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專家獻計舟山發展
2010-11-11 0: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天下午,舟山市有關部門組織參加今年2010中國舟山海洋經濟人才·科技·項目合作交流會的部分海外高層次人才舉行了一次座談會。會上,14位專家學者獻計獻策,從舟山如何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科學城,如何優化投資環境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楊鳴(美國華裔專家協會赴浙交流團團長) 這幾天走下來,發現舟山有很多良港,我認為物聯網在舟山極具發展潛力,利用物流網我們可以做到協調運作,坐在遠程控制臺上就能做很多事情,比如準確掌握供需信息、精確標明船只、車輛的準確位置和路線。
對投資商來講,舟山目前還不是很有名,沒來的人可能不會想到,來過的人可能很快會忘掉。在宣傳舟山上,舟山可以用網絡優勢、用三維動畫、電子圖形模擬強勢推介自己,可以嘗試利用網絡影視制作宣傳視頻到國外推廣。
舟山可以搞些展現舟山佛國仙島特色的文化景觀,進而深化文化產業。比如,吸引世界各地投資和企業名人,采用命名的方法開發小島。
王瓊(亞太創業投資北美協會會長) 美國很注重企業和教育的結合,有時候教授的課題不是腦子里想出來的,而是企業給他的,企業主會說,希望你們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教授能帶學生幫企業解決這個問題,那么企業就會贊助研究基金,教授也因此有錢請很多研究生協助自己。所以我認為,舟山要建設海洋科學城,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重要,早上我參觀了一家公司,那個董事長就很清晰的說了自己想要解決什么問題,希望得到幫助。
袁于民(海歸人士,嘉興博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千人計劃”引進人才) 政府怎樣幫助創業人才解決實際問題比簽約本身更重要,創業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政府要關心好引進各類人才。嘉興有個海創俱樂部,從海外回來的創業人員經常聚在一起進行交流。舟山如果也有這樣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在一起互相幫助,交流。政府和創業人才簽約只是第一步,還需要做好一站式服務、保姆式服務,最好能細化到諸如領軍人才辦公室等具體部門。只有真正讓創業人才得到實惠,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海外人才。
趙菁(美中新能源基金會董事長) 前幾年我去過江蘇常州參加招商引資活動,他們把我們海外人士的項目公開在廣告上,包括我們的照片、聯系方式、內容等,還召集了大批的民營企業老總來參加洽談會,進行有的放矢的對接,我們的一個水電項目有4個人來找我。舟山可以學習他們的做法,讓地方的民營企業和國營企業大批地涌入海外人才的會場上,讓他們跟我們對接。
陸獻平(德國經濟咨詢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德國,很多項目在申請政府科研基金時,必須先取得企業的部分資助,政府才會再給你其他部分的資金。舟山在建設海洋科學城的時候可以借鑒一下這個模式,政府給予科研資金資助的時候,要求對方和企業掛鉤,無論是研究課題,或者培養人才,因為如果科研和應用相掛鉤,研究人員自然會為企業著想,企業也愿意拿出這些錢參與課題。
海外人才分三種,第一種是80年代就去國外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有固定工作和生活,回國創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可以采用兼職的方法引進;第二種是剛從國外大學畢業的,這些人才可以比較方便的引進來,前提是專業對口;第三種是吸引退休的外籍專家,舟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性引進他們。
德國曾經是造船強國,現在由于產業轉移,很多船廠關閉或者賣掉,但是德國在動力系統、船舶設計、機件加工等方面還是世界領先。舟山可以和德國人嘗試聯合辦;蛘咿k科研機構引入他們的船舶技術。
20年前蘇州只是默默無聞的旅游小城,現在他們的招商引資總量連續五年排在全國第一。蘇州把緊鄰上海的優勢發揮出來才能有今天的成就,這和他們對自己的定位準確分不開。舟山要發展,首先要認清自己的海島特色,什么是海洋經濟,怎么樣做大做好這個文章。
徐靜波(日本亞洲通訊社社長) 在日本,物流業不只是普通概念上的送貨和搬運,很多物流業都是由三井物產等國際商社操作,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比如日本銷售的大蔥,是日本的種子到中國山東,委托那里的農民種植,然后委托煙臺的日資企業加工,再由三井商社的子公司運到日本,最后由商社下屬公司銷售。
長三角已經成為日本企業最大投資區域,到今年9月底,在中國有10738家日資企業,其中超過6000家在長三角。舟山的國際物流島設想對日本可能有吸引力,可以考慮加大向日本招商引資。比如,長三角大量物流都是從洋山港進去,但是那里沒有加工區,舟山有很好深水港,還有很大腹地用于做加工區,所以舟山可以做物流業配套。
國際物流島建設可以從原始的港口貿易、儲運向加工物流業發展,在成熟的狀況下,發展創新物流業,把制造業,加工業全部帶動起來。
另外,舟山應該做一個英語和日語的網絡信息平臺,把各類投資信息告訴給在國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