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交通圈縮短 鐵路帶來新一輪“臺州機遇”
2010-10-29 12: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過去的5年,對臺州來說,很多場景像電影一樣夢幻。臺州人做了一百年的鐵路夢,在2009年9月28日那天實現了。一年多來,鐵路正悄悄改變著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軌跡……在“十一五”進入掃尾的時候,人們發現,城市在高鐵的帶動下,跨越了一個時空。
長三角三小時交通圈形成
下一站:臺州
臺州北有以開放、文明著稱的寧波,南有喜歡張揚而高調的溫州,西面有大雷山、天臺山、括蒼山、雁蕩山等大山,與金華、紹興等市相隔群山,而東面,則是茫茫的東海。所以臺州在歷史上幾乎不被人所熟識。即使在今天,許多中國人還不太知道東海之濱有個臺州。
2009年9月,當甬臺溫高鐵開通,月臺上出現臺州站名,令很多人恍然領悟。原來這就是臺州:
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誕生地;居民消費水平曾居長三角16個城市之首;城鎮居民轎車擁有量曾全國第一;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十大產業中有74個工業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這些響當當的金字招牌,當火車停留在臺州站時,令人一一聯系起來。
“是的,臺州有了火車!”作為浙江陸地上最后一個通鐵路的地級市,臺州人對于甬臺溫鐵路的期待,自然比寧波人和溫州人更熱切。因為它打開了一扇門,那是一扇穿越時空的門。
人們會突然發現,長三角交通圈縮短了。每小時250公里的列車運行速度,意味著坐火車從溫州到寧波,不到2個小時,比汽車的速度提高一倍多。
事實上,從臺州出發,無論是去寧波,或者到溫州,都不到1個小時。對于有些市民來說,早上到寧波或溫州購物,下午回來,甚至下班后去那里吃晚飯,吃了飯再打道回府,都將變成現實。
今年10月26日,連接上海、杭州兩大城市的滬杭高鐵正式開通,臺州市民到上海將更加便捷。
記者從鐵路部門獲悉,今后市民從臺州乘動車到上海,最快3小時35分鐘可到達。長三角三小時交通圈成為現實。
據鐵路部門預計,如今臺州市民走出的人次越來越多。在公路、水上運輸量并未減少的情況下,光去年春運期間,臺州站的旅客發送量就達到10.7萬人次,加上溫嶺站、臨海站和三門縣站,預計有近40萬人次。
突破區域經濟格局矛盾
大物流的時代到來
鐵路時代的來臨,不僅改變了臺州的交通格局,對臺州區域經濟格局也產生深遠影響。5年來,圍著高鐵大動脈,臺州水路、陸路不斷突破。
以城區路橋為例,多年來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城中城。五金城、小商品城、日用品城、汽摩配城等,數之不盡。當商城正在為發展空間煩惱之際,鐵路卻突然給了她一個拓展空間。
“甬臺溫鐵路的建成,有望徹底改變我市物流業的傳統形象,并給這一行業貼上真正的現代化‘標簽’!备呓ㄏ,市發改委經貿流通處處長、全市物流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對于后高鐵時代的臺州充滿信心。其中物流就將盤活一個城市擁擠的經濟負荷。
高鐵時代的來臨,臺州路橋也將建成一個巨大的物流園區。物流園區以鐵路貨運站為核心,從南到北有序排列著:占地200畝的糧食物流中心、占地300畝的臺州市國際物流中心、占地515.6畝的公鐵聯運中心、占地800畝的公路貨運中心、占地1000畝的鋼材和塑料大型倉儲物流中心。
路橋區商貿辦副主任王怡云分析說,臺州經濟長期依賴公路和水路運輸!百Y源進、產品出”
的經濟結構下,臺州每年都有大宗原材料如塑料、鋼材等為主的原料輸入。但是由于公路、水路的規模低、散,運輸成本居高不下。而鐵路以運距長、運價低和相對于水運的快速優勢,將改變臺州目前的運輸結構,并進一步擴大臺州輸入和輸出物資的市場范圍。通過鐵路的“無縫對接”,他預計,“運輸成本可降低三分之一”。
據統計,2008年,路橋貨運量為2123萬噸,其中公路貨運量1398萬噸,假如有1/2的量轉為鐵路運輸,節約下來的物流成本是相當可觀的。
經歷國際金融危機的磨難,臺州民營經濟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以路橋為例,2009年上半年該區生產總值增速低于全國1.7個百分點,低于浙江省0.9個百分點!斑\營的甬臺溫鐵路投入和運行的臺州鐵路貨運場站,將為路橋區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難得的機遇!甭窐騾^委書記鄭米良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沿海開發戰略號角吹響
走進兩大經濟圈
鐵路輻射波也帶來了新一輪“臺州機遇”。
從地形上看,臺州很像擠壓在周圍群雄中間的一把太師椅,三面高,中間低,只有向著大海一面敞開。臺州作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圈16個成員之一,具有豐富的港口資源,但是長期以來海洋資源未被激活。
長期以來,制約臺州港口開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制約因素是集疏運條件滯后,特別是沒有鐵路與內陸連接,嚴重影響了港口經濟的成長。
在這5年,伴隨著高鐵的規劃與建設,臺州的港口開發也迎來一個春天。興建甬臺溫鐵路,與全國鐵路聯網,增強包括大麥嶼港區在內的臺州港向浙西南和皖、贛、湘、鄂、川等地的輻射能力,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吉利集團副總裁顧偉明深有體會,這一年來臺州城市的變化,讓吉利車走得更遠。伴隨著高鐵和大麥嶼物流業的發展,吉利車不但輻射整個長三角,還遠銷臺灣。顧偉明認為,未來,臺州將與“長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緊密地連接起來,串起這兩大經濟圈。
在武俠小說中,打通“任督二脈”就意味著脫胎換骨,武功突飛猛進。顧偉明認為臺州火車的開通對企業未來發展意味著打通了市場“任督二脈”。
臺州市港航管理局港口處唐處長認為,鐵路將使沿海產業帶和沿江發展軸的聯系更為緊密,通過“北接長三角經濟圈、南聯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引寶島臺灣、西進中西部經濟帶”,實現沿海產業帶與甬臺溫鐵路經濟帶互動,沿江發展軸與金臺鐵路經濟帶互動,融入長三角、對接海西區、攜手臺灣島。在此基礎上,市委三屆十二次全會也提出,要建設現代產業集群,充分發揮龍頭骨干企業的作用,加快把20個百億塊狀經濟提升為現代產業集群。
今天的臺州,擁有港口、機場、104國道、沿海高速公路、甬臺溫鐵路,初步建立起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諸永高速臺州段、臺金高速東延段……臺州對外公路交通四大口子,至杭州、寧波、溫州、麗水、金華均已由高速公路貫通。臺州至省城杭州已進入3小時公路交通圈,大大縮短了與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的距離。一港六區的港口新格局,實現港口與產業的互動。臺州正成為各路財團投資的熱土、各方人才創業的樂園。從這5年間的變化中,我們可以預見未來一個繁榮景象:公路、鐵路、港口聯運,貨物裝卸、配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