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航局傾力打造長江“水上高速通道”
2010-10-8 19: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10月1日起,在長江干線下游安慶至蕪湖段和上游豐都至涪陵段共計206公里航道航行的船舶,須各自靠右航行。這是長江干線實施的第六次航路改革,是交通運輸部為打造“暢通、高效、平安、綠色”長江航運的又一重大舉措,也是長江航務管理局服務港航企業,實施“春暖行動”的重要內容,是該局2010年惠民、便民、利民的10件實事之一。
據了解,在長江航務管理局的統一部署下,長江航道、長江海事部門在2003年至2009年間,先后5次分別對長江南京至瀏河口、南京至蕪湖、三峽大壩至豐都段實施了航路改革航道配套設施建設,極大地優化了航道條件,規范了航行秩序,提高了航運安全系數。此次實施航路改革的兩段分別位于長江安徽段和上游的三峽庫區。至此,長江干線“水上高速通道”延伸為1120公里,接近通航總里程的一半。
據權威機構測算,在南京至瀏河口段實施航路改革后,海損事故同比減少31.5%,碰撞事故同比減少39.6%。由于通航條件的改善,長江江蘇段日斷面船舶流量迅速突破3000艘次,夜間船舶流量占船舶總流量的45%,實際影響和拉動GDP增長540億元。三峽庫區實施船舶定線制后,庫區水域發生的船舶碰撞事故數、死亡人數、沉船數呈明顯下降趨勢,2008年豐都以下河段全年發生碰撞事故與實施航路改革前相比下降了80%。三峽庫區航路改革實際拉動三峽庫區沿江地帶GDP達到65億元。航路改革和船舶定線制的施行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在此次航路改革過程中,長江航道部門科學施工,合理安排工程進度和調度船艇、人員,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進行。在浮標的定位、拋設過程中,運用先進的GPS和DGPS衛星定位系統進行航標定位,確保了標位的準確。工程建設后,重新配布和建設了大型航標、配備了先進的燈器,進一步提高了航道基礎設施的科技含量和航道管理水平。長江海事局為確保此次兩段航路改革船舶定線制規定的順利實施,組織編寫了相應讀本,圍繞船舶定線制基本理論,對原規定的修改說明,新規定的理解要點,重點水域安全注意事項,常見內河交通安全標志等內容進行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