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構建冀中南物流價值鏈實現區域性物流一體化

2010-1-17 0: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楊振彥
    區域物流是指區域之間及區域內部的物流活動,它的一般含義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地理環境中,以大中型城市為中心,以區域經濟規模和范圍為基礎,結合物流輻射的有效范圍,將區域內外的各類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進行有效的實體流動。根據區域物流基礎設施條件,將多種運輸方式及物流節點有機銜接,并將物流基本活動有機集成,以服務于本區域的經濟發展,提高本區域物流活動的水平和效率,擴大物流活動的規模和范圍,輻射其他區域,提高本區域的綜合經濟實力。
    區域物流側重于城市之間、城鄉之間的從供應者到需求者的物品的運輸與集散一體化的過程,目的是運用區域概念和戰略的手法解決有關大范圍物流的各種主要問題,實現區域物流的最佳化。區域物流系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發展冀中南現代物流。
要樹立一盤棋的思想
    構建冀中南物流價值鏈,實現區域物流一體化將對區域經濟產生積極影響:降低物流成本,促進規模效應,優化區域經濟增長模式;優化產業結構,豐富產業形態,加快商務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的集聚;激發區域經濟體內城市的“極核”作用,促進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經濟的形成,有利于區域經濟體的內部分工和國際分工。
    社會經濟的核心是價值創造,價值創造是通過一系列活動構成的,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構成了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即價值鏈。企業與企業的競爭,區域與區域的競爭,不只是某個環節的競爭,而是整合價值鏈的競爭,整個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決定企業和區域的競爭實力。價值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也是企業間和區域間相互對立\惡性競爭的根源所在。因而必須從全局出發,根據區域市場需求、產業布局、商品流向、資源環境、交通條件、區域規劃,樹立一盤棋思想。企業與社會共同構建由存儲、運輸、流通加工、包裝、信息服務、物流咨詢和第三方物流組成的價值鏈。在這一區域性物流價值鏈引導下,同心同德、分工合作、優勢競合,進而體現冀中南現代物流的整體價值,并在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中發揮自己的話語權。
搭建區域物流發展平臺
    第一,合理規劃區域物流體系。區域物流規劃是物流區域化發展的首要條件,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要求。物流區域規劃應著重于解決地區的物流規模布局和發展順序,提供融資、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在統籌考慮交通干線、主樞紐規劃建設的基礎上,通過廣泛調查生產和銷售布局、物流現狀,根據各種運輸方式銜接的可能,在區域范圍內規劃物流通道和物流節點的空間布局,引導區域內各經濟主體按統一規劃建設物流設施組織物流活動。
    第二,調整區域產業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形成旺盛的、有效的社會物流需求。現代物流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而發達的經濟則是現代物流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冀中南是連接中南、京津、橫貫內陸沿海的樞紐位置。要充分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明確區域的經濟發展思路,適時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布局鋼鐵、煤炭、建材、化工、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等產能,通過技術創新和自我發展,形成強勁的物流需求,這將是對現代物流發展提供的最有力的市場條件。
    第三,加強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和專業化。受傳統經濟模式和企業運作理念的慣性影響,目前在我區域內企業辦社會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尤其是大型骨干型企業。物流作為企業經營的一個附屬或子系統,加大了企業運營成本,模糊了效益的真實性,限制了存量物流資源的充分利用,降低了整體經濟效益。同時,從社會角度來看,還限制了現代物流的發展,使大量的貨運資源不能轉化為有效的物流需求。因此,區域內政府和企業應從社會化大生產的高占位出發,按照分工合作原則,剝離或外包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資源,促進企業內部物流社會化。推動物流企業與生產、商貿企業互動發展,促進供應鏈各環節有機結合,并逐步向現代化、專業化物流模式發展。
    第四,加強對物流業的政策支持。物流業覆蓋范圍廣,涉及生產、交易、流通加工、國際貿易、信息、電子商務、運輸、倉儲、咨詢;物流業涉及部門廣,如工商、稅務、規劃、運輸、銀行、鐵路、港口、土地等。而現代物流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又是剛剛起步,利潤點低,抗風險能力弱,聯動機制尚未形成。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從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包括從區域規劃上強調物流的長遠發展需要;從資金上給予支持,從稅收上提供優惠政策,從土地的征收利用方面給予優先考慮;清理調整有關物流的行政法規,加強對物流領域的立法研究,完善物流的法律法規體系;整頓和規范物流市場秩序,遏制違法經營和惡性競爭行為,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確立提綱挈領的重點
    隨著環渤海第三經濟增長極的迅速崛起和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冀中南區域現代物流業百端待舉。區域內每個城市都擁有自己的資源優勢、政策環境、發展思路、支撐項目、規劃布局和發展重點,應該說在這個空間上,誰都想爭當主角。但是,如果都是主角,這臺戲就無法唱成了。要想促進冀中南區域現代物流的和諧發展,沒有主角不行,都是主角也不行。在經濟主體多元化的合作中,尋求共同的利益點是明智的選擇。目前我們擁有了這樣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黃驊港和邯黃鐵路。
