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電子商務城市 促進深圳經濟騰飛
2010-1-11 19: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和整合能夠實實在在幫助中小外貿企業解決訂單、成本和融資難題,對深圳對外貿易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突圍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1月7日下午在深圳召開的“2010深圳電子商務服務城市發展論壇”上,眾多來自政府職能部門,對外貿易和電子商務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的觀點。本次論壇主題為“B2B電子商務進化和深圳進出口貿易發展”, 由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深圳市投資商會和深圳市都會城市研究院聯合主辦,深圳市社會科學院城市營運研究中心提供專業支持。旨在促進深圳電子商務產業的創新和發展,為提升中小外貿企業進出口貿易運營效率,推動深圳對外外貿的全面復蘇和產業升級轉型,實現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深圳市一達通(ydt35.com)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強在論壇上談到:“深圳市要提升外貿出口進一步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深圳市要打造電子商務示范城市,這是所有深圳電子商務B2B的重大機遇,也是深圳市外貿發展的機遇。我們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把發展電子商務產業與發展對外貿易跨界結合起來共同推動,對待電子商務不能僅僅把它當一個產業類別來看待,應該把它同時也當作一個可以給眾多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的生產和服務工具來看。我們還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強力關注本土電子商務公司的發展。”
深圳發展電子商務優勢明顯
2009年9月12日,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的“國家創新能力建設和國家信息化試點”授牌表彰大會上,深圳成為全國首個電子商務示范市,深圳再次迎來發展新機遇。業內人士表示,深圳的電子商務應用前景相當廣闊,尤其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將為深圳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深圳被稱為互聯網創新之都,地處珠三角腹地,可以輻射到整個廣東的工業重鎮,包括中小企業密集的廣州、東莞、中山、佛山等珠三角地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繁榮的對外貿易,為深圳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了數量龐大的電子商務用戶群;與深圳一水之隔的香港,是著名的國際大都市,隨著深港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深圳的戰略地位也將大幅提高;再者,深圳市政府在扶持電子商務的政策層面上也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在成為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批準建設的國家首個電子商務示范市之后,深圳出臺了《深圳互聯網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未來5年內將安排35億元專項資金扶持互聯網產業,深圳的電子商務企業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深圳自身整體經濟實力和產業發展水平在國內居于領先地位,中小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各大城市之首。深圳還是國內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地區,據調查,目前深圳每百戶擁有計算機110臺,互聯網人口普及率達到60%,家庭寬帶普及率超過65%,人口密集區無線網絡覆蓋率達100%。深圳擁有全國最多的電子商務網站,有著很強的競爭力,其中有中國互聯網“巨無霸”騰訊,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下載門戶迅雷,其他還有拍拍網、芒果網、A8音樂等一大批具有業內領先水平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電子商務管理處副處長馮念文指出,對外貿易是無時無刻發生、無數企業參與、無數商品涉及的一件事務,高度市場化和商業化,據統計,100億美元的外貿就涉及1萬家企業、10萬次進出口、50萬個各類通關/金融/物流環節的處理工作,政府要支持對外貿易需要依靠社會化、商業化的中介機構來建立類公共服務平臺,具體為外貿企業服務。通過互聯網手段,電子商務可將資訊、通關、物流、金融、信用認證整個進出口供應鏈集中到一個平臺來集中為外貿企業提供服務。
深圳曾是國內互聯網企業的誕生地和聚集地,2000年以前,60%的國內互聯網企業注冊地在深圳,這讓深圳在發展電子商務方面擁有了優越的硬件設施、技術人才、經濟基礎等資源,在金融支付、物流配送等電子商務需要的配套方面也都有著先天優勢。
