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一五”交通節能成效顯著
2010-12-15 23:2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一五”期間,浙江省交通系統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貫徹“兩創”總戰略和“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全力推進現代交通三大建設步伐。與此同時,科學把握交通發展規律,把節能減排作為一個重要的理念貫徹到全省交通設施建設、運輸生產、行業管理各個環節,通過提高認識、規劃引導、調整結構、創新科技等手段,組織和激勵全行業節約能源資源和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資源,不僅成功建設了杭州灣跨海大橋等一批世界級的現代化交通設施,有效保障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全社會的節能減排。
一、工作機制逐步形成。為了有機協調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行業和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2009年初調整并成立了廳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明確分管領導和業務部門,落實工作責任,細化年度工作任務,逐年下達“年度主要工作任務表”,并組織督查。
二、節能意識明顯提高。組織開展了兩批21項涉及廢舊瀝青再生利用、隧道節能技術、港口節能改造、船舶燃油改造技術、駕駛模擬器應用、汽車維修和廢機油再利用、汽車“雙燃料”改裝、運輸組織優化等各個方面,在交通行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的節能減排示范項目的推選、督查、總結、經驗交流活動;利用各種渠道加強節能減排知識、技術的宣傳,如委托交通旅游導報作連續報道、組織參加中國節能產品與技術博覽會、在執法人員崗位培訓中增加節能減排內容等,在全系統營造濃郁的節能減排工作氛圍。
三、實施專項行動重點突破。在廳領導重視下,組織實施“生態交通五項行動”中相關的科技與節能工作,并組織了道路運輸結構優化、水路運輸結構優化、港口設施技術改造、廢舊瀝青再生利用、隧道照明技術改造、駕培設施節能改造的交通運輸節能減排6個專項行動。每項行動都有具體的目標、任務、措施和責任單位,以點帶面,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扎實推進全省交通行業的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工作。
四、科技創新作用突顯。堅持把資源集約利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作為科研工作的重點,組織實施節能環保類科研、標準制訂、成果推廣項目60余項。如再生瀝青新成果的成功推廣,保證了一批公路大中修再生工程的順利完成,并為大范圍推廣積累了寶貴經驗;“預制混凝土板樁技術”
在內河航道及碼頭工程中的應用,節約依托工程用地500多畝;在航道建設中采用“橋梁頂升技術”增加凈高,避免拆除重建,減少浪費,如南林大橋成功頂升3米,節約建橋資金3000多萬元。
五、節能減排成效顯著。一是道路運輸結構優化。全省貨運車輛重型化、專門化、廂式化比重達到40.6%,營運車輛單位能耗較2007年下降5%;二是船舶大型化、專業化、內河船型標準化進程加快,沿海運輸船舶千噸公里油耗降低10%,內河運輸船舶千噸公里油耗降低8%;三是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全省公路大中修中廢舊瀝青再生利用200公里;四是推廣使用駕培模擬器1657臺,節省燃油折合標準煤1萬噸,節省成本每年約1.2億元。“十一五”期間全省交通運輸節約標準煤達26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