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無序擴張 風電設備制造業收攏韁繩
2010-1-22 1: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所有關心清潔能源發展的,從政府到企業乃至高校,都在高度關注著風電設備的產能過剩問題。”
在風電領域,目前過熱的似乎不止是整機制造。如上述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俊良所說,風電制造行業還從未如此這般“引人注目”過。
盡管各方對“過剩”的看法不盡一致,但短短幾年內,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的無序上馬、快速膨脹,卻是不爭的事實。目前我國的風電整機制造企業已達到80余家,而且,還有許多企業摩拳擦掌,準備進入。
自去年8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點名,到10月份十部委的聯合發文,風電設備制造行業已列入了六大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行業“黑名單”。
“前方熊出沒,小心!”在中國可再生能源風能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施鵬飛看來,政府旨在警示,包括想進入的和已進入的,“未來幾年內,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的洗牌,將是市場使然!
風電制造行業“少白頭”
近年來,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扶搖直上。其背后,則是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的一路高歌猛進。在《可再生能源法》等政策的保駕護航和風電機組巨大需求的刺激下,眾多企業紛紛上馬風電制造項目。
告別了金風科技的一枝獨秀,我國的風電設備制造行業迅速迎來了百花爭艷。2004年,我國的風電整機制造企業也不過6家,而僅僅五年時間,這一數字已飆升至80多家,乃至于業內有風電“瘋”了之說。各種產業資本的一窩蜂涌入,同質化技術的重復引進,以及地方政府的競相規劃,已讓這一產業萌生了“少白頭”。
據了解,幾乎江蘇每個沿海地級市都提出要打造風電設備產業園。“重復建設嚴重,”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如此感慨,“有的國外設計公司先后向國內六七家企業轉讓相同的產品或技術!
同時,前期上線的產能從去年起集中釋放,整機的價格也一路下滑。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朱俊生表示,整機設備價格已從前兩年的7000多元/千瓦降到了5400元/千瓦,使得行業平均利潤率僅維持在10個百分點左右。
“盡管還是高科技,但整機制造行業已經不再高利潤了!币粯I內人士曾表示,“就這么發展下去,風電制造行業就要成了家電行業了!
“一家整機制造企業至少要達到50萬千瓦的規模才有效益!笔i飛表示,“按照這個標準,到2010年如果現有的80多家企業產能完全釋放,風機的產量可達3500萬~4000萬千瓦。而今后十年國內風場的建設速度可能會維持在年裝機1000萬~1500萬千瓦之間。按照今年我國總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的總體規?,前三家企業就可能占到90%左右的市場份額!
“這個行業已經出現了過剩傾向,”施鵬飛說,“所以國務院對風電設備制造業亮了紅燈,提醒還想進入的企業掂量掂量,最好不要進來,早期風電設備企業走過的引進技術—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占領市場的道路,如今很難行得通。走老路的新企業難以擁有生存空間!
強制認證或推行
去年9月底,國務院轉發了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的《國務院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國發38號文)。國發38號文明確表示:“嚴格控制風電裝備產能盲目擴張”、“原則上不再核準或備案建設新的整機制造廠”等。
對風電設備產業而言,這已不是官方“警鐘”第一次敲響。早在去年8月上旬,工信部發布的《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已指出,產能過剩問題已經向新興產業特別是風電和光伏產業等新能源產業蔓延,必須剎住重復建設之風。
“國家出臺的政策并不是要限制行業發展,而是要保障行業能夠健康穩定地發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
對此,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的解讀是,一方面可促使已進入者能更好地適應市場,另一方面則可回避資源浪費,加速整個產業提高核心競爭力。
“目前風電設備的制造質量不容樂觀!敝袊鴩娂瘓F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源表示,“和國外設備相比,國內產品在可靠性、可利用率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其次,國內一些設備制造商對合同的履約能力比較差。盡管制造商數量不少,但真正能滿足需要的企業并不多。”
對此,中國風能協會理事長賀德馨一再強調,一定要利用現在國內外對可再生能源的高度重視,積極發展風電制造產業。首先,必須要確保風機質量,降低故障率!耙菩酗L電設備強制認證,將認證作為進入市場、享受優惠政策的條件之一。其次,要解決批量生產中的質量控制問題。”
“此外,還要加強自主創新的力度。”賀德馨說,目前制造商通過規模化發展來降低成本。但到了一定時期,成本是不易降下來的,必須要在技術上有所創新。
“國發38號文有兩點很重要,即提高準入門檻、設定技術標準;支持優勢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提高國際競爭力。”據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周鶴良透露,相關部門將嚴格審核企業的技術能力、人才隊伍以及資金、設備等,提高這一行業門檻的同時,按照國家發改委的相關要求,必須要有一年以上的運營經驗,未來才能有資格參與風電項目的招投標。
“2009年國際風能大會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找買家——你先用我的風機,明年或者后年再給錢。整機還沒下線的企業著急了!币粯I內專家說,“隨著準入門檻的提高,加上國家發改委的嚴格審核,一些起點低、規模小的風機制造企業,將會在近期退出市場。”
“有些地方省市已經在重新考慮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反思之前的政策是否可行!辟R德馨透露。
據了解,工信部和發改委等已在起草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具體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