    黃驊港作為綜合大港,已經成為冀中南新的增長極和最便利的出海口。邯黃鐵路將黃驊港與河北省主要鋼鐵基地直接相連,開辟了邯鄲、邢臺、衡水地區便捷的出海通道。結束了黑龍港地區13個縣市沒有鐵路運輸的歷史,有利于該區域的發展,有利于兼具各城市的經濟利益并最終提升冀中南板塊在京津、環渤海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應該說黃驊港和邯黃鐵路在區域物流發展中,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各城市應該在這一主導項目的統領下,協同動作,合心戮力,共謀發展。以邯黃鐵路的建設為核心,確立區域性物流發展規劃,搞好物流產業布局,統籌城市間、行業間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與銜接。打破區域分割封鎖,整合現有物流資源,促進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和資源利用的市場化。在一盤棋思想引導下,實現物流企業間的相互參股、控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資產重組,推進物流資源的跨地區整合,逐步形成冀中南區域一體化的物流服務格局。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和配套,加強集疏運宏觀體系建設,使鐵路、公路、機場、港口在統一的價值鏈的作用下,實現無縫對接。有了黃驊港、邯黃鐵路這個核心項目,各城市的物流信息也便有了共同的“服務器”。各城市間信息資源共享,也可構成網絡領域里的冀中南物流一體化,并由信息的一體化推進物流實現的一體化。
城市間骨干企業對話機制
    上述三個問題是從宏觀角度談區域內物流業的競合與發展。下面從微觀角度談一下企業間的相互連接與滲透。
    一、以專業的眼光影響政府決策,實現物流通道的對接。物流通道是現代物流的重要載體。但目前各地的物流通道設施與技術水平尚相對落后,主要表現在物流通道布局不盡合理,建設速度相對滯后,區域間通道不夠通暢。因此,我們希望作為城市物流骨干企業,依據自身業務運營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的眼光,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促使政府從大區域眼光出發,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科學安排,實現物流通道的順暢對接,實現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等不同運輸方式的有效整合。
    二、發展互聯網技術,實現信息平臺的對接。信息化和標準化是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趨勢和特征。目前冀中南地區的物流行業和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比較低,重要的信息技術應用的范圍還不夠廣泛,各種運輸、倉儲設施之間的接口還沒有標準化,阻礙了一些先進的物流技術和設施的應用。提高物流行業的信息化和標準化水平是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換的重要內容。這需要從兩個層次入手,首先是抓好物流行業的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促進區域內運輸、倉儲、商品交易等信息的傳輸和共享。其次是是引導物流企業采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企業間積極運用電子商務、電子數據交換、供應鏈管理軟件系統、通信系統、用戶反饋系統以及因特網等方面的技術,提高物流企業整體的信息化水平。
    三、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實現物流網絡的對接。物流網絡是現代物流得以暢行的組織保障,應該具備系統性、嚴密性和兼容性的特點。通過數年的經營,各骨干物流企業都形成了自身的經營分支和網絡系統,但普遍帶有較強的狹隘性和排他性。這種狀況顯然與大物流社會一體化的要求不符合。從冀中南物流一體化的全局出發,整合物流網絡資源,在求同存異原則指導下加強骨干企業間的協同動作,在物流網絡上兼容并蓄,降低營銷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拓寬物流界面。
    四、建立誠信機制,實現融資渠道的對接。目前是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的時期,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業務運營,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資金短缺恐怕是大多數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建議城市間有實力的骨干企業,增強信用意識,合作意識,在融資上優勢競合,依據不同資金使用周期和銀行貸款周期,建立互保關系,實現融資渠道的對接。
    五、實現市場資源共享。冀中南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鋼鐵、機械、建材、食品、農業、化工、紡織等生產和市場資源。每個城市又有各自的支柱產業,經濟結構和市場環境。以邢臺為例,其市場條件與周邊城市比既有共通性,也有特殊性。我們建議在物流信息的融通下,建立大市場概念,企業實現跨區域、跨部門、跨業態的聯合,使市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六、實現運力資源的共享。受地理條件影響,晉冀魯豫是運力資源豐富的地區。但這些資源缺乏有效的整合,隊伍散亂、車況不一、人員素質不高、經營方式落后、計劃性差。其結果是運營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空駛現象嚴重。這種現象不及時予以糾正,則很難建立起具有社會化意義的物流模式。因此各城市、各骨干企業在信息資源、市場資源共享的前提下,實現運力資源共享,互通有無,促進運力的滿負荷運轉。
    七、實現管理資源共享,物流活動范圍廣闊,物流流程復雜嚴密,物流業務涉及面廣。因而組織現代物流需要有先進的管理手段和優秀的管理人才。這些相對于設施、信息、市場、運力,是更重要的資源。但這個資源目前尚是相互獨立,相互封閉的。這是對管理資源的浪費。根據我們的體會,不建立開放型的管理體制,其自身的管理水平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是很難再得到提高的。
    (作者系河北好望角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本報根據作者講話整理,未經審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