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珠江干線船型標準化漸行漸近

2010-10-9 12: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今年5月交通運輸部推進船型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上提出,力爭通過10年努力,形成以“安全、環保、經濟、美觀”標準船型為主體的內河船隊,全面實現內河船型標準化、系列化和現代化,使我國內河船舶的安全、技術、環保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推進珠江干線船型標準化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著手向實施階段推進。    當前,交通運輸部把加快內河航運建設作為轉變發展方式、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措施。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省區,紛紛加強內河航運建設。今年8月2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推進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工作。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并對加快高等級航道網建設、船舶運力結構調整、淘汰老舊船舶等作出部署,珠江水運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珠江船舶發展呈大型化趨勢 
  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四部分組成,地跨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六省(區)及越南部分地區,總流域面積45.4萬平方公里,總通航里程1.55萬公里,占全國的12.6%,其中高等級航道3253公里,占全國的17%,在《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中占有重要的“一橫、一網、三線”(一橫:西江航運干線,一網:珠江三角洲航道網,三線:紅水河、右江和柳黔江)和佛山、肇慶、梧州、貴港、南寧5個主要港口。 
  近10年來,珠江水系貨運量年均增長6.8%;2009年,珠江水系貨運量3.6億噸,約占流域綜合交通運輸量的11%;港口集裝箱吞吐量620萬TEU,占全國內河港口的54%,西江干線長洲水利樞紐過壩運量3600多萬噸,相當于長江三峽船閘的2/3。珠江水系內河航運已成為流域社會經濟和外貿發展的重要支撐。 
  據統計,截至2009年7月,珠江干線100載重噸以上的各類運輸船舶共1.36萬艘,近700萬載重噸,510萬總噸,主機功率254萬千瓦。其中干散貨船運力占47%,自卸砂船占24%,集裝箱船占23%,液貨船占5.5%,F有船舶平均噸位512載重噸,其中集裝箱船1111噸,自卸砂船826噸,液貨船594噸,干散貨船348噸。
  珠江干線船舶平均船齡13.4年,其中西江干線12.3年,珠三角14.3年;廣東籍14.5年,廣西籍11年。總體來看,“九五”和“十五”期間是珠江兩個造船高峰,運力大量投入。 
  “珠江干線貨運船舶船型主尺度系列”(JT/T559—2004,該系列于2004年6月3日發布,2004年9月1日實施,以下簡稱“04標準”)頒布后,珠江流域共興建船舶2759艘、306萬載重噸,分別占珠江干線運輸船舶總數的24.8%和46.3%;新造船舶平均載重噸由“04標準”前424噸,上升到“04標準”后的1109噸,船舶呈向大型化發展趨勢!敖甏罅啃略旄缮⒇洿图b箱船投入使用,對改善干線船齡結構起到了積極作用!敝榻絼展芾砭挚萍继庁撠熑私榻B道。 
 珠江干線船型標準化漸行漸近    對照“04標準”,目前珠江干線100噸以上現有船舶主尺度滿足相對偏差5%—10%的,占全部船舶的20%—50%,其中西江航運干線為20%—40%,珠江三角洲為30%—50%。 
  珠江干線現有300載重噸以下船舶8000多艘,占珠江船舶總數的59.4%,而運力只有150萬噸,僅占21.6%。水泥船2400多艘,占船舶總艘數的18.7%。水泥船平均噸位140噸,平均船齡17年。 
  為落實全國內河船型標準化發展綱要,據測算,100載重噸以上、需提前淘汰的老舊貨船6400余艘,150多萬噸,其中除水泥船外、非標準液貨危險品船近40萬噸,300總噸以下其他船舶72萬噸。需要政府補貼資金20億元。
  “近年來,珠江水系船舶發展呈大型化趨勢,但流域內船閘利用率卻在下降,特別是西江桂平、長洲船閘閘室空置面積加大,常常出現1/3閘室空置、閘室船舶斜向靠泊等情況。”珠江航務管理局科技處負責人分析主要原因,除天然來水減少外,與船舶船型標準化率較低,型寬達到和超過12米的大型船舶的急劇增長,完全無視船閘標準閘室寬度23米、34米的剛性制約有關。 
  聯動機制推進船型標準化 
  按照交通運輸部加快珠江干線船型標準化研究和推進實施的精神,珠江航務管理局近兩年來會同沿江省區交通主管部門研究、協調,不斷推進珠江干線船型標準化工作,印發了推進工作方案,形成了組織研究工作機制。 
  “在部水運局、科技司等有關司局的支持下,獲得交通運輸部立項的西部項目《西江航運干線運輸船型標準研究》和科技項目《珠江干線現有船型標準化認定研究》已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西江航運干線貨運船舶船型主尺度系列標準(草案)和推進船型標準化實施綱要(草案);提出了老舊船舶淘汰、實施新標準和鼓勵措施的意見。”科技處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珠航局年內將繼續落實交通運輸部推進船型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的部署,在部水運局的協調下,具體組織做好珠江干線的船型標準化實施工作。協調形成水系行業主管部門聯動工作機制,綜合利用技術、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推進干線船型標準化。 
  目前,沿江省區交通運輸廳(港航局)、海事和船檢機構已達成以下基本共識:要對西江干線跨省運輸貨運船舶主尺度進行規范,標準強制執行,西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船型標準化工作以引導為主;利用經濟手段,促進老舊落后船舶加快退出市場;推廣建造1000-2000噸級集裝箱示范船型技術方案。
  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不間斷努力,逐步推進。珠航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珠航局將著手推進西江干線貨運船舶船型主尺度系列標準制訂和頒布,以集裝箱示范船型研發為先導,逐年申報研發其他種類船舶的示范船型,積極協調,爭取到2015年,實現西江航運干線新造集裝箱船船型標準化、貨運船舶按主尺度規范建造;爭取到2020年,實現西江航運干線新造貨運船舶船型標準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