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港“三港合一”整體上市
2010-11-20 17: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10月26日三峽水庫蓄水至175米,庫尾航道瓶頸被正式打通,長江中上游航道的振興大幕徐徐拉開。作為這場大幕的“導繩”,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港務物流集團”)整合重慶港口及相關物流產業并整體上市的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10月19日,中國證監會下發批文,核準港務物流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重慶港九(600279.sh)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依據該方案,重慶港九將以每股8.44元的價格,向港務物流集團以及萬州港口集團發行11370萬股股份,購買其凈值9.60億元的相關資產,以實現港務物流集團港口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這是繼三峽水利、西南證券之后,今年重慶資本市場獲批的最大一筆整合再融資項目。
坎坷整合路
1997年,為了帶動西南及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發展、三峽工程建設目標的實現,中央決定將原屬四川省的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合并,設立重慶直轄市。行政區劃合并后,4個地區的港航資源并未進一步的整合,仍是各自為戰獨立運營,造成重慶港長期“散而弱”,并形成了嚴重的業務重疊。重慶港航資源的整合成為重慶港能否崛起乃至整個長江上游航運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2006年7月,為了對重慶市港口項目投資、建設、對外招商引資進行更好的經營管理,將重慶港建設成為長江上游最大的綜合水運中轉港和集裝箱樞紐港,重慶市國資委成立了港務物流集團,希望將其打造為中國西部最大、最具帶動力、控制力和影響力的現代綜合物流集團。同年8月,重慶市國資委下發了《關于將重慶市萬州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涪陵港務局整體無償劃轉給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公司管理的通知》,將萬州港和涪陵港無償劃轉給港務物流集團。2008年3月20日,重慶港務集團將其旗下的重慶港九無償劃轉給母公司港務物流集團。自此,萬州港、涪陵港和原重慶港都成為了港務物流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重慶港航資源的大整合就此拉開帷幕。
時任港務物流集團董事長的梁從友曾自信地向媒體透露:“集團整合港口資源并整體上市是遲早的事,會很快完成。”
事與愿違,2008年6月23日,重慶港九公布重組預案,擬向包括港務物流集團在內的不超過10家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2億股股份,非公開發行定價不低于12.58元/股。這一預案一經公布就因為所置入資產的質量不高而飽受機構投資者與分析人士的質疑,認為其“用金子換牛刀”。由此導致股價大跌最終致使重慶港九于同年11月發布公告稱:“由于證券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公司及實際控制人重慶港務物流集團經商議后認為,難以按原擬定的方案推進重組工作。”港務物流集團整體上市的計劃就此擱置。
再啟整體上市
在金融危機中,隨著國家對西部“鐵公基”建設的深入,重慶市及周邊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三峽成庫后航道條件的改善,重慶港區已逐漸成為西部地區能源、內外貿物資和各種生產原材料中轉運輸以及水陸聯運的主樞紐港。2009年初,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加快重慶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建設的目標,并明確指出要推動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統籌規劃岸線資源和港口布局,重點建設主城、萬州、涪陵三個港區。為了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港務物流集團再次啟動了整體上市的計劃。
2009年7月15日,港務物流集團董事會作出決議,同意重慶港九通過資產置換及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港務物流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萬州港所屬的主要港口航運資產及其相應負債。一個新的整體上市方案浮出水面。經過半年的論證,同年11月26日,重慶港九發布公告稱,港務物流集團與上市公司重慶港九已就整體上市方案達成一致。12月9日,重慶市國資委出具《關于同意重慶港九股份有限公司定向發行股份購買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有關國有資產國有股權管理的批復》,為港務物流集團通過重慶港九整體上市掃清了最后的政策性障礙。
