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西藏公路大發展 鄉鎮公路通達率達到100%

2010-11-15 14: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日前,新華社的一則消息給生活在墨脫的群眾又帶來了喜訊,大家紛紛奔走相告:正在緊張施工中的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建設已經完成85%以上。這意味著被稱為“大陸孤島”的墨脫縣將在“十一五”末結束不通公路的歷史,同時也將為全國所有縣通公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而作為自治區“十一五”規劃之一的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建設,更是見證了“十一五”期間西藏交通運輸事業的快速發展:交通建設預計完成投資260億元,為規劃投資總額的129.35%,超過了2005年以前55年的總投資,公路通車總里程從43717公里增加到5.8萬公里,等級以上公路從10905公里增加到32049.85公里,瀝青路面從3288公里增加到8194.5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從3.56公里提高到4.8公里,鄉鎮公路通達率從76.4%提高到100%…… 
  一組組數據表明,“十一五”期間,是西藏交通建設國家投資最多、發展速度最快、建設成就最突出的時期。“十一五”期間,西藏的交通運輸事業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 
   公路運輸條件明顯提升 
  “十一五”期間,西藏公路建設投資規模空前,公路技術等級明顯提升,公路運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道路運輸經濟十分活躍,為推進全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十一五”期間,自治區先后組織開展了青藏公路格拉段完善改建,分段實施了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中尼公路整治改建,五條國道路面黑色化率從37.28%提高到80%左右,其中青藏公路全線達到二級公路技術標準,川藏公路除通麥至105道班和102滑坡群兩段約27公里外均已實現路面黑色化,中尼公路全線路面黑色化、滇藏公路除珠角拉山段外實現路面黑色化,國道317線類烏齊以東路段和那曲至巴青段實現路面黑色化,新藏公路日土至拉孜段實現路面黑色化,全區7個地市全部通油路,73個縣中60個通油路,樟木和普蘭2個口岸和亞東邊貿通道實現通油路,國省干線公路整體技術等級明顯提高,行車安全性和舒適性得到保障,基本實現了快速化要求。 
  “十一五”期間,在國家有關部委和自治區財政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在大規模整治改建國道干線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公路管理養護經費的投入,使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水平和搶險保通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公路通暢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基本實現了無特大自然災害情況下全年通車,農村公路行車條件也得到明顯改善。 
   農村公路建設規模空前 
  農村公路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可缺少的要素。農村公路建設在農村教育、醫療保健、農牧業增收、商業流通、城鄉一體化建設、提高農牧民生活質量等方面都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十一五”以來,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進一步加快了農村公路建設步伐,共計安排農村公路建設項目781個,總投資45.7億元,解決了161個鄉鎮、1659個建制村的通公路問題,新建里程14740公里,農村公路里程迅速延伸,公路網覆蓋了所有鄉鎮和80%以上的建制村,100多萬農牧民告別了沿襲幾千年人背畜馱的原始運輸方式,積極融入到改革發展的時代潮流中來。同時,啟動農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261個鄉(鎮)通了柏油路,達到全區鄉鎮總數的38.3%。 
  農村公路建設的加快,不僅改善了農牧區的交通條件,而且促進了城鄉交流,增加了農牧民收入,有力地推動了西藏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在加快公路建設步伐、大力改善農牧民群眾出行條件的同時,各級交通部門積極組織開展農牧民施工技能培訓,通過項目合同等形式,明確落實群眾增收任務,要求項目建設單位積極吸納當地農牧民參與公路建設,5年間,農牧民群眾通過向公路建設項目投勞、出售自采材料、出租施工機具增加現金收入超過25億元。 
  農村公路的不斷延伸,為農牧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有力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旅游的開發、文化的進步和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農牧民群眾深切地感受到交通便利帶來的實惠。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甲瑪鄉村民拉巴提起家鄉通油路的事,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過去村里都是土路,因為路不好,有特色的旅游景點游客太少,心里真是窩火。2009年路修好了,游客來得很多,現在我們可以吃上旅游飯了,每年都能多收入一萬多元呢。” 
   群眾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5年前,要去一趟拉薩城里,還得走幾里路。現在不一樣了,中巴車站點走幾步就到了,每天往返的中巴車有十來趟,真是太方便了!”拉薩市堆龍德慶縣乃瓊鎮加木村村民達瓦高興地說。 
  “十一五”期間,在交通運輸部和自治區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積極爭取中央投資,合理使用運輸管理費,進一步加大了交通運輸樞紐工程和客貨場站建設,5年間建成二級客運站5個、三級客運站64個、鄉鎮五級客運站9個、農村客運停靠點210個。與此同時,為了切實解決農牧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2007年,自治區還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農牧民群眾經營道路運輸業。2010年,針對交通規費取消的實際情況進一步修改完善,保證了農牧區客運班車能夠“開得通、留得下、有利潤”。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區共開通鄉村客運班線84條,418個鄉鎮通客運班車,鄉鎮客運覆蓋率達到61.29%。 
  隨著公路里程的迅速延伸和行車條件的不斷改善,現在全區民用汽車已從5年前的6.8萬輛增加到20多萬輛,道路運輸業實現了快速增長。為此,自治區及時制定了《西藏自治區道路運輸條例》,為規范道路運輸市場提供了法規依據。相關部門強化市場準入管理,加大行政執法力度,整頓經營管理秩序,較好地規范和改善了客貨運市場,促進了道路運輸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積極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生產執法大檢查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加大打擊道路運輸違法行為,加大源頭監管力度;加強客運站管理,認真落實“三不進站,五不出站”規定,有效地消除了道路旅客運輸隱患;嚴把駕駛員從業資格關和車輛技術檢測關,建立了完備的車輛和從業人員檔案。實行車輛動態管理,嚴格落實沿途簽單制,有效地掌握了車輛的運行狀況。 
  “十一五”發展的輝煌篇章即將翻過,展望“十二五”,結合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需要,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萬公里,5條國道全部實現路面黑色化,實現縣縣通油路,60%以上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提升經濟干線的通暢水平,消除省道斷頭路,具備條件的建制村、農林場通公路,初步建成拉薩及各地區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完成8個貨運樞紐站、50個鄉鎮客運站和300個停靠點建設。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