但是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深圳傳統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水平和操作水平就有待提高,很多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建立網站層面,不知道推廣的最重要性。在深圳數量最多的中小企業當中,有近6成企業還未建立自己的網站,利用互聯網進行交易的占企業總數的一成,絕大部分企業網站僅限于宣傳企業形象,產品展示和信息查詢。此外,深圳的電子商務企業之間缺乏聯系與溝通,各自為政,無法更好的發揮行業優勢,造成了“孤軍奮戰”的不利局面。但這種情況即將發生變化,就在今日,深圳市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等一批長期致力于為外貿企業和城市外貿經濟提供多層次服務,并在模式上全國領先的新型電子商務企業在當日宣布聯合成立深圳市對外電子商務協會對外貿易工作委員會,并向全市電子商務企業和中小外貿企業發出倡議,共同聯手發展、抱團服務,以期通過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更好地發揮行業優勢,服務中小企業,推動深圳的外貿經濟發展。
產業升級電子商務至關重要
深圳是外貿出口大市,外貿依存度極高,在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下,深圳外貿出口遭遇嚴重沖擊,據深圳海關統計,2009年1-11月,深圳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380.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8%。中小外貿企業生存態勢然嚴峻,產業升級刻不容緩。
與會專家認為,中小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嚴重危機不完全是因為金融危機而導致的國外訂單減少等單一顯性原因,外貿交易條件惡化所更是重要的隱形原因。在通過對外貿市場的研究后發現,在去年深圳中小企業外貿業務訂單流失的原因中30%是需求下降導致,也就是剛性需求減少,而70%左右是由于交易條件惡化導致。主要表現為,付款條件惡化(從原來的預付到開信用證、甚至貨到付款)、價格下降、交貨條件惡化(從原來一個月一次2個集裝箱,到每周半個集裝箱)等。中小外貿企業進出口因為專業和規模的核心問題,應對能力低下,銀行不給信用證貸款無法滿足買家付款條件,物流、金融、通關成本高無法降低出口價格,物流管理能力差無法高頻率的交貨等,從而大量的丟失訂單。
深圳外貿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新型的、多功能電子商務平臺對促進深圳國際貿易發展必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魏強認為,通過模式創新,將資訊、進出口服務和第三方認證整合起來的多功能電子商務平臺能夠解決企業出口成本高、融資難等問題。因為介入了交易環節,多功能電子商務平臺能夠集約物流、金融、通關等各方資源,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通關時間和融資風險。“通過平臺做進出口的企業,可以節約30%以上的成本。”魏強還介紹說,基于海關的真實數據,使用平臺的客戶還可獲得金融部門無擔保、無抵押的融資貸款。在金融危機下,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2009年兩個數據非常醒目,一最近一年的客戶數量增長是過去5年的總和,二是一達通平臺客戶在本次金融危機中訂單的下降量平均為15%, 遠遠低于社會平均下降50%的規模。顯示了多功能電子商務平臺服務深圳中小外貿企業的價值和作用。
“我們將致力于推動深圳本土外貿電子商務企業聯合起來,進行功能和功能的互補整合,打造一個外貿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為深圳外貿企業排憂解難!”深圳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郝建強說。
深圳市電子商務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尤其是結合深圳外貿經濟基礎而先行發展的一批新型外貿電子商務B2B已經進入國內行業的領先陣容。如一達通公司、伊果有限公司、深圳市莫斯特網絡科技公司、展之都超電子商務公司等。同時,深圳的新型電子商務B2B公司在自身模式創新和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已經成為推動深圳市外貿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型服務工具。如一達通全程外貿電子商務模式通過高效整合外貿流程,使中小企業的整個貿易活動包括資訊、交易、結算、融資、退稅、信用認證等等都能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該企業在2009年逆勢上揚,年經營總額達到近30億人民幣,相比2008年翻了三番,成為全國領軍性的外貿電子商務公司之一。伊果和莫斯特亦已經成為我國和東歐、俄羅斯等原獨聯體國家發生對外貿易的重要電子商務平臺之一。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城市營運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認為,深圳的新型外貿電子B2B正在引領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深圳外貿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做大做強,除了可以直接提高中小企業外貿效能和降低中小企業外貿成本外,還能對城市外貿經濟產生很強的類公共平臺效應。既能有效集合和滿足中小企業外貿業務的核心需求,還可以因為信息化平臺的客觀性幫助政府了解企業外貿事務的真實狀況。同時因為外貿電子B2B不限口岸、不限地區、不限企業行業的特點還能強化對深圳以外的城市和地區的服務輻射能力,為深圳可以招攬更多的規模化外貿出口業務,為城市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