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的出色答卷——新汶礦業集團物資供銷有限責任公司發展紀實
2010-1-13 0: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有濤駿驊
企業常常以拼搏奮進留下深刻印記,以峰回路轉寫下絢麗篇章。
新汶礦業集團物資供銷有限責任公司 (下稱 “新汶礦業物資公司”)2001年銷售收入3.9億元,2009年銷售收入達53.23億元,9年中增長了14倍;2001年全部利潤90萬元,2009年各類經濟實現利潤2.1億元,9年增長了233倍;2001年公司在冊387人,2009年在冊員工達到1678人,增加就業員工1291人。這些都是中國物流百強企業——新汶礦業集團物資供銷有限責任公司創造的數字。
風雨中走過,風暴中挺立。大考之年,金融危機之年,他們交出了一份經營市場的出色答卷。
革新理念
一個核心理念,給公司注入了裂變的發展核力。新汶礦業物資公司“兩項成本談判”的核心理論,賦予了“經營市場”和“經營債務”理念核變元素。“經營市場”,就是利用集團公司每年的物資需求和合作廠家剩余生產能力,分物資類別同知名的合作廠家進行“兩項成本”定價談判。它的基礎是對企業集團內部需求市場的整合和對合作廠商剩余生產能力的開發與利用,核心是“兩項成本”談判,實質是雙方利益共享。這種定價采購的合作模式與通行的比價采購有質的區別,因為它不但確保了采購方對價格、質量和售后服務的要求,還確保了供應商對銷售量、貨款回收和合作期限的要求。這與比價采購造成的供應商、價格、質量、服務、數量和回款的不確定性形成鮮明對照,從而實現供求雙方共贏。運用“兩項成本”合作方法與全國各地100多家生產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談判物資達到30個類別的10000多個品種,較大幅度地降低了采購成本。“兩項成本”合作方法的運用每年為集團公司節省成本上億元。
跨越發展
一個跨越目標,讓公司擁有了無窮的發展強力。2001年,該公司提出了“挖掘無形資產潛能,實現經營市場三次跨越”的理念。第一次跨越是以質優價廉的物資和優質的服務占領集團公司內部市場。第二次跨越是在省內外設立分公司和辦事機構,擴大國內市場,使經營范圍跨出礦區,走向社會,擴大外部市場份額。第三次跨越是打開國際市場,開展外貿流通業務,用企業掌握的產品資源和集團公司資信開拓國際市場,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目前,新汶礦業物資公司在國內10個省成立了40個銷售部和分公司,既及時服務集團省內外礦井,又積極參與周邊社會市場競爭。在阿聯酋、巴西、南非、蒙古、伊朗等國先后注冊成立了公司和辦事處,積極參與國際“大流通”。2009年集團內部市場銷售收入20.66萬元,集團公司本部以外市場銷售收入22.39億元,國際貿易實現進出口額10.18億元。目前,公司基本形成了“集團內部市場、國內社會市場、國際貿易市場”三足鼎立的穩定格局。
以人為本
該公司以人為本的發展戰略,堅持“大成功靠團隊”的共識,把提升員工素質、培養優秀人才作為公司發展壯大的基礎來抓,實施“程式化”培訓、走出去培訓、請進來培訓、以師帶徒培訓、幫教培訓等,進而在人才選拔使用上,不斷擴大視野,打破看重學歷、職稱、資歷的傳統思維,實行公開競聘上崗。從2001年開始,該公司堅持每年一次對經營部室承包人實行公開競聘、員工實行雙向選擇,形成了業務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和保持批量淘汰的良好人才選拔使用機制。同時,實施績效工資考核,更加激發了員工潛能,公司持續發展的活力進一步增強。這使得新汶礦業物資公司目前擁有營銷及倉儲管理專業人員600多名,有效地滿足了公司快速發展所必需的專業人員。財務部的幾十個年輕人,主動落實公司經理提出的加速結算工作,研究相關考核的側重點,通過加速結算、科學安排撥付資金、合理安排使用承兌匯票等措施,使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2009年,公司此項工作獲得直接效益4200多萬元。
體系創新
