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俄煤炭合作再引業界關注

2010-11-8 4:5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王高峰
    就在中俄原油管道塵埃落定、俄羅斯段正式注油之時,中俄兩國另一種重要能源——煤炭合作再一次引起業界的關注。中俄煤炭合作不僅能夠拉動俄遠東地區的經濟增長,也為中國煤炭進口多元化開辟了另一條途徑。但合作過程中的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不容回避。
    近日,中俄兩國在俄羅斯遠東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簽署了煤炭合作協議。協議規定,在未來5年內中國將從俄羅斯每年進口至少1500萬噸煤炭,而后20年進口煤炭量將會增加至2000萬噸。中國則為俄羅斯提供總共60億美元的貸款,共同開發俄羅斯遠東阿穆爾河(黑龍江)地區煤炭資源,并幫助俄羅斯修建鐵路、公路等煤炭運輸通道,購買礦產挖掘設備等。這是“貸款換資源”模式的又一次復制。
    對此,對外經貿大學俄羅斯問題專家韓立華認為,本次兩國的煤炭合作是在雙方能源領域前期合作基礎上進行的,中俄在石油、電力方面的合作已趨于穩定,貸款換資源的模式也越來越成熟,兩國的政治互信在進一步加深,這種情況下雙方開展能源合作的大方向無疑是正確的,在訴求互補的基礎上,能夠給兩國帶來好處。
    俄羅斯是一個煤炭大國,但是近些年來煤炭行業的發展卻嚴重滯后,亟須大量資金注入,但由于目前俄羅斯煤炭的大部分產量來自于西伯利亞的克麥羅沃地區,遠離主要港口等不利因素打消了外界對該地區的投資興趣。該地與靠近挪威邊界的摩爾曼斯克港以及太平洋沿岸的瓦尼諾港之間都有著長達5000多公里的鐵路線。投資缺乏,內外需求乏力,使俄羅斯煤炭產業多年來陷入停滯狀態。
    從內部看,煤炭在俄羅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非常低,由于天然氣的大量開采并用于取暖和發電,煤炭在俄羅斯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從20世紀70年代的接近50%下降為目前的12%左右,煤炭長期不占主導地位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因此,俄目前的煤炭機械化率和自動化率比較低。
    外部需求不旺影響了俄羅斯的煤炭出口,而內部需求量不大使俄煤炭行業的設備改造和技術進步受到了限制。更為嚴重的是,俄煤炭產業的持續低迷還帶來一些社會問題。要想改變這種狀況,俄羅斯煤炭行業亟須引進新鮮血液。
    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加強東向戰略,選擇與中國進行合作,不僅能夠帶動俄羅斯煤炭業的整體發展,還能夠為沉寂多年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俄羅斯煤炭儲量極其豐富,其探明可采儲量位于中國和美國之后,排名世界第三位,其中75%位于亞洲地區,但是這一地區由于離消費地較遠,日韓等國又與俄羅斯的煤炭貿易量較小,中國長期煤炭自給,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煤炭一直沒有進行大規模開采。
    但中國自2009年起變成了煤炭凈進口國后,進口量就超過了1.2億噸,這對于俄羅斯遠東地區豐富的煤炭資源無疑提供了重大商機。2009年全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煤炭超過了1200萬噸,比上一年的100萬噸翻了10多倍。
    一直以來,中國煤炭的主要進口來源是澳大利亞、印尼和越南等國。但是近期以來,位于澳大利亞的全球最大煤炭出口港紐卡斯爾港擁擠不堪,船只通常要等上超過2周的時間才能在該港口完成貨物裝載。煤炭的進口多元化問題對中國來說已迫在眉睫。
    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國東北毗鄰,大規模開發俄遠東地區的煤炭資源,對中國來說能夠節約運輸成本,對俄羅斯而言,可以加快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資料顯示,2009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煤炭的價格為每噸87美元,同期從澳大利亞進口每噸則要111美元。
    但是中俄煤炭合作并非沒有阻力。俄羅斯遠東地區鐵路的運力嚴重不足,就是制約兩國煤炭貿易的最大瓶頸之一。
    目前俄羅斯遠東鐵路的運力已接近飽和,而且設施老化,運力不足。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運介紹說,目前中俄兩國每年幾十萬噸的石油進口通過鐵路運輸,有時候都會存在一定壓力,“今后2000萬噸的煤炭,無論是靠鐵路直接出口,還是運到港口壓力都會非常大,運輸問題是中俄煤炭合作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然而,在俄羅斯投資一條鐵路并非易事,由于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地區跨度非常大,加上氣候和地質條件惡劣,專家指出,在俄羅斯投資建設一公里鐵路需要150萬美元,遠遠高于國際平均價格的60萬~80萬美元。
    好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三大煤炭港口吞吐能力實現了好轉。據介紹,目前東方港、泊賽特港和瓦尼諾港的年吞吐能力已經從2007年的2200萬噸提高到了3000萬噸,為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煤炭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澳大利亞等煤炭出口國相比,俄羅斯國內的市場化程度相對有限,對外國的資本參與本國資源開發存有戒心,也可能成為中俄煤炭合作中的一個阻礙因素。中國企業想要在俄羅斯參與上游項目,會面臨比較多的困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