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快速反應遮蔽供應鏈管理的雙眼
2010-12-24 20: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鞋服企業,ZARA模式很盛行,快速響應很熱門,大家都在想辦法做快速響應,供應鏈的戰略和發展方向中基本上都是以快速響應為主題。
個人認為,很多企業走如了快速響應的誤區。快速響應當然沒有錯,但是有些企業現階段以快速響應為主題就很可能是錯誤的。
個 -
人認為:快速響應是以可靠性為前提的,可靠性,簡單說訂單滿足率。如果訂單滿足率很低,下游下單不知道能夠收到多少貨,這個供應鏈無論如何快不起來。首先:需求就會失真,如果下100件產品,只能收獲7-80件,那么正常需求極可能會放大。如果沒有了真實的需求,快有何意義?
快速響應是信息通暢為前提的: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建立好供應鏈上下的信息系統,怎么快;沒有辦法進行數據及時分析,無法預測,一般業務處理時間長,快不起來。Zara從店鋪直接下單匯總到總部,渠道信息直達終端的,所以快得起來。
快是以對供應鏈上下游的控制為前提的。你能對OEM供應商控制多少,對材料供應商控制多少?比如:計劃有無確認,產能保障有無保障,OEM對材料供應商的交易有無監管,對材料供應商的付款是否要控制,你對上下游管理得越多,供應鏈越可靠,否則,只有訂單無法完成時候才著急。Zara上下游都是自己的,所以可靠性高。能夠快起來。
其實:獲得真實需求,建設信息系統 上下游加強控制,都是提高可靠性的,也是快速反應的基礎(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企業必須打好基礎,才可能談快。否則那就有點好高騖遠了。 如果訂單準時履行率不到50%,那就根本不要談快,現談談穩吧。我們客戶對此很有感觸,說:“還是黨中央英明啊,我們不要又快又好,我們要又好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