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江專家把脈長江航運
2010-11-2 14: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同樣擁有“世界級大河”頭銜的長江、密西西比河,都承擔著商貿往來、通江達海的使命。然而,兩相對比,長江尤其是長江上游地區卻顯得“英雄氣短”———不僅表現在基礎設施和開發程度上,還在于運載能力及投資方式等方面。
如今,伴隨三峽工程175米蓄水完成在即,長江上游航運迎來振興機遇。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期待涌出黃金效益。
; 在連續兩天召開的“中國長江———美國密西西比河戰略合作論壇”上,中美兩國300多位交通領域專家云集一堂,為長江航運存在的四種癥結“對癥下藥”。
癥狀一:資金短缺阻礙港口規模擴大
藥方:多方引資
溯江而上,過了三峽,再無大港。
“目前的重慶第一港寸灘港,暫時無法跟中下游大型港口比規模!笔薪晃撠熑吮硎荆啾乳L江中下游地區,重慶港在生產性泊位和機械化作業泊位上的缺位,是港口規模不能上檔升級的原因。
重慶巨航船務公司副總經理蒲志剛也有同感!吧嫌胃劭诓粌H個頭小,而且不專業,機械化程度低,部分港區還得靠肩挑背扛裝卸貨物!
追溯其因,業內將其歸咎于“歷史欠賬太多”。從上世紀80年代起,宜昌以上的港口基礎設施投資就停滯不前。直至2002年,重慶通過啟動航運中心規劃建設,才加大了對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
之后,在重慶出現了兩類港口投資者:一是以重慶港務物流集團為代表的公共港口投資者;另一類是企業自建碼頭的投資者,如重鋼、川維等。
但是,僅憑借企業方面投資建港并非長久之計。據了解,近年來港務物流集團就多次表示,受限于后續資金供給,企業對擴大港口規模多少有些有心無力。
對此,美國運輸部海事管理署署長大衛·馬蘇達認為,僅憑重慶或者企業的一己之力,很難堅持對航運基礎設施進行適度超前投資的策略。要擴充港口規模,必須積極引進國際、國內其他知名大型港口企業參與,重點建設一批集裝箱、汽車滾裝、大宗散貨現代化綜合性港區。
他表示,考慮到內陸地區建港成本較高,重慶應當爭取國家支持。比如,請求國家對內陸地區重點公益港口予以資金補助,并通過地方配套、社會融資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
癥狀二:水鐵相隔導致聯運模式成空
藥方:連通水鐵
“距離鐵路較遠,航運只能單獨完成整個運載流程,這就是長江跟密西西比河的根本差別。”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貿易與運輸委員會主席吉爾伯特·賴特一語中的。
長江上游航運怎樣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吉爾伯特·賴特認為,如果把港口與鐵路接通,消除水路與鐵路的隔閡,港口貨運業務就會激增,港口經營效益規模也會隨之而上。
市交委曾做過一項水運輻射范圍的調查:重慶水路輻射半徑不會超過300公里,一旦超出了這個范圍,陸運轉水運就不實惠;如果借力鐵路輻射,重慶則可以輻射到貴陽、成都甚至漢中,這些地區的出海貨物采取水鐵聯運的綜合成本最低。
“目前長江上游航運運輸規模比不過鐵路運輸,這并非貨主不愿走水路,而是因為港口不通鐵路。如果接通了,水運自然將憑借價格優勢擠占更多市場份額!苯煌ú吭偣こ處熓Y千說。
“在當代物流運輸體系中,鐵路和水路始終密不可分!泵绹芬姿拱材雀凵虅瞻l展部總監琳達·普拉侯穆,以美國工業名城圣路易斯為例說,密西西比河從圣路易斯腳下流過,86個現代化港口把圣路易斯境內14條鐵路匯集到密西西比河,讓圣路易斯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
