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的艱難選擇
2010-11-22 5:1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林振強
在國內燃油價格日前再次“調整”后,快遞企業終于撐不住了,紛紛上調快遞費用。大約一年前,國內四家民營快遞公司也曾接連宣布漲價,但迫于各方壓力,大規模漲價并沒有出現。
如今的這輪價格調整,與去年有所不同——涉及企業更多;在成本重壓下,漲價愿望更迫切;持續的時間也許會更長。相同的是,快遞漲價后引發的爭議,仍然十分激烈。
● 普遍提價
10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自10月26日零時起對燃油價格進行調整,汽油、柴油的零售價每噸提高230元和220元。此次油價調整,成為快遞企業漲價的“導火索”。
10月27日,圓通速遞在其公司網站上刊登了一封“告客戶書”,宣布從11月1日起,快件價格在原基礎上進行 1~2元的上調。緊接著韻達快運也發布了提價公告,隨后申通、中通以及眾多中小快遞企業紛紛加入漲價行列。
在業內人士看來,快遞漲價實屬無奈。今年以來,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不斷上漲,全國性的用工荒席卷各地,人力成本壓力越來越大,這些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使國內快遞企業成本持續上升。而快遞業本就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對成本控制十分敏感。這時燃油價格的上調,無疑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光本土快遞企業,國際快遞企業為了應對成本上漲,也不得不調整運價。據媒體報道,UPS明年將把陸路航空快遞費率平均上調4.9%。其中陸路快遞費率上調5.9%,部分漲幅將被燃料附加費1%降幅所抵消;同時將把航空快遞及國際運輸基礎費率上調6.9%,將其燃料附加費下調2%。新費率將于2011年1月3日起生效。聯邦快遞、TNT、DHL等都于早些時候發布了運費調整計劃。
● 兩難選擇
在國際快遞企業看來,價格調整屬于正常經營行為。正如DHL快遞所言,考慮到公司服務的220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貨膨脹和成本上漲,他們每年都會進行一次資費調整。
只是,與四大快遞相比,國內快遞企業在議價能力、自身實力等方面,與其仍有不小差距,因此在價格調整的問題上,往往十分被動。
事實上,快遞費用上調,很快就在網購用戶中引起熱議。近年來網購熱潮給快遞企業帶來了發展良機,但網購用戶對運費的在意,也使快遞企業不敢輕易提價。因為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提價很容易導致客戶流失。
一方是來自運營的成本壓力,另一方是來自客戶的輿論壓力,對于處在中間的快遞企業而言,“漲價,還是不漲價,的確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