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前景
2010-12-1 8: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電子商務是運用數字信息技術,對企業的各項活動進行持續優化的過程。電子商務涵蓋的范圍很廣,一般可分為B2B (Business-to-Business,即企業對企業)、B2C(Business-to-Consumer,即企業對消費者)、C2C(Consumer-to-Consumer,即消費者對消費者)三種模式。
國內領軍企業:看中皖江電子商務市場
電子商務是新興產物,歐美國家電子商務的開展也不過才十幾年的時間,而2001年之后。中國的電子商務也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
目前,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在安徽設立了皖南和皖北兩個分公司,皖北總部在合肥,皖南總部在蕪湖,成立于2010年6月,旨在打造以蕪湖為中心,輻射馬鞍山、銅陵、黃山等皖南各市縣的區域性分公司。該分公司成立的阿里學院主要為中小企業進行人才托管,解決中小企業招人難、用人難、留人難的困境。阿里學院主要從涉及電子商務的各個環節入手,對企業送來托管的人員進行培訓和幫助其實踐。
阿里巴巴安徽區域經理劉勇告訴記者,目前來蕪湖阿里學院進行人才托管的企業共有18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18家企業大多為寧國、黃山等周邊市縣的企業,而蕪湖本土企業卻寥寥無幾。
相對一些一線城市和沿海城市的蓬勃發展,作為中部地區的安徽,電子商務的發展卻并不算十分迅速。劉經理坦言,根據阿里巴巴公司的相關調查數據,目前電子商務發展較為成熟和迅速、有關意識比較超前的基本都是一線城市和沿海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和長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城市。在中部地區中,合肥落后于四川、河南、江西等省的一些城市,而蕪湖又落后于合肥。通過調查,他們發現蕪湖本土企業電子商務利用率普遍較低,體系也不健全,這與蕪湖商業的發展速度和經濟的增長速度并不相符。阿里巴巴之所以選擇入駐蕪湖,看中的是作為位于長江黃金水道和作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雙核"之一的蕪湖巨大的發展前景,而入駐之后,卻發現蕪湖包括皖江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比想象中較為滯后。但是,也正因此,有著得天獨厚優勢和政策傾斜的蕪湖乃至整個皖江地區,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潛力。
蕪湖本土企業:網上實體應該同步結合發展
蕪湖易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安徽省首家注冊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和網絡系統集成等業務的中外合資企業,也是蕪湖本土IT企業的領頭軍。隨著電子商務大潮席卷全球,易通公司也由從事軟件開發和網絡系統集成等IT相關項目的公司,轉變為融合了電子商務相關業務的企業?偨浝硖K衛國認為,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企業由傳統經營管理模式轉變為融合了電子商務的模式,是必然。電子商務涵蓋了產品展示、身份認證、支付、物流、信用等諸多方面,是一個綜合體系。他認為,蕪湖乃至皖江地區電子商務能否快速發展,首先依賴于商業大環境,即是否有這樣的氛圍;其次需要有電子商務平臺,使得傳統企業有發展電子商務的渠道和方式;同時還需要政府和全社會提供相關支持和保障,讓企業無后顧之憂。
蘇總認為,蕪湖本土企業現在大多數仍是選擇傳統商務模式,電子商務還在起步階段,且實際有效的電子商務交易模式不多。其實,蕪湖許多本土企業都應該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使得網上業務與實體業務同步發展。如一些商場、4S店可以開展B2C業務,實行同城網上交易,讓顧客網上付款,在家收貨;奇瑞、海螺等大型企業不妨與其配套企業統一平臺、統一訂單和物流,開展B2B業務,不僅能解決資金流問題,而且易于形成產業鏈,速進本土中小企業發展,同時還可以速進專業化市場的發展。他還表示,可以借鑒一些大城市發展電子商務的經驗,結合蕪湖自身的特點,讓本地的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起來。同時,由于電子商務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因此,商家只有將信息流(展示)、資金流(融資)和物流實行"三流合一",建立完整安全的統一平臺和體系,電子商務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地方政府:給力皖江電子商務
今年10月,由蕪湖市鏡湖區政府牽頭打造的皖江電子商務中心正式啟用。皖江電子商務中心大樓為原蕪湖市政府辦公樓,目前已有金蝶軟件、華夏通等國內外企業入駐,而IBM等知名企業也在洽談中。
