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東營加快城市轉型

2010-11-26 7: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記者探究了東營這個年輕的城市之后,對轉方式、調結構有了更深體會:這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張宏偉藍圖;這是強心針,更是一劑治療頑疾的良藥;這不是一個行業,一個地區的孤軍奮戰,而是將多種戰略資源擰成一股繩,在經過抉擇后破繭成蝶,實現的華麗轉身。
年輕的東營市當下抓住發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機遇,按照一體化、園區化、集約化模式和發展循環經濟,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逐步推動產業優化升級,闖出一條經濟發展方式蛻變的破冰之路。
產業發展全面轉型
東營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增強,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近年來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
近年來東營市積極發展環境友好型工業,著力改造提升石油化工、橡膠輪胎、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近兩年實施改造升級項目1660個,完成投資1080億元,主要行業80%以上的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今年開始,東營市將用三年時間對中心城區工業企業實施“退二進三”搬遷改造,促進集聚集約發展。重點突破石油裝備制造、汽車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等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6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5.86%,比年初提高3.7個百分點。
東營市把服務業發展擺上重要戰略位置,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調動社會資源加大投入力度,推動跨越發展。今年開始,服務業投資每年增長30%以上。重點發展生態旅游、現代金融和現代物流,集中突破文化旅游業,加快建設黃河口生態旅游、黃河水城旅游、孫子文化旅游三大旅游區,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
積極發展現代金融業,引進恒豐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東營分行獲得系統內批準,省銀監局已批復東營組建村鎮銀行三年規劃,正在推動設立黃河三角洲銀行、產業基金、創業投資集團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努力打造區域金融創新中心。加快建設臨港、臨空、臨鐵等物流園區和一批物流中心,培植現代物流企業,構建高效快捷的物流體系。
東營市把加快發展高效生態農業,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加快培植漁業、畜牧業、林業、休閑觀光農業等主導產業,集中發展壯大現代漁業、生態畜牧業等優勢產業。    
著力建設綠色科技新城
東營市把節能降耗發展低碳經濟、生態經濟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認真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大投入推進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嚴禁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突出抓好節能改造和污染治理,著力建設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綠色科技新城。全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至0.78噸標準煤,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均實現控制目標。
為打開轉方式調結構這扇大門,東營市把推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金鑰匙”,努力建設創新型城市。目前,全市科技創新體系逐步完善,創新孵化面積已達33.9萬平方米,中科院煙臺海岸研究所、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已入駐,黃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油區環境污染治理兩個戰略聯盟成為全省首批示范聯盟,今年新組建石油裝備、石油化工、橡膠輪胎、鹽化工4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正在加快建設黃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國家大學科技園及“生態谷”,規劃建設國家石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黃河三角洲青年創業基地、科技教育園區。加快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制定出臺了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意見,引進一批產業領軍人才,以他們帶項目帶團隊,帶動高端產業發展。
生態立市  可持續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是高效生態經濟區的鮮明特色,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必然要求。東營市把生態建設放在首要位置,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推進綠色發展上邁出大步伐。
針對特殊的土壤條件,東營市從2007年開始城鄉實施林網、水網、路網于一體的“三網”綠化工程。規劃五年投入35億元,造林160萬畝,全市林木擁有量達到302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25%以上。目前已投入23.8億元,完成綠化面積72.4萬畝,植樹7400萬株,初步構建起“三網”綠化工程主體框架,城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被命名為國家現代林業建設示范市。力爭再用三年時間,基本實現水系風景化、路域林蔭化、農田林網化,打造黃河綠洲,建設生態家園。東營市還編制完成百萬畝濕地修復總體規劃和區域規劃,加快濕地修復步伐。
加快構建循環經濟體系,全市25個重點循環經濟項目已有20個建成投產,重點培育的“林紙一體化”等8個循環經濟鏈條不斷延伸完善。下一步將加強對污染河流、水系、重點區域及農村面源污染的整治,改造提升現有9座污水處理廠,加快建設一批城鎮污水處 理廠,增強污水處理能力,推進中水回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著力發展高水平風力和太陽能發電,開發地熱資源,發展農村沼氣。
改善民生促社會穩定
轉方式調結構不僅是經濟問題,與社會事業、民生改善息息相關。東營市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關系發展全局的大事,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扎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制定政策措施,統籌抓好各類群眾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全市就業形勢基本穩定。1—8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2.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87%,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8萬人。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五保五救助”保障網絡,構筑起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實施中小學和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校舍安全改造等重點項目,教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各類教育均衡發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3個試點縣區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啟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加大公共衛生投入,對所有鄉鎮衛生院進行改擴建,建設447個農村社區服務站和125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層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力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中心城農貿市場改造、城鄉文體服務設施建設等10件便民實事正在加快推進。
一系列的發展戰略使東營市進一步加快城市轉型,嶄新的東營在轉方式調結構的大局中一次次華麗轉身,正逐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嬗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