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高鐵為企業在區域內謀布局

2010-11-9 2: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新近開通的滬杭高鐵,讓長三角一體化再上層樓。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滬寧、滬杭兩條高速鐵路相繼投運,這使得本就往來頻繁的長三角地區,更顯便捷而密匝。
    其實,不獨長三角,近年來高速鐵路的撲面而至,讓全國諸多地區一下子邁入“高鐵時代”:連起鄭州、西安兩座古都的鄭西高鐵,牽起武漢與廣州兩座重鎮的武廣高鐵,串起北京和天津“雙子星”的京津高鐵,以及正在架橋鋪路、日夜兼工的京滬高鐵。而高鐵時代里,緊跟閃馳而過列車呼嘯而來的,則是資源重新配置后給各方帶來的發展命題。若以此為經緯,大家不妨主動自問:“我們能跟上高鐵時代的腳步嗎?”
    從宏觀角度看,高鐵投資建設本身,就構成了我國經濟增長動力的重要一環。不久前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一個長期跟蹤國內經濟形勢的課題組提出,在今年前三季度含金量較高的中國經濟增長中,經濟“拉動點”非常明顯——高鐵、汽車和房地產。他們的理由是,從工業增加值的角度看,目前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長比例最高的就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而這里面的重要一項,就是與高鐵有關的鐵路機車的投資。一句話,高鐵投資在全國投資結構布局中很重要。
    這么看,引導高鐵投資需求科學合理釋放,便成為宏觀調控里的一道新方程。正確求解,有些知不易行更難。這就是說,在外需結構性不振、消費難以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對投資需求理應給予更多關注。但問題是,高鐵建設等投資需求怎么釋放,卻既關乎當下,又影響長遠——釋放不充分,當下增長就會乏力;釋放不科學,長遠發展就存隱患。表面上看,這是一道科學引導投資需求的一元函數,但往深里說,卻是一個包含動力結構優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多元命題。
    從中觀角度看,一條高鐵的直接效用,莫過于加速城市融合,推進區域一體,近年來的“同城化”、“公交化”、“半小時交通圈”等熱詞,正是對此的形象概括。舉個例子說,近來開通的滬寧、滬杭兩條高鐵,將進一步催促區域合作的腳步,進一步推進上海和浙江、江蘇之間的產業分工,加快和優化三省的產業轉移過程,加速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
    不過,區域合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指望一兩條高鐵“包打天下”。社會關注度極高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曾指出,長三角地區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區域內各城市發展定位和分工不夠合理,區域整體優勢尚未充分發揮”,“產業層次不高,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產業水平和服務功能有待提升”……而且,傳統發展方式仍未根除、要素瓶頸約束明顯等現實條件,使長三角發展一度面臨諸多難題。從這個意義上講,高鐵所激發的產業轉移提速,完全有可能成為長三角乃至更廣闊范圍內產業布局優化的跳板。
    從微觀上講,高鐵帶動下的要素流動,會推動更多企業在區域內謀布局。一方面,企業跨區域發展的不斷推進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將形成關系更加密切的互動;另一方面,長三角的產業結構優化和經濟結構調整,本身就需要以千千萬萬家企業作基礎。雖然運輸成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會隨高鐵而降低,但這并不代表所有企業都會利潤增加。只有那些善于研判市場形勢,長于把握發展態勢,勇于創新治理結構的企業,才會真正借高鐵東風而長袖善舞。
    需要提醒給眾多企業的是,從經濟學上講,高鐵會帶來“同城效應”,但有時也會引發“虹吸效應”——國際經驗和教訓表明,高鐵開通后的一段時間里,將極大促進沿線地區發展,但隨后大城市對周邊地區的虹吸作用便開始顯現。結果,區域性中心城市迅速成為“超級城市”,而沿線地區則出現“空心化”。雖然國情有別,但這個問題有理由引起企業家們的足夠重視。 本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