電子商務主要由支付、物流、信用、安全環境建設幾個方面組成,由于蕪湖乃至整個皖江地區電子商務起步晚,不少本土企業如一些商業網站雖然有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業務,但由于這些企業自身存在著規模小、不規范的特點,一直未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正是基于此,鏡湖區政府利用政府資源,整合商務資源,解決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中遇到的融資難、用人難、管理難的現狀,完善和發展整個電子商務體系。
目前,由政府控股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蕪湖華夏通公司已成立,這個有著政府背景的地方性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企業解決資金流的問題提供了重要保證,預計在2011年華夏通總業務量將達到200億元。
根據計劃,未來5年內,還將引入制造業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服務皖江地區制造業企業,逐步吸引這些企業商貿公司入駐鏡湖區形成積聚。2010年鏡湖區引入阿里巴巴貿易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目前已經為皖江地區800多家制造業企業提供服務;引入用友軟件的企業ERP平臺,主要為皖江城市400多家企業提供支撐,同時該企業正在與海螺合作,研發水泥制造有關系統軟件系統,該系統將輻射全國水泥制造企業;引入金蝶軟件財會結算系統平臺,該公司以為皖江地區600多家企業開展業務合作;同時正在洽談的還有高新技術交易平臺、環?萍冀灰灼脚_、IBM電子商務平臺等。
同時還將搭建商貿電子交易系統平臺,促進我市乃至整個皖江地區商貿型電子商務在未來5年內高速發展。為了規范互聯網商貿交易,今年5月國家工商總局出臺了《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了互聯網店鋪必須實名,未來2年內國家將繼續出臺政策最終將網店向實體店規范,在這一政策的引導下鏡湖區利用全區GIS地理信息系統擬建設全國最大的電子商城實體店。為了保證與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城的錯位發展,該系統平臺還是從支付方式入手,定位將服務類(餐飲、娛樂、醫療等)這些無法異地消費的支付植入平臺中,把采購類(服裝、家電、日用品)可以異地消費的支付引導到實體店面內,再輔助以團購等形式避免和傳統電子商務企業同類競爭。該系統建立將合理整合政府、社會、企業(傳統商貿企業、第三產業企業)資源,以達到帶動我市商貿業整體業發展,特別是將極大促進我市第三產業如:物流配送、廣告、信息業等各方面發展。目前該系統已經完成論證將進入建設階段。
電子商務保障體系是電子商務建設的重要環節,只有具備健全的電子商務保障體系,電子商務才能安全、穩定、健康發展,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目前鏡湖區政府已經從電子認證服務、多樣化的信任服務、網絡信任服務等多方面開始實施保障體系建設。未來還將把工商納入網絡信任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提升服務便捷性,促進開展電子商務貿易的企業誠信競爭。
此外,在未來5年中,鏡湖區還將根據目前市場發展,合理引導,逐步形成各類行業的電子商務聚集區。
以現鏡湖區商圈為中心逐步形成以鏡街、凱帆、僑鴻、摩根100、濱江大廈、銀座、中山大廈等商業辦公樓宇及市人大、市政協、市委等政府原辦公樓宇為基礎,重點發展商貿業和現代服務業電子商務聚集區;以原北京路為中心逐步形成以皖江電子商務中心、皖江金融大廈為中心的金融業電子商務聚集區,重點發展網上支付、信用擔保等類型電子商務企業;
規劃以儀表廠地塊及鏡湖新城商務辦公樓為中心,逐步形成制造業電子商務聚集區,重點吸引制造業企業銷售公司;以火車站周邊及鏡湖區新城二期(神山口地塊)為兩個中心,重點發展物流平臺、遠程監控等企業,逐步形成以物流業電子商務聚集區,搭建區域性物流平臺。
"十二五"期間,鏡湖區將促進區境內規模以上商貿企業,搭建獨立電子商務平臺;同時在鏡湖區公共商務平臺上提供優惠政策促進中小型商貿企業加入。預計到2011年末實現互聯網消費占全市社會零售總額1%;到2012年末實現互聯網消費占全市社會零售總額3%;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手機支付等多種新方式的應有,預計到2015年末實現互聯網消費占全市社會零售總額15%。
鏡湖區政府還計劃在未來5年內,吸引100家皖江地區年產值在5000萬以上、200家年產值在3000萬以上的制造業企業商貿及管理中心入駐,并通過提供電子商務應用平臺,優化這些制造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使企業實現全球化環境下的內外部資源的繼承和最佳的利用,達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至2015年末鏡湖區將培育大型電子采購及電子分銷企業10家,信息中介與第三方市場4個,行業協作平臺8個,實現采購訂單總額達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