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轉型勢在必行
2010-11-8 5:1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王宗喜
一提到倉庫,人們馬上會想到堆垛如山的貨物,鐵將軍把門,只要把儲存的物品保管好,不丟不少,不霉爛變質,就算完成了任務。但這是不全面的看法,從物流角度看倉庫,倉庫不單單是存貨堆物的場所,還應當成為物流長河的調控中心,應當成為調節流向和流量的物流中心。
所謂倉庫轉型,是指倉庫儲物功能的拓展,由原來單一的儲存功能,向多功能物流中心轉型。倉庫轉型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首先應對倉庫所處的位置分析清楚,看一看該倉庫是處于供應鏈的上游位置,還是處于中下游位置。進而確定其向哪類物流中心轉型。其次要做好轉型的實施方案,包括轉型的目的意義,轉型的主要目標和任務,轉型的主要內容和方法,以及轉型的具體措施等。
倉庫轉型,要對倉庫員工進行思想教育,啟發員工樹立系統的觀念,明確倉庫轉型的重要意義。與之同時,要緊緊抓住轉型的重點工作不放松,一是倉儲設施設備的轉型,要將僅能收發儲物資的儲存設施設備,逐步完善配套,改進為既能儲存物資,又能保養物資,還能配送物資的綜合性物流設備系統。二是倉儲管理模式的轉型。傳統的倉儲管理模式是點數記賬式的管理,點驗清楚物資數質量,是該模式的主體。物流中心則不然,既要管好在儲物資,又要監控在途在運物資,負有調控物流、管理物流的重任。全程管理模式,將是轉型后倉庫的主要管理手段。三是倉儲功能的轉型。由單一儲存功能,拓展為多功能。集倉儲、包裝、配送、保養于一體的多功能物流中心,是倉庫功能轉型的奮斗目標。
目前,我國物流業的各類倉庫,多數已具備轉型的條件。尤其是那些大型物流企業,大都采用了現代化的儲運設備,主體自動化庫房技術和信息化管理技術已得到普及應用,倉庫人員多數已經過專業訓練,所有這些客觀條件都為順利轉型創備了基礎。當然,在推進轉型過程中,還應當注意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一是庫內物流與庫外物流的關系,既要把調控好庫外物流作為重要任務完成好,又要將庫內物流建設好,而且庫內物流是搞好庫外物流的基礎。只有把庫內物流管理好,才能更好地促進庫外物流的發展,兩者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轉型過程中,勢必要配備一些新的物流技術設備,同時也要淘汰一些老的技術設備。對于那些經過長期實踐考驗、十分管用的土辦法土設備,斷不可一律棄之不用,而換上所謂的先進設備。要認真論證,將那些有效的土辦法土設備留下,與先進的物流設備銜接起來,土洋結合,也許會更有利于倉儲轉型。不問青紅皂白,因轉型而另搞一套全新的設備,顯然有失偏頗。三是轉型思想與實際情況的關系。既要看到倉庫轉型的必要性,也要注意轉型的可行性。一定要根據本企業本倉庫的現實情況,認真論證,確定哪些該轉型,哪些不適合轉型,哪些先轉型,哪些后轉型,要科學定出一個轉型計劃,斷不可一哄而上,造成損失。
關于物流管理者修養問題,容我下次接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