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中外運、長航重組通關 四大主業擬定

2010-1-17 0:3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高江虹
    1月13日上午,中外運長航集團召開重組方案宣講大會。在此之前,該集團剛剛等到了國資委對重組方案的批復。據了解,方案批示了重組的思路和步驟,經過2009年一年的籌備之后,2010年中外運長航集團將進入關鍵的整合之年,2011年重組基本結束,正式步入發展階段。
● 重組方案細節
    記者了解到,重組方案于2009年2月份開始調查研究,著手起草,歷經半年完成。據中外運長航集團管理層透露,重組方案敲定了中外運長航集團的四大主業,分別是綜合物流、航運、修造船,以及一個培育業務的板塊。
    四大業務板塊中,綜合物流和航運將是支柱板塊。“2009年綜合物流的營業收入達400億元,航運也是400億元左右,齊頭并進。”中外運長航集團的知情消息人士表示,修造船業目前的規模在180億元,是公司的第三板塊。
    在企業管理方面,其重組方案披露,總部將采取戰略管控的模式全面強化管理。這個作為國家17家董事會試點單位之一的新集團公司,將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公司治理結構和完善董事會制度。董事會要對發展戰略、重大投融資、經理聘任、風險控制等企業重大事項進行科學決策,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根據重組方案預計,在未來的3~5年內,經過努力,新集團的總資產、營業總收入、利潤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將比2008年有大幅度的提升,擁有的運力將達到2000萬噸以上,年造船能力達到約500萬噸。
● 進入整合階段
按照國資委的指示,中外運長航集團即將于2010年啟動機構整合和業務重組,“其實方案有個時間表,2009年為籌備階段,2010年為整合階段,2011年則是發展階段。”中外運長航集團廣東公司的一位高層表示。
    不過,由于重組工作涉及兩集團眾多的業務、資產、企業和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加之過去兩年因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世界貿易量急劇萎縮,世界航運業處于非常困難的時期。為了保證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中外運長航集團的管理層根據統籌兼顧的原則,將重組工作循序漸進地展開。“其實二級公司的調整不會很明顯,主要是集團總部的機構調整。”上述中外運長航集團管理層稱,重組宣講大會上并沒有提示會有大的重組動作,但他認為機構重組主要集中于集團,二級以下公司主要做得是業務整合。“我們會按照四條主業線做整合,每一板塊還需要詳細的整合方案。”對于2010年的業務整合是否會涉及上市公司,上述中外運長航集團管理層認為,“無可避免,新集團內各板塊正在歸并同類項,上市公司的資產有可能會有調整,但做加法會比較多,做減法的少一些。”
● 坐探花看榜眼
    根據中海集團的資料顯示,2008年底中海集團共有總資產1123億元,年收入736億元,經營各類船舶440多艘、1798萬載重噸。與此相比,按照中外運長航集團總裁趙滬湘在2009年國際海運年會上所披露的情況,中外運長航集團2008年營業額接近千億元,資產1100億元,擁有和控制各類船舶運力達1800余萬載重噸。
    但競爭力之比較,并非一個簡單的加法所能體現出來。中遠集團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國內航運老二的位置仍應該是屬于中海集團,盡管中海的集裝箱業務在過去一年中飽受重創,但該公司仍在低谷中聯手很多地方政府和央企,買新船、成立新公司,這些儲備資源一旦等到市場復蘇,將會為其業務帶來強勁反彈。“規模整合形成競爭力,還需要時間考驗。”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所副主任羅洪波也認為,“目前還看不出中外運長航集團稱雄的跡象,需要看到中外運長航集團重組之后的實際動作才能判斷其發展勢頭。”
    業內人士比較樂觀的一個判斷則是,倘若國資委繼續以“行業前三的指標”加強央企整合,壓縮央企數量,在規模和產業鏈上完成重大跳躍的中外運長航集團,因為已經擠進前三名,或可以避免被重組的命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