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稅收政策調整彰顯中國經濟轉型特點
2010-10-29 1: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財政部等四部委表示,對符合規定的國內企業為生產國家支持發展的大型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設備、應急柴油發電機組、機場行李自動分揀系統、重型模鍛液壓機而確有必要進口部分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上述進口稅收政策調整自2010年6月1日起實施。
從上述政策表述來看,雖然是一個個案,但卻是整個“十二五”規劃的組成部分,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具體體現,外貿政策也是為經濟轉型服務。在我們看來,中國今后的相關稅收政策會表現出兩個傾向:“技術引進傾向”和“自主創新傾向”。凡是有利于技術引進,有利于促進自主創新的進口,都會受到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關照。除此之外,尚需注意的是,該政策中“國內企業”可能不僅僅是國企或民企,也會包括在中國注冊的外資法人企業。今年以來,在華外資紛紛抱怨中國政府對外資態度的轉變,認為中國在自主創新政策、政府采購政策方面已經產生越來越多的歧視,但我們早已指出,對于這些變化,要一分為二來看,一方面中國對外資仍然是呈歡迎態度的,另一方面也確實已經走過了改革開放以來利用超國民待遇吸引外資的階段。今后隨著經濟轉型的持續開展,逐步拉平內外資待遇是大勢所趨,用自主創新政策改變發展模式也是既定國策,不會輕易變化。但對于外資來說,調整自身經營結構和策略,充分適應、利用中國政府的相關政策是唯一出路,抱怨是沒有用的,比如這次進口稅收政策的變化就是值得外資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