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物流企業家論壇暨2009中國物流企業年會在鄭州舉行
2010-1-2 20: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 (通訊員陳勇敢) “全球物流精英共聚首,搶抓發展機遇破難題。”12月3~4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 “第七屆中國物流企業家論壇暨2009中國物流企業年會” (以下簡稱年會)在河南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陸江,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王文超等領導出席會議,并在開幕式上致辭。
年會吸引了超過600名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負責人參加,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全球40余家國外企業的高管。與會嘉賓緊緊圍繞“后危機時代”全球物流業的發展趨勢和機遇進行了深入探討。
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王文超在開幕式上致辭。他首先對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來鄭參加年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指出,近年來,鄭州市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經濟以平均15%的速度快速增長,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超3000億元。鄭州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突出,鐵路、公路、航空發展潛力很大。多年來,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物流業發展,在規劃建設、基礎設施配套、產業聚集和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有力地推動了物流業健康快速發展。今年3月份出臺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鄭州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當前的鄭州正在朝著國際物流中心的目標,積極整合資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科學管理,努力做大做強物流產業。他誠邀四海賓朋,來鄭州投資興業,共贏發展。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陸江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河南地處中原,人杰地靈,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鄭州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物流條件極為便利。近年來,鄭州市委、市政府把現代物流列入服務業發展的重點,積極推進物流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他認為,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 “一攬子”政策,已經收到實效。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國物流業發展也出現了新的趨勢。從今年前3個季度的數據可以看出,物流業整體運行呈現持續回升向好的趨勢。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良好趨勢,推動了物流業的市場化和社會化。物流企業進入貿易領域,代理采購、分銷,向物流加貿易過渡,現代物流在現代流通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優勢企業業務整合、兼并、重組加快,使物流企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稅收、交通、投融資、支持物流企業、促進物流園區發展和推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等六個方面的 “60條”政策建議,已經成為有關部門研究落實物流政策的重要參考。他強調,與會嘉賓要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和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把握現代物流發展的基本趨勢和方向,加強經營模式創新、學習先進管理和技術,高度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行業社團組織,將永遠與企業站在一起,努力做好服務工作,更好地發揮政府與企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促進物流業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年會上,鄭州市市長趙建才發表了 《發揮區位優勢,努力打造現代物流樞紐城市》的主題演講 (詳見B4版)。他指出,近年來,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發展很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電子政務、電子商務、軟件產業和信息服務業等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是全國城市信息網絡服務及商業信息網絡系統建設試點城市。如今的鄭州,商廈林立,名店遍布,批發市場建設獨領風騷,商品交易活動風起云涌,已經成為中國內陸地區商貿活動最活躍、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公路港、鐵路港、航空港、信息港 “四港一體”的物流體系日益完善,鄭州在中西部地區的物流樞紐地位進一步強化。
據介紹,鄭州正在編制 《鄭州國際物流中心戰略暨規劃布局》,新規劃的國際物流中心位于鄭州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南,新鄭航空港區以北,京珠高速以東,規劃面積85平方公里。重點建設6大功能區,分別是內陸最大的集裝箱調運樞紐、創新的公路貨源交易平臺、沿海基本港的內陸港區、綜合保稅區、中高端產業物流基地、核心商務區。力爭用10~20年時間,將鄭州國際物流中心打造成中西部領先的綜合內陸無水港,重要的航空貨運基地,輻射全國的區域分撥中心,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競爭力的全球領先現代物流中心。
鄭州市委、市政府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物流業發展。近期將出臺《關于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在稅收征繳、土地價格、市場準入等方面提出具體的優惠政策,為物流業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
為了豐富此次年會的內容,年會期間還設立了多個分論壇,舉行了多場圓桌對話,與會嘉賓分別就后危機時代的機遇與挑戰、物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物流園區專業化、信息化與供應鏈管理、民營物流的突圍與創新等相關話題展開了討論。同期還舉行了包括 “2009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在內的多項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