建立健全資金結算、信息服務平臺,搞好農超對接,打開我市農產品向外銷售渠道。四是加快發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依托甘州區再生資源回收公司等企業,搞好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建設社區和村鎮回收網點,積極開展專業化分揀中心、區域集散交易市場和綜合利用處理基地建設。開展廢舊家電、報廢汽車等回收拆解業務,形成回收、分揀和加工利用一體化經營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
舉龍頭,增實力。龍頭企業是供銷社系統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開展現代流通社會化服務的有效支撐。目前,我市供銷系統有一些龍頭企業,在農資、棉花、日用品配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就整體而言還存在經濟實力不強的問題。舉龍頭、增實力,打造“實力供銷”是我們在“十二五”期間需要認真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一是組建企業集團。調整優化社有資本布局,促進優勢資源向骨干企業集中,推進企業重組、整合、聯合,著力在農資、棉花、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再生資源等領域培育一批主業突出、市場競爭力強、行業影響力大的企業集團,做大做強社有企業,增強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實力,走集團化經營、現代化服務的路子。二是搞好農業產業化經營。要積極引導社有企業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組建“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提升農產品競爭力。三是推進社有企業改革,不斷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企業經營機制,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抓重建,拓流通。鄉鎮基層社、村級綜合服務社和專業合作社是供銷社強化為農服務的關鍵環節,也是供銷社發展的組織基礎。目前,我市的鄉鎮基層社、村級綜合服務社和專業合作社,不論從數量還是規模上講,與建設現代農業大市的要求不相適應,因此,抓重建、抓覆蓋、抓發展是供銷系統“十二五”期間的重點工作。一是加強基層社的恢復重建。要采取開放辦社、資源整合、和依托能人領辦、專業合作社組建等措施辦法,恢復重建基層社,到“十二五”末達到基層社的全覆蓋。二是加快發展農村綜合服務。要按照政府引導、多方參與、整合資源、市場運作原則,積極參與建設主體多元、功能完備、便民實用的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三是加快發展專業合作社。要充分利用供銷合作社人才、網絡、設施等條件,積極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開辟合作社產品進超市、進社區、進批發市場的便捷通道,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四是提高行業協會服務水平,推進行業協會向實體化發展,提高行業協會的服務水平。
塑形象,促和諧。精神文明建設是營造發展環境、規范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樹立供銷形象、維護系統穩定的重要方面。今后我們要以創建“文明供銷、誠信供銷、和諧供銷、平安供銷”為目標,狠抓精神文明建設、抓好誠信建設、抓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安全生產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證全系統生產經營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