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個月太原鐵路局累計完成煤炭運輸突破3億噸
2010-10-9 19:2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月8日,從太原鐵路局傳來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今年前9個月,太原鐵路局累計完成煤炭運輸突破3億噸。較之去年同期,同比增運5470.2萬噸,增幅達22.3%,其比重也占到了全局貨運總量的80%。
作為全國18個鐵路局中貨運量最大、重載技術最先 -
進、運輸收入最高的鐵路局,太原鐵路局輻射山西行政區劃的4/5和北京、天津、河北、陜西、內蒙古的部分地區,承擔著全國26個省市區、15個國家和地區工業、民用的煤炭供應以及華北等5大電網、秦皇島等8大港口、鞍鋼等16大鋼鐵企業的煤炭運輸以及外貿出口物資運輸任務,在山西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居于骨干地位。
3億噸煤對山西意味著什么?
3億噸煤炭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我們這樣來看:如果將3億噸煤炭裝滿我國鐵路載重量最大的C80貨車,車輛連掛起來的累計長度比地球赤道半徑還要長5965公里。3億噸煤炭,可以為國家生產鋼鐵1.76億噸,生產化肥2億噸。3億噸煤炭,相當于全國3億城市居民1年的生活用電所需的煤炭,可供全國主要電廠發電耗煤178天。
那么,3億噸煤對于山西意味著什么?
山西的優勢在煤,山西的潛力和希望也在煤。煤炭行業是山西國民經濟的命脈所在。長期以來,我省的煤炭產量一直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30%左右,而凈出省銷量卻占全國的70%以上,其中鐵路運輸又占其總出省銷量的73%,山西煤炭工業的收益占到了全省可用財力的50%。今年以來,山西煤炭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093.4億元,同比增長32.8%,超過全省工業增速2.4個百分點,約拉動全省工業增長18.1個百分點。全行業實現利潤367.61億元,同比增長83.82%,占全省工業利潤總額的89.61%,在全省轉型發展中發揮了示范作用。而在這一組閃亮的數字背后,與太原鐵路局加大運能、為山西外運煤全力提供保障分不開。
太原鐵路局以服務國民經濟和山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己任,把鐵路建設發展融入全國、全省的發展大局,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從講政治、講大局、講責任的高度出發,以堅韌不拔的干勁和敢打敢拼的精神,優化運力資源、挖掘運輸潛力、提高運輸效率,為山西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正是有了這樣的認知和努力,太原鐵路局才創造出了9個月運送3億噸煤炭的新高!
“四個標志”:山西鐵路外運煤創新高的支撐點
3億噸,山西鐵路外運煤新高的實現基礎,靠的是太原鐵路局布下的一盤“好局”。
用太原鐵路局局長楊紹清的話來概括,就是“四個標志”。
以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的扎實開展為標志,太原鐵路局安全管理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該局提出貫穿一條主線——高標從嚴的主線;做到三個堅持——堅持“安全第一”、堅持“兼顧效率”、堅持 “科學管理”;抓實六個方面——抓管理、抓干部、抓重點、抓具體、抓落實、抓考核的工作思路,引導全局干部職工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真正從規律把握上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著力構建人人有責任、人人保安全的工作格局。通過抓具體、具體抓,太原鐵路局在安全大檢查期間共解決問題70214件。對查找出的53個重點難點問題,由局領導親自牽頭組織整改,使久拖不決的問題得到有效根治,安全管理基礎進一步夯實,安全管理思路進一步拓展,安全駕馭能力進一步提升。
以優質高效的大秦、侯月、北同蒲線集中修為標志,太原鐵路局施工安全管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為了快速提升設備基礎質量,全面完成全年運輸任務、特別是實現大秦線4億噸運輸目標,太原鐵路局相繼對大秦、侯月、北同蒲、京包等線進行了以工務、電務、供電設備集中修施工為主,擴能改造施工相結合的綜合施工。大秦集中修施工在28個天窗點內完成了35個天窗點的工作量,較部定方案壓縮了7天。施工期間,大秦線運輸任務最高日達到100.1萬噸,日均完成96.4萬噸,較計劃超運1.4萬噸,較去年施工期間日均同比增運19萬噸,創造了新的記錄。
以大秦鐵路運輸任務的補欠超運為標志,太原鐵路局重載安全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該局先后重新梳理了大秦線2萬噸重載列車行車安全關鍵項目和控制點,加大“點對點”2萬噸列車開行組織力度,嚴密制定了各種安全防范措施,有效提升了大秦線安全高效的運輸能力。截至9月30日,大秦線運量累計完成3.05億噸,同比增運6648.2萬噸,增幅達27.9%,為今年全面完成4億噸運輸任務和目標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以搶運“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獲救患者等重點任務的圓滿完成為標志,太原鐵路局安全應急處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今年4月5日,為使王家嶺獲救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醫治,救援指揮部決定通過鐵路將60名獲救人員轉運至太原。太原鐵路局僅用4小時就編組完成了由6節臥鋪、1節餐車、1節發電車組成“救”字號專列;僅用4小時46分就完成了獲救人員從河津到太原的近400公里的接力轉運,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質量完成了轉運任務,為續寫生命奇跡做出了貢獻,受到鐵道部、衛生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一高十抓”:實現運輸安全目標“未有窮期”
成績面前,太原鐵路局沒有自滿,沒有懈怠。在客觀冷靜地分析了當前全局安全工作的整體形勢,特別是仍然存在的安全問題,提出了下半年全局安全管理的總體思路:以“高標準、講科學、不懈怠”為指導,落實好“一高十抓”,確保全年運輸安全目標實現。一高,即:提高工作標準。十抓,即:抓干部能力和作風、抓具體、抓關鍵、抓過程、抓落實、抓考核、抓安全投入、抓設備質量、抓職工培訓教育、抓 《安全問題通知書》發放質量和閉環管理。
“提高工作標準”是太原鐵路局安全管理的總體要求,也是該局 “高標準、講科學、不懈怠”的具體體現。楊紹清介紹說:它既是安全管理的出發點,也是安全管理的落腳點。所謂出發點,就是要將“高標準”作為鮮明導向和發展戰略,一切工作高定位、高起點,消除安全管理、設備質量、現場作業、干部作風、隊伍素質等方面存在的想當然、差不多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干部職工在精、細、實上下工夫,不斷創造一流。所謂落腳點,就是要將這種戰略思維和戰略定位細化為具體的工作要求和質量標準,真正將“高標準”落實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努力實現干部管理“零漏洞”,職工作業“零違章”,設備質量“零缺陷、零誤差、零故障”的“五零”目標。
“十抓”絕不是形式與口號的集成,而是在不斷的探索、總結與提高中凝結而成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以“抓干部能力和作風”為例,太原鐵路局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干部轉變作風的“十個標志”,提出了從八個方面考察評價干部等一系列要求。楊紹清介紹說,之所以如此集中、反復地給各級干部提要求,就是因為我們看到干部作風中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甚至有一些是“頑癥”,如果放任自流,將危及到運輸安全,甚至影響路局建設發展。所以,提出高標準的核心就要引導大家撲下身子、真抓實干、親歷親為、狠抓落實。
安全大于天,只有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挖掘運能潛力。在太原鐵路局真抓實干中,3億噸,這一山西外運煤量的新高,相信不久就會成為歷史!太原鐵路局又在向新的、更高的高度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