新方案終獲批
與原先被擱置的方案所不同的是,新的方案取消了原來的現金認購部分,轉而采用資產置換以及資產認購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向重慶港九注入其所屬的重慶轄區內主要港口航運經營性資產,并增加了涪陵港、萬州港等港口類資產的注入。由于不再需要額外的資金來購買股份,港務物流集團整體上市所面臨的資金風險性也隨之大大降低。
根據公告透露,港務物流集團認購重慶港九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份7615萬股,萬州港認購重慶港九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份3755.1萬股。不足1股的余額,由重慶港九以現金方式分別向港務物流集團和萬州港補足。增發完成后,重慶港九總股份為342092262股,港務物流集團直接持有169267811股,占49.48%;萬州港持有37551267股,占10.98%。港務物流集團直接以及通過萬州港間接持有重慶港九的股份數量為206819078股,占60.64%,處于對上市公司的絕對控股地位。
而重慶港九則以旗下的經略公司100%的股權與港務物流集團所屬的貓兒沱港埠經營性資產及其相應負債、化工碼頭公司40%的股權、集裝箱公司48.75%的股權、港盛公司100%的股權進行置換。據預估,本次注入的資產凈值約9.6億元。
重慶港九相關人士認為,若此次收購與置換順利完成,整體上市后的港務物流集團將得以通過重慶港九的平臺,進一步優化重慶的港口布局,打造以港口及內河航運為中心的港口物流產業鏈,突出重慶港九的主業,進一步增強重慶港九的抗風險能力;通過有效整合業務資源,發揮規模優勢和效益,增強重慶港九的持續盈利能力;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重慶港九與港務物流集團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經營活動中的關聯交易,避免同業競爭,進一步增強重慶港九的獨立性和資產完整性。
據了解,長期以來,港務物流集團所屬的涪陵港、萬州港一直獨立于原重慶港從事港口裝卸業務,三港形成業務重疊,使本就不富余的港口資源浪費嚴重。而港務物流集團控股的港盛公司、萬州港全資子公司萬港船務與重慶港九聯營企業集海公司共同從事長江中上游航道的船舶運輸業務,也造成了嚴重的同業競爭現象。現在將這些企業全部置于一家上市公司內,港務物流集團就能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下,整合這些港航資源并重新配置,做到“三港合一”的業務最優化。
在這些措施的層層努力下,港務物流集團整體上市的方案最終于今年10月19日被中國證監會批復,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資產攤薄質疑
雖然港務物流集團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且新的整體上市方案相較于原方案又有了不少改進。但新整體上市方案的出臺依然引起了機構投資者的廣泛質疑。其焦點就在于,這些被置入的企業是否值得被置入。
“被置入的8家企業中,有5家是虧損企業,預計2009年整體凈資產收益率不到1.5%,對應市盈率近70倍,也就是說,重慶港九要花70年時間才能收回投資!而且完全沒有高成長性。”華安基金一位證券分析師表示,據重慶港九早先披露的報告,這些被置入的9.84億元港口資產,2008年僅實現800多萬元凈利潤,平均資產收益率僅為0.6%,還不到上市公司盈利的一半。
東海證券研究員賀斌認為,由于長江沿線建設普通碼頭的成本較低,同時國家在審批方面沒有嚴格限制,所以各方紛紛自籌資金建設碼頭,包括私企、地方國企、企業自建碼頭等,對重慶港的運營形成了較強競爭,致使該區域市場具有自由競爭的特性,港務物流集團不可能通過整合三港占據市場壟斷地位。
面對市場的諸多質疑,港務物流集團相關人士認為頗不公平:“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港務物流集團最大的目標是整體上市,因此不可能只將最好資產拿來上市,而將其余部分棄之不顧,況且整體上市后,港務物流集團所具有整合資源的無形優勢,將不是表面的資產價值所能衡量的。”
話雖如此,但為了平抑市場質疑,港務物流集團于10月28日決定將江北港埠、涪陵港所屬客運和貨運碼頭資產、萬州港剩余碼頭資產等不具有盈利能力的“不良資產”與上市公司實行剝離,由港務物流集團直接托管運營。而正在建設中的重慶兩路寸灘港區三期、果園港埠等前期投入大、負債率高、盈利周期長的項目也并沒有被注入上市公司中,而同樣是由港務物流集團托管運營,待建成后再轉交給上市公司。據重慶天健的審計報告,在剝離這些“不良資產”后,此次所置入上市公司的目標資產2010年度凈利潤預測數為3339.19萬元,由此將使重慶港九2010年度凈利潤預測數提升至6145.96萬元,發行后的總股本,每股收益為0.18元,比置入資產前的0.17元上升0.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