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快遞爆倉頻發快而不快 或逼部分物流再漲價

2010-11-24 4: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爆倉”頻發 快遞不快 網購“春運”或終結低價時代 
  “實在是量太大了,一直都在忙。”昨日,一邊接記者的電話,申通快遞市場總監夏祖彬一邊急切地向員工交代著什么。
  夏祖彬表示,申通快遞的“爆倉”問題基本已經解決,暫停業務也基本逐步恢復。
  “爆倉”,是近期快遞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指快遞公司突然間收到太多快件,超負荷運營致使無法正常投遞。
  近日,同樣忙得團團轉的還有圓通速遞等幾家快遞公司,受近日淘寶網大促銷和全國多個地方出現的柴油緊缺影響,快遞企業頻頻“爆倉”。
  業內資深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網購春運”到來,加上油價成本居高不下,原本就運力不足的快遞行業,面臨更大的“爆倉”壓力和成本挑戰,不排除年底將再次大面積漲價的可能。
  快遞企業爆倉頻發
  10月份以來,受淘寶網大促銷和全國多個地方出現柴油緊缺的影響,申通快遞公司昆明、貴陽、蘭州、西安、北京等網點幾乎同時爆倉,多地業務暫停。隨后圓通速遞、天天、韻達等多家快遞企業的爆倉現象也此起彼伏。
  雖然往年網購旺季季節性爆倉也偶有發生,但今年這樣大面積的爆倉仍然讓業內有些措手不及。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80%以上的快遞業務量增長均來自網購。數據顯示,自今年9月份開始,快遞呈現驟增的態勢,如果按照工作日統計,有10多個工作日的日快件量突破1000萬件大關。
 本來3天內應該到達的快件等一星期才到手,大量買家投訴蜂擁而來,賣家也只能一遍遍地向其客人解釋是因為年底快遞公司有大量積貨,從而影響發貨。淘寶網日前更是在論壇上特地發出《關于近期物流公司包裹延誤送達的通知》,強調由于淘寶交易量暴增和全國柴油緊張給快遞物流帶來的壓力。 
  走不出“惡性循環”
  顯而易見的是,11月份,受“網購激增”和“柴油荒”造成的成本影響,圓通、韻達等物流快遞已經掀起一次小幅漲潮。但即使調價,“分流”效用也并不明顯,圓通、韻達依然爆倉頻現,不調價的快遞企業也將面臨調價快遞企業轉移快件量的巨大壓力。
  “今年成本大約漲了30%,光員工工資就漲了兩次,現在包吃包住給1800元都招不到人。”廣東天天快遞一位經理占振文向記者訴苦道。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黎雪榮分析,由于目前國內快遞公司數量很多,且利潤很低,所以快遞公司很難維持低價。
  這正是快遞公司年年爆倉的根本癥結所在。據了解,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由于民營快遞進入門檻較低,近年來出現了大量快遞公司,形成“表面繁榮”。“貨量越來越高,利潤卻越來越低,這導致快遞公司沒有動力去求變,產生了惡性循環。”黎雪榮告訴記者,像聯邦快遞等高端快遞企業雖然貨量不是很多,但利潤更高。
  多年以來,“特許加盟模式”的民營快遞企業一直以低價占有“網購”快遞85%以上的市場份額。
  “95%的特許加盟快遞企業業務量處于超負荷狀態。”徐勇透露,“一旦快件量的增加峰值超過了快遞企業自身的服務能力,就會出現虧損,業務量越大虧損越多,同時還會造成投訴驟增,影響企業美譽度。”
  “利益多元化導致快遞公司各自為陣,特許加盟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網購的爆發式增長,終極目標是要過渡調整為‘自營’快遞網絡。”徐勇認為。
 本來3天內應該到達的快件等一星期才到手,大量買家投訴蜂擁而來,賣家也只能一遍遍地向其客人解釋是因為年底快遞公司有大量積貨,從而影響發貨。淘寶網日前更是在論壇上特地發出《關于近期物流公司包裹延誤送達的通知》,強調由于淘寶交易量暴增和全國柴油緊張給快遞物流帶來的壓力。 
  走不出“惡性循環”
  顯而易見的是,11月份,受“網購激增”和“柴油荒”造成的成本影響,圓通、韻達等物流快遞已經掀起一次小幅漲潮。但即使調價,“分流”效用也并不明顯,圓通、韻達依然爆倉頻現,不調價的快遞企業也將面臨調價快遞企業轉移快件量的巨大壓力。
  “今年成本大約漲了30%,光員工工資就漲了兩次,現在包吃包住給1800元都招不到人。”廣東天天快遞一位經理占振文向記者訴苦道。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黎雪榮分析,由于目前國內快遞公司數量很多,且利潤很低,所以快遞公司很難維持低價。
  這正是快遞公司年年爆倉的根本癥結所在。據了解,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由于民營快遞進入門檻較低,近年來出現了大量快遞公司,形成“表面繁榮”。“貨量越來越高,利潤卻越來越低,這導致快遞公司沒有動力去求變,產生了惡性循環。”黎雪榮告訴記者,像聯邦快遞等高端快遞企業雖然貨量不是很多,但利潤更高。
  多年以來,“特許加盟模式”的民營快遞企業一直以低價占有“網購”快遞85%以上的市場份額。
  “95%的特許加盟快遞企業業務量處于超負荷狀態。”徐勇透露,“一旦快件量的增加峰值超過了快遞企業自身的服務能力,就會出現虧損,業務量越大虧損越多,同時還會造成投訴驟增,影響企業美譽度。”
  “利益多元化導致快遞公司各自為陣,特許加盟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網購的爆發式增長,終極目標是要過渡調整為‘自營’快遞網絡。”徐勇認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