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電子商務的物流信息系統
2010-1-2 20: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電子商務使商品交易發生了巨大的革命, 不僅時間縮短, 交易速度加快, 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商業交易的交易成本, 尤其對于個性化不強的商品,對于現代經濟中大量按標準生產的, 有嚴格品種、規格、質量標準約定的產品, 可以在網上實現全部商業交易活動, 就此而言, 以互聯網為平臺的電子商務具有非常大的優勢。物流業務應用電子商務可以在四個主要環節提高效率: 在選址、輸送調度等方面, 計算機信息技術可以起到優化作用, 它可以合理確定配送網絡中的節點布局, 調配貨源, 科學地劃分各配送點的覆蓋區域, 并確定直接配送的種類和恰當的運輸方式; 通過建立一套網上的自動訂單控制系統, 自動處理有關的訂單動態數據和內容; 以計算機為主體形式的分檢、配裝系統, 使配送點及時按用戶要求自動分檢配裝; 以計算機系統為主要手段的運輸工具調度配車系統,既可節省流通費用, 還能及時準確地送貨。
此外, 將電子商務技術與企業資源規劃或供應鏈管理相融合, 也可以為物流企業提供諸如財務、分銷資源計劃和調配等方面的幫助。電子商務技術的應用不僅僅是實現對現代物流管理的輔佐和完善, 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的優勢, 還可以為物流業務領域開創出新的經營思想和商機。
1.電子商務中的物流瓶頸問題
商品流通過程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貨幣流這"四流"實現的過程。商流、信息流、貨幣流都可以有效地通過網絡來實現。在網上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商品所有權的轉移, 但是這畢竟是"虛擬"的經濟過程, 最終的資源配置, 還需要通過商品實體的轉移來實現, 這是網上無法解決的"物流"的問題, 也就是物流瓶頸問題。物流問題的解決, 尤其是物流平臺的構筑, 需要進行大規模基本建設。物流發展的滯后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相比, 即便是發達國家的物流, 其發展速度也難以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并駕齊驅。在我國, 物流更是處于經濟領域的落后部分, 一個先進的電子商務和一個落后的物流, 在我國尤其形成非常鮮明的對比。網絡經濟、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勢頭, 會加劇物流瓶頸的作用。
2.電子商務中物流體系模式
實現電子商務與物流的完美結合, 需要有個整體的解決方案。真正的電子商務遠非通過網頁下個訂單這樣簡單, 它涉及到論證流程、確定方案、搭建平臺、配置軟件、實施工程、培訓人員等諸多方面, 是個完整的系統工程。國內外現有的電子商務與物流服務平臺普遍具有信息發布功能, 進行供需雙方的信息發布、招投標、競價交易, 在網上完成電子訂單交易, 網下完成貨物交付, 但將兩者進行集成及其集成方案很少, 沒有實現網上電子交易信息與網下物流動態信息同步, 不僅耗費交易時間, 也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成本。現在, 基于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系統的融合、集成技術已經成為相關領域研究熱點之一。我國的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可以有以下幾種組建模式:
電于商務與普通商務活動共用一套物流系統。對于已經開展普通商務的公司, 可以建立基于INTERNET 電子商務銷售系統, 同時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資源, 承擔電子商務的物流業務。擁有完善流通渠道的制造商或經銷商開展電子商務業基于電子商務的物流信息系統盤錦市科技局韓志宏務, 比ISP、ICP 或因特網站經營者更加方便。
自己建立物流系統或利用社會化的物流、配送服務。中國加入WTO 以來, 中美兩國有許多ISP、ICP 都想進入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國內一些企業與國外的信息企業合資組建電子商務公司解決物流和配送系統問題的辦法主要有兩種: 一是自己組建物流公司; 二是外包給專業物流公司。區域性或全球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具有物流網絡上的優勢, 如上面討論的問題一樣, 它們大到一定規模后, 也想將其業務沿著主營業務向供應鏈的上游或下游延伸, 向上延伸到制造業, 向下延伸到銷售業。
3.基于電子商務的物流信息系統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 制造商、供應商和現代物流企業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完成交易作業, 其業務流程是物流、資金流、商流、工作流的一個錯綜復雜的集合, 其業務流程可以分為認證、交易、支付和物流四大類。
結合電子商務環境中現代物流系統化和集成化的發展趨勢, 針對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及相關業務系統的綜合集成需求, 提出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信息系統集成框架, 支持跨系統、跨平臺、跨區域甚至跨行業的不同類型的電子商務與物流信息服務。
框架除了要有服務平臺的通用協同功能( 如電子交易、貨物跟蹤、電子支付、信息認證) , 實現統一的信息發布、及時的業務作業點信息查詢、透明的單證跟蹤外, 同時應將電子商務交易中商戶、客戶、物流服務商、認證機構、銀行和政府機構的數據與業務有機地集成到一個統一的平臺上, 支持交易信息、物流信息、支付信息、認證信息的交換與集成,支持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服務及相關業務系統與信息資源的綜合集成與業務協同在此基礎上, 實現對業務流程的管理和監控方法。
系統的組成如下:
綜合門戶: 綜合門戶建立基于開放性技術和標準的門戶框架, 用于提供門戶界面的定制服務, 通過個性化、交互式、多渠道的訪問方式, 為電子商務中商戶、客戶、物流服務商、認證機構、銀行和政府機構提供訪問信息的集中門戶, 實現不同系統的復合應用。
電子商務與物流信息動態集成: 對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集成業務中所涉及認證信息、支付信息、交易信息、物流信息的要素、屬性、行為和彼此關系進行建模, 動態集成和協調對業務執行和決策至關重要的信息, 屏蔽底層數據源的位置、類型等物理特性, 以統一的視圖和接口提供給上層應用, 使跨系統的業務流程能夠基于一致的信息和知識來運行。
業務流程管理與監控: 對業務協同過程的主要協作環節如采購、管理、運輸與配送、庫存、訂單處理和銷售、供應商關系、認證以及支付等, 分析邏輯運行關系, 控制流程的運行, 實現業務流程管理, 在業務流程執行過程中, 提供各流程節點的操作提示和系統通知、預警等信息。
基于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系統的集成技術與平臺的研究雖然已經在國內外相關領域進行開展,但各種相關技術和理論還遠沒有完善發展起來, 新的問題和情況還會在實際中不斷出現。作為電子商務模式瓶頸問題的物流管理必然要從管理模式上進行改進, 形成創新的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綜合服務應用模式, 并建立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系統及企業業務系統之間的集成框架和綜合應用集成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