“密西西比河沿岸能叫出名字的大城市,鐵路、公路、水路都是無縫對接,無一例外。”琳達·普拉侯穆介紹說,目前美國不少工廠至今還是通過卡車和火車,把產品和原料運送到碼頭后,再通過駁船轉運到目的地。
她表示,長江上游要提升航運運輸規模,首先要有完善的航運基礎設施硬件平臺;其次,要有能以航運發揮紐帶作用,連接周邊區域的鐵路、公路運輸通道,從而支撐這些區域物流、貿易、產業發展向本地區集中。
癥狀三:干支難聯造成輻射能力不足
藥方:拓寬航道
“長江干支流水系蓄積量完全可以跟密西西比河相比,但由于綜合開發力度不夠,沒能形成一個完善的水運網絡!边@是在本次論壇上,美國交通領域專家一再提及的觀點。
事實上,由于長江上游的干支流綜合開發不盡如人意,因此限制了長江水運輻射能力。
以重慶為例,長江橫貫境內679公里,占到長江通航總里程約1/4,還有豐富的干支流,如嘉陵江172公里,烏江231公里等。算下來,全市擁有航道里程4000多公里,但即便如此,這些干支的輻射作用仍沒有全數開發出來。
以烏江為例,貴州的磷礦稀土由烏江入長江,順水而下的速度比走陸路快,而且費用更低。為開發這條水上通道,貴州在烏江上游修建了千噸級船閘。然而到武隆這一段,航道就變成了羊腸小溪,只能通過200多噸的船舶。
反觀密西西比河,干流和50多條支流通航總里程為2.59萬公里,海輪可直通距河口400公里的內河腹地,航運價值極高。
“這得益于美國政府的兩次強力介入!泵绹\輸物流協會執行總裁勞里·鄧翰解釋說,1879年根據國會法令成立的密西西比河委員會,啟動了河道整治計劃,開挖出多條運河與美國五大湖及其他水系相連,構成了巨大水運網。一戰期間,在美國聯邦政府倡議下,一條條新航線被開辟出來,貨運量翻了一番。至此,密西西比河上的石油產品、煤炭、鋼鐵等大宗商品運輸開始與日俱增。
她建議重慶,開發長江干支線航道,除了要加緊長江干線航道建設外,還要盡快對支流采取梯級渠化、拓寬航道等方式,盡快形成“一干兩支”航道網骨架.
同時利用三峽工程蓄水的條件,后續開發大寧河、梅溪河等其他支流航道。
癥狀四:航道條件、運力不足制約長江效益發揮
藥方:江海聯運
相比美國密西西比河,長江的通航里程、輻射范圍等并不處于劣勢,但為什么在內河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上卻落后一步?美國新奧爾良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加里·拉格朗日表示,這來源于密西西比河在江海聯運運力上的優勢,而也正是目前長江航運需要提升的“短板”。
加里·拉格朗日介紹,目前江海聯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江海中轉運輸,另一種是江海直達運輸,而密西西比河就是后者這種運輸方式。“相對于江海中轉運輸,江海直達減少了中轉換裝環節,不僅可以提升內河航運效率,內陸城市還可以借助便捷的水運通道,拉動優勢產業出口,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
目前,長江航運采用江海中轉運輸,除受限于航道條件外,加里·拉格朗日認為,運力不足也是制約長江航運升級的因素。他表示,在長江航道等級已經逐漸拓寬的前提下,要提升運力則需要在造船、碼頭等方面開展更廣泛的資本合作,同時研究開發江海聯運的新船型。
“比如在新奧爾良港,就包羅了大型拖船、駁船等各類運輸船型,為外貿企業提供了充足的運力!奔永铩だ窭嗜毡硎,目前長江干線水路運輸總量依然保持著世界內河第一地位,但今后龐大的水運需求增量,要求長江航運需要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高運力的運輸船型。而這除了要拓展航道通航條件外,更需要加快沿江港口專用基地建設和加快制定江海聯運發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