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兩化”融合升級“中國制造”
2010-1-21 1: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重慶長安汽車通過工業化與數字化的融合,將傳統推式生產模式變為拉式生產模式,年增加產能6萬臺,增加產值30多億;上海臨港產業園“數字工廠”(一期)建設,極大推動了上海傳統工業生產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廣州塑料交易所“廣塑指數”推出數年,在全球擁有30萬用戶,成為國際塑料價格的重要風向標,同時實現了對塑料行業垂直整合……
工信部召開的國家兩化融合試驗區工作會議今天在廣東順德召開,記者從會議上獲知,國家首批727個重點“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項目已經啟動,涵蓋鋼鐵、石化、汽車、機械、紡織、食品等15個行業;與此同時啟動了30個“兩化融合”試點區縣(園區),新建面向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服務平臺157個,培養企業12000家,在應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兩化”示范企業和重點園區仍然保持較快的發展,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重點服務平臺和支撐體系建設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發展電子商務和區域現代物流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寶鋼集團通過跨地域、多制造基地協同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了以生產為中心向一體化運行管控模式的轉變;唐山軌道交通公司通過遠程診斷系統向總部發送運行和故障信息,實現遠程服務;青島啤酒等飲料行業骨干企業通過信息化帶動了企業價值鏈上的供貨商、批發商、零售商的信息化建設,提升了飲料行業競爭力;廣東通過信息網絡促進珠三角地區與非珠三角地區在技術、物流、市場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和對接,促進了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和地方特色產業集群的發展,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正走向縱深。
信息技術是經濟增長“倍增器”、發展方式“轉換器”和產業升級“助推器”,盡管目前我國經濟已呈現企穩回升的態勢,但經濟發展中產業結構不合理、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資源與環境制約嚴重等問題仍然非常突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需求十分迫切。接下來我國將圍繞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以信息化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兩化”融合,提升“中國制造”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將借助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發展,迎難而上,在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上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