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縣鄉公路全部搶通
2010-1-11 11: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核心提示
去年入冬以來,新疆阿勒泰地區先后遭受3次嚴重雪災,給當地農牧業生產、道路交通運輸以及各族群眾生活造成較大影響。面對40年不遇的風雪災害,各族干部群眾積極采取抗災救災措施,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
一個月遭受3次嚴重雪災,阿勒泰山系后山一帶積雪厚度達180厘米以上
據新疆阿勒泰地區民政局、畜牧局1月9日報告:去年12月6日至9日、21日至22日、今年1月4日至8日,阿勒泰地區先后遭受3次嚴重雪災。
降雪造成大部分冬牧場積雪厚度25厘米左右,阿勒泰山系后山一帶積雪厚度達180厘米以上。與此同時,上述地區出現4—5級西北風,風口風力8—9級。
截至1月9日,雪災已造成全地區28.02萬人受災;因雪崩死亡1人,緊急轉移5364人;受災牲畜186.85萬頭(只);直接經濟損失12155萬元。
有鏟車、貨車的單位,必須到救災一線疏通道路
連續出現的強降雪天氣,給當地農牧業生產、道路交通運輸以及各族群眾生活造成較大影響。
布爾津縣是喀納斯景區所在縣。
1月3日,參加喀納斯冰雪風情旅游節的游客們在返回途中被困,近30輛客車受阻。
布爾津公路段接到救急電話后,迅速出動了兩臺大型除雪車緊急救援,用了兩個多小時,將30多公里的受阻路段積雪全部清理干凈。
6日上午開始,阿勒泰地區遭遇罕見強降雪天氣。至8日,全地區各縣市平均積雪厚度近半米,富蘊等縣甚至超過80厘米。
由于積雪阻塞交通,當地7個縣市通往各鄉鎮和村莊的公路全面癱瘓,所有客運、出租車全部停運。
為保障交通暢通,當地交通部門調集所有清雪機械,緊急清理疏通被積雪覆蓋的公路,累計出動清雪機械956臺(輛)次、投入人力1400余人次,并投灑融雪劑720余噸,全力疏通交通干線和牧區道路。
富蘊縣委、縣政府要求,擁有鏟車、貨車的單位,都必須到抗災救災一線疏通道路,確保牧民和牲畜不受凍、不挨餓。
吉木乃縣300多名機關干部堅持在一線,全力以赴,疏通道路。
8日上午,216、217國道全部疏通。11時整,阿勒泰地區客運站向烏魯木齊發出了首輛白天班車。隨后也開通了全地區各縣(市)班車。
截至9日下午,阿勒泰地區所有縣鄉公路已全部恢復通行。
零下30攝氏度,托斯特邊防派出所5個半小時的救援
危難時刻,總是有子弟兵的身影。
1月5日9時許,阿勒泰地區公安邊防支隊托斯特邊防派出所值班干部接到電話報案稱:位于吉木乃縣托斯特鄉塔斯特村村路口處,一輛大型貨車翻倒在路基下,車上的貨物全部散落,人員傷亡情況不明。
接警后,派出所立即出動警力,及時聯系鄉衛生院醫生,迅速趕赴現場。
原來,由于近日吉木乃縣出現今年以來的最大降雪,路滑結冰,能見度低,一輛由烏魯木齊開往吉木乃口岸的大型貨車不慎翻倒。
到達現場后,鑒于風雪未停、路面積雪未消,救援工作困難大等實際情況,托斯特邊防派出所及時協調托斯特鄉政府以及吉木乃口岸貨場,迅速組成了16人救援組以及1輛救援貨車,趕往事發地點。
派出所官兵和救援小組不畏天氣惡劣,冒著風雪和零下近30攝氏度的低溫,經過近5個半小時的不懈努力,順利將647件價值100多萬元的各類出口皮鞋全部搬到了救援車上。
同時,派出所官兵還及時派人妥善安置車上的3人,并為受困人員準備了泡好的方便面、火腿等食品。
貨主胥未女士激動地說:“再大的困難,我們也不害怕。因為每到危難之時,子弟兵就會及時出現,見到你們,就像見到親人一樣。沒有你們的幫助,后果真不敢想。”
據不完全統計,當地有2000多名干部戰士奮戰在救災一線,疏通道路、運送救援物資、慰問群眾。
民政、畜牧等部門全力保障群眾生活、御寒和牲畜草料
災情就是動員令。
面對嚴峻的災情,阿勒泰地委、行署采取果斷措施,動員和組織全地區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開展抗災救災工作。
地區共組織各級干部1317人,獸醫602人,派出18個防災救災督查組,深入牧業生產一線。同時,投入抗災保畜資金1743萬元,調運飼料1306噸,飼草3441噸,全力保障牲畜安全越冬。
青河縣的降雪量最大,當地畜牧業和農業生產遭受嚴重災害。
面對災害,縣政府迅速組織民政、畜牧等相關部門運送燃煤、面粉、大米,發放棉被、棉衣等御寒衣物,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到受災現場指導農牧民抗災救災,營救被大雪圍困的群眾。
縣委要求打破鄉村界線,有草料的村要接濟無草料的村,每個村要有一名副科級干部蹲點指揮抗災救災,走訪慰問困難家庭,指導群眾對牲畜進行均衡補飼草料。
在這場與大風雪的搏斗中,新疆人民讓愛在嚴冬里升溫,人們感受到了和諧社會的脈脈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