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人才:要強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2010-11-24 7:2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物流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張簽名
最近,筆者和一位國內著名食品冷鏈企業老總閑聊。談到員工問題時,他告訴我他的公司有上千名員工。于是筆者問:“你們企業目前有多少博士?”回答令我頗感意外:“一個沒有!碩士倒是有一個,還不是學物流的。”
聽到這句話,筆者有兩個感覺:一是震驚,食品冷鏈物流是個相對科技含量高的行業,高級人才居然匱乏到如此程度;二是慚愧,國家所賦予行業協會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行業培訓和人才引進,可是,連國內這樣一家著名企業,其高級人才尚寥若晨星,其他就可想而知了。
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我們國家其實并不是很缺乏這方面的高級人才。
每次開行業研討會,演講的嘉賓中都不乏碩士、博士、博士后以及博導,說起來都是口若懸河——一套一套的,但他們幾乎沒有一個是在企業工作的。再看看高校,幾乎所有的綜合類大學,都設立了物流系或物流專業,有的還有MBA、EMBA教育中心,國內從事冷鏈物流研究的機構也不算少,也擁有不少專家學者。但他們,也基本上沒有在企業任職的。
“高學歷的人在做純研究,低學歷的人在做純實踐。”兩張皮!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當然,不是說高級人才搞研究,做演講、做報告不重要,但不能忽略更重要的方面——為最需要高級人才的企業服務。
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用于生產實踐嗎,F在,已經有一些高校和科研機構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作為聯系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中介組織,我們協會去年底也已分別與兩所高校和國外的物流研究機構,簽署了“食品物流人才未來之星儲備基地”的合作意向。
該意向的第一步,要摸清食品物流行業最需要培訓哪些方面的人才?最需要設立哪些更符合企業實際的課程?第二步,由協會出面,高校和企業聯手,組織企業內訓,培養非學歷人才,以滿足企業日常業務對人才需求;第三步,在企業內訓的基礎上,發現有高學歷要求的培訓對象,由高校對其進行碩士、博士和MBA、EM-BA的在職教育。
筆者認為,無論是非學歷培訓還是學歷培訓,顯然都比那種對社會普通生源的培訓效果更好。其最大的好處是,它把純研究和純實踐這兩張皮揉在了一起——在解決企業高級人才短缺的同時,研究者與實踐者之間的互動式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更好的研究,也有利于更好的實踐,還可以為企業提供面對面的咨詢服務,誠可謂 “一石四鳥”。
面對來勢洶洶的國外物流業巨頭,本土物流企業,特別是食品冷鏈物流,不僅需要雄厚的資本支撐和先進的理念指導,也需要大量高級人才的補充。竊以為,研究與實踐的如上結合,變兩張皮為一張皮,恐怕是根據我國國情和行業實情比較容易操作的捷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