創新問責機制,確保執行迅速。他們通過健全完善“明確責任、實施問責、責任追究”體系,最終將“出錯必分析、分析必追究、責任必落實”制度化;減少失誤,杜絕失職,增強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提升團隊執行能力,促進企業和諧快速發展。通過下發問責制督辦表、問責制跟蹤表,及時解決了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業務部(室)第五輪、第六輪承包期,因延期供貨、資金占用和超定額儲備等問題被扣罰工資分別達到47
萬元、69萬元,2008年至今其
他問責罰款達50萬元。
創新理財方略,資金成本
降低。公司利用遠期信用證結
算和押匯等經營方式,解決資
金緊張,確保了正常貿易經營。
一是加強理財管理,結算時間
縮短。從搞好大型設備和材料
結算管理入手,進行精細化管
理,挖掘內在潛力,科學安排
用款計劃,減少資金占用天數,
并把這種做法延伸到了材料、
配件,收到了顯著效果,每年
能夠實現收益1400萬元。二是
經營銀行授信,獲取巨額匯差。
將銀行的授信額度當成企業的
一種新產品來經營,利用人民
幣對其他主要外幣的兌換比例
的規律變化,使押匯時間和還
匯時間成為變動操作,2008年從巨額的匯差中收益900萬元。
陽光采購
統一物資采購,規范經營行為。近年來,該公司外銷規模逐年擴大,外銷部門涉及公司本部、駐礦分部、生產廠點和駐外公司及辦事處等,參與外銷的人員近500人,年經營額30多億元。因外銷物資一般都是不經公司本部驗收而直達用戶所在地,若外銷人員都能代表公司調貨、回款和簽訂合同,就會使采購、銷售、價格、質量、服務、回款和合同管理極易出現管理漏洞,給經營帶來很大風險。因此,經過近3年的努力,通過制定完善的業務銜接和監督考核機制等,對貿易業務進行了集中管理,將過去各相關部門和人員代表公司直接開展貿易業務,改為由市場部一個部門全面負責采購、定價以及用戶資信調查把關等,并將這種管理規定電傳全部供應商;外銷人員對市場部所調物資的質量、價格進行跟蹤監督的同時,主要負責開拓用戶、售后服務和回款;考核部對責任部門和相關人員嚴格跟蹤考核,從而極大地規范了經營行為,經營風險更是得到有效控制。
推行星級評價,實現陽光采購。為加強物資采購管理,提高供應物流運行質量,規范采購行為,他們推行供應商公平競爭、淘汰機制,合理分配采購量;從實際情況出發,對供應商進行動態評價,實行星級管理,每季度由各業務部門和駐礦分部按廠家信譽、各類證書、物資質量、物資價格、服務質量等五個方面進行嚴格評價,根據供應商價格、質量、服務等決定主、次、一般供應商,并按60%、30%、10%的比例進行季度計劃采購。
健全采購平臺,在線操作業務。該公司開發了物資采購ERP系統,實現了物資采購系統全流程電子化,基層計劃、平衡利庫、供應商評價、收貨、入庫、訂貨、發貨、結算等全部在系統內實現,在全國煤炭行業內第一家實現了全部業務不下線。在全國煤炭系統首家建立了電子采購網站,實現了采購的在線時時比價。電子招標采購平臺現有注冊供應商數量816家,已完成競價項目101個,競價總金額2571萬元。通過網上詢比價、競價、招標功能,降低了采購成本;最大程度減少采購人為干預因素,真正實現了“陽光采購”。
履行責任
強化質量管理,履行礦井安全守護責任。針對煤礦物資大都在安全性能和質量上有很高要求的實際,他們制定了以下措施:選擇信譽好的大廠作為合作伙伴,凡涉及煤礦安全的物資必須具備“三證一標志”及檢測機構的檢測合格報告,涉及強制認證的產品必須有相關證件和標識,產品證書和檢測報告做到隨貨同行,堅持“七不驗收”原則,杜絕了無證和不合格產品流入礦井。
創造就業崗位,履行社會責任。通過積極拓展多種就業空間、創造就業崗位,妥善安置職工子女,不但實現了職工子女“零待業”,而且安置招聘大學生和重組企業人員,解除了職工家庭的后顧之憂。公司目前在職員工1678人,比2001年末的387人新增安置1291人。2008年4月,民營企業山東焱鑫礦用材料加工公司經營困難。該公司組織股份資本進行了收購,利用強大的銷售渠道,將產品90%銷往外省和國際市場,使該企業重新煥發生機。這不但使原有113名員工沒有失業,而且妥善安置了因生產安全、市場等原因關閉的支護廠、通防廠國有員工300人,進一步體現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