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
2010-1-18 12: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努力提高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關鍵要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落到實處,始終做到思想認識上警鐘長鳴、制度保證上嚴密有效、技術支撐上堅強有力、監督檢查上嚴格細致、事故處理上嚴肅認真。
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是密切聯系、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加強安全監管能力建設是基礎工作,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建設是特殊要求。我們既要抓好日常的安全監管能力建設,防患于未然,也要抓好緊急狀態的應急保障能力建設,救急于關鍵。
加強水上安全監管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和水平
2009年,海事系統切實履行“保障水上安全、保護水域環境、維護國家主權”的職責,加強安全監管,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四項指標三降一升,安全形勢穩中趨好。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還在持續,宏觀經濟及航運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給水上安全監管帶來較大壓力,要從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保障群眾平安的角度出發,切實做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
一是注重預防預控,加強安全監督管理。準確把握海事安全監管規律,圍繞船舶、船員、船公司、岸基四個方面,加強源頭管理,依法行政,提高預防預控能力。在海事系統逐步推行網格化管理,保障航道暢通、航行有序。充分發揮VTS、CCTV、AIS等先進手段在海事監管中的作用,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船舶、重點時段、重點環節的監管。繼續堅持專項治理和長效管理相結合,把好船舶、船員、船公司源頭管理關,認真排查安全管理隱患,減少事故發生。
二是注重快速反應,強化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按照“全天候運行,全方位覆蓋,快速反應”的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水上交通安全應急反應機制,研究事故和險情發生規律,提高水上救助效率。重點是加強應急隊伍、應急物資和裝備建設,推進全國重點水域溢油應急設備庫建設,定期組織水上搜救和防污染演練,提高水上事故和險情的應急處置能力。注重加強海盜、疫情等非傳統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建設,提高對各種公共突發事件和復雜局面的駕馭能力。
三是注重科技應用,提升整體效能。充分發揮科技優勢,著力加強信息化資源整合,建立集安全管理決策、應急處置、實時監控、動態監管的監控信息網絡。拓展前沿信息技術在海事工作中的應用,提高信息化應用與支持保障能力。提升海事裝備、設備的科技含量,提高裝備建設質量和綜合使用效率,加大海事執法和應急搜救船艇、飛機的建設,特別是加強內河水域AIS基站,救助船艇、船舶交通管理系統等建設。
——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 陳愛平
著力加強科學監管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
安全監管和應急能力建設是新時期我們交通運輸系統實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抓手,是我們海事機構落實“三個服務”、履行職責的中心任務。山東海事局轄區一直是全國水上安全監管重中之重的水域,事故險情多年來占到全國的十分之一、北方海區的二分之一,轄區最大客滾船的單船載客定額已達1600人,30萬噸級油輪和散貨船進出頻繁,去年即使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轄區港航運輸依然逆勢上揚,沿海旅客運輸、貨物吞吐量分別達3054萬人、7.3億噸,同比增長17%、12.3%。而且轄區還存在著安全風險高、環境敏感度高和民生關聯度高的基本特征,安全保障和應急救助任務一直十分艱巨。
過去的一年,山東海事局認真履責、積極助推港航經濟發展,確保了轄區水上安全形勢的持續穩定,重大險情同比下降61.9%,成功組織救助1065人、遇險船舶76艘。在新的一年,我們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三個服務”要求,貫徹好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兩個率先”發展戰略,著力加強科學監管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著力加強隊伍建設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努力把李盛霖部長在視察山東海事局工作時提出的“使山東海事工作走在全國海事系統的前列”的指示精神落到實處,繼往開來,推進山東海事科學發展。
——山東海事局局長 袁宗祥
全面加強和改進救撈工作確保“三個安全”
2009年,既是救撈系統圍繞交通運輸“三個服務”,獨具中國特色救撈發展之路的積極探索年,更是按照救撈“一個加強、三個適應”要求的主動作為年。全年累計出動專業救撈力量1248次(651艘次/302架/295隊次),執行特殊救助行動912起;成功救助遇險人員2951名;成功救助遇險船舶124艘;應急救助隊完成救助搶險打撈作業295次,打撈遇難者遺體113具;成功打撈沉船4艘;獲救財產價值約110.07億元。
2010年,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救撈發展面臨金融危機、環境危機和不確定因素等嚴峻考驗,以貫徹落實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為動力,重點通過全面加強和改進救撈工作,深化救撈三個專業化建設,確保我國沿海人命安全、環境安全和財產安全,即“三個安全”。
主要措施聚焦在“四個強化”上,一是強化動態待命。嚴格執行剛修訂完善的《動態待命救助值班制度》,優化專業救助力量部署,縮短救助出動距離,提高應急反應速度。二是強化保障重點。在渤海灣增加并部署大型救助直升機,在臺灣海峽增加并部署兩架中型直升機值班待命,增設福州救助飛行基地,擴大陸島救援網絡覆蓋范圍等。三是強化聯動機制。重點推動渤海灣救助船舶和打撈船舶現場聯防聯動機制建設,增強救助信息科學處理能力、指揮決策能力和聯防聯動能力,提高應急響應速度、救助效率。四是強化環境救援。堅決履行救撈職責,嚴防海上溢油污染;列編溢油回收裝備,爭取立項溢油回收船舶;推動危險品清除技術研究成果的應用,加快污染清除技術專家的培養。
——部救撈局局長 宋家慧
場外聲音
在航運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海事部門對于我們工作的支持越來越重要。在港口國檢查中,海事部門根據最新的公約規定對我司船舶給予指導,及時糾正缺陷,避免船舶在其他國家地區的港口產生滯留,延誤船舶的正常營運。目前,索馬里海盜猖獗,海事部門也是我們安排護航編隊的重要渠道。在與護航編隊的聯系中,船東協會和海事部門給予了我們大力的協助,保障了我司通過亞丁灣船舶及時無誤地加入編隊,并且安全快速地通過亞丁海域,為我司高效地完成營運任務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