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農村化”與城鄉一體化

2010-12-2 9:2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所謂 “農村化”不是讓城里的人到農村去種地,而是將城市的信息化、網絡化普及到農村,把城市物流與農村物流對接,吸引綠色制造業、加工業、服務業在鄉鎮落戶,用城市現代化帶動農村的現代化。
□康樹春
    中國改革開放30年解決了國強和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問題,在未來的5~10年,中國要解決國民富裕和幸福的問題。據悉,國家將在“十二五”期間把“富民”作為重點提出。那么“民”包括誰呢?“富”又有哪些內容和方法呢?
    首先“民”應該包括市民和農民,中國人口城市化率達到44.6%,其中至少15%還沒有市民化,所以非城市居民仍然占70%以上。因此,富民不要忘了富農民,農民富了,市民也就富起來了。中國要“富民”,不是地域的開發,不是建設項目的投資,應該針對群體。
    農村富裕需要的不是救濟,而是政策和機制,富農的關鍵是農村現代化。農村現代化,不但指農業現代化,更多應該指農村生產機制的現代化。基本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大力發展農村物流。中國要富民,要投資的不是每小時400公里、500公里的高速列車,而是農村物流。500公里/小時的高速鐵路不適宜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美元的中國,500公里/小時的高速鐵路也不能夠解決70%以上中國人的富有和幸福問題。中國4萬億投資的余款,或購買美國國債的錢,應該投資中國農村,新建農村物流,讓農村和城市、農村和世界有對接,建設中國農村致富的軌道。
    二是普及農村信息化和網絡化。有些經濟學家總喜歡抄襲國外,有些官員總靠拐棍走路,踩著外國人的腳印。其實,時代變了,路線不可能一樣了。信息化、網絡化讓世界變平,中國農村也可以利用信息和網絡發展電子商務、服務業,以及遠程教育、培訓、國際交流。政府投資農村電子網絡,將為中國農村現代化奠定基礎環境。
    三是為綠色產業在農村投資提供政策鼓勵。我國農村土地遼闊,資源豐富,人力充沛。如果解決了物流和信息問題,生產的富士康產品,在河南一個農村肯定比在深圳、上海的成本低很多;對農民來講,在自己家門前掙到的1000元錢的收入含量、家庭消耗和幸福感程度比在城里掙到的1000元錢好很多,農民工也不會去跳樓。如果再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將有更多城市綠色產業到農村落戶,也會吸引更多大學生和市民到農村去就業。
    四是工業農村化。縮小城市和農村的差距,不是讓農村趨同城市,或是讓農民到城里來打工,而是在體制、機制和價值等方面達到平等。在這里,人們必須修正一個觀念,農村不是僅僅耕田種地產糧食的地方,農村是環境友好、資源集約、農業為主、工業為輔的經濟區域。中國農村在經過物流、網絡、服務、政策等基礎環境改善后,可以大規模工業化,實現農業、工業和社會尊重的多重豐收。
    農民是中國最可愛的人,他們的先輩拋頭顱灑熱血,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換來了新社會。在新中國60年的建設時期,他們又含辛茹苦,默默耕種,養活13億人民。中國目前的富有,中國農民作出巨大的利益犧牲。在未來的5年讓農民富裕起來是理所當然。
    中國人需要富有,更需要幸福。當今的社會,富有的人幸福指數低,不富有的人幸福指數更低,可能是因為體制失衡,機制失衡,人心失衡。當務之急,政府要真正尊重農民,理順中國城鄉關系,建立良性循環機制,讓中國農民走上安居樂業之路。當農村富裕了,城市也會更加青春煥發。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