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政策創新引來財源“活水”

2010-10-28 13: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素有“東方太陽城”的山東省日照市,建市21年來經濟社會成長迅速,正快速從一個默默無名的濱海小城向現代化海濱城市邁進。
2009年,全市GDP達到861.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三位;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5.05%,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86.35%,列全省第二位。
而在2005年,全市GDP還只是426.5億元,人均財政收入為524元,按財政供養人口的人均財政支出為3.23萬元,分別居全省第14位和第13位。
短短幾年,數字見證著日照市的巨大變化。今年7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在全球經濟增長率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日照市名列第8位。
“近年來,日照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發展財源經濟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專門制定出臺了系列扶持激勵政策,并設立了財源建設專項資金,2006年—2009年累計投入專項資金3億元用于培育財源經濟,包括對重點企業的技術改造、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企業上市給予重點扶持,對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創新、節能減排項目給予財政資助,著力構建基礎穩固、結構優化、持續增長的地方新型財源體系,實現了經濟增長和財政增收的雙增雙贏。”日照市財政局副局長周忠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支持技術創新培植骨干財源
“幾年來,我集團先后獲得了各項財政資金扶持800多萬元,這些資金加快了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產品海外推廣的步伐,推動了集團實施規模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經營發展戰略。”東升地毯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費洪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東升地毯集團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地毯生產企業之一。集團轄11家國內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2300萬平方米,產銷量已連續4年位居全國地毯行業第一。
費洪德介紹說,公司的前身是麻袋廠,1998年成功改制。幾年來,公司先后投資5億多元,引進國外先進設備60余臺,購置國產設備100多套。公司發明了2000多項創新成果,2009年納稅4000多萬元,位居日照市第15位,“可見財政對我們的扶持是正確的。”
日照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市經濟開發投資公司經理趙子峰告訴記者,近年來,通過對東升地毯集團等多家有特色、有市場的重點企業進行擇優扶持,有效地激發了企業加快發展、依法誠信納稅的積極性,也增廣了財源,拉動了全市稅收收入增長。2009年全市30戶重點企業實現全額稅收52.88億元,其中地方稅收19.06億元,占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的43.8%。
除了扶持重點企業,日照市還扶持發展重點行業。把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作為培植財源的重點行業,按照突出優勢、突出特色、突出效益的原則,近年來擇優扶持制造業技術改造項目98個、現代物流企業12家,為94家困難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給予貼息,帶動了臨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2009年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94億元,比2005年增長92.24%,并被省政府評為“服務業發展先進市”。
對高新技術企業、新產品以及企業爭創名牌,日照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進行資助獎勵,其中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分別一次性資助50萬元和10萬元,對國家級名牌、省級名牌分別一次性扶持50萬元和20萬元,鼓勵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和名牌創建。近年來共扶持省級以上新產品和高新技術企業30個;新認定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2家,其中國家級技術中心1家;新增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3個,省級名牌、著名商標93個,企業知名度和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外力內力并舉開辟新興財源
今年1月7日,原本“蝸居”于市區的青島啤酒(日照)有限公司整體搬遷擴建項目正式竣工投產。新工廠位于日照經濟開發區,380余畝的廠區讓企業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間。公司一期建設投資3億元,規模將達到年產30萬千升啤酒,生產規模、設備水平、工藝技術都領先于國內先進水平。新工廠在整體設計上突出了清潔生產、綠色節能等環保理念,同時還規劃了“青啤夢工廠”工業旅游項目。
“新工廠的投產將進一步完善青島啤酒在山東南部地區的市場布局,進一步滿足當地及周邊地區消費者需求。新廠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7.6億元,利稅1.6億元。”公司財務部長李玉松說。
近年來,日照市一直把招商引資和大項目建設作為培植后續財源的重點,加強招商引資財稅效益評估,實行“引資數量和稅收增量雙考核、實際利用外資和引資項目實現增量稅收雙掛鉤”考核辦法,鼓勵引進經濟和社會效益好的項目,提升招商引資工作質量。
日照有億噸大港,具有發展各類物流園區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財政的扶持鼓勵下,目前,全市物流園區已發展到32處,物流企業達到562家。2009年,全市實現物流業增加值81.2億元,繳納稅收4.77億元,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達到了8.8%。
2009年底,日照市首個“國字號”特殊區域——由日照港務集團注資1億元興建的日照保稅物流中心正式封關運營。這個非營利性物流平臺具有“境內關外”政策優勢,可為入住企業提供“一站式”的進出口保稅、出口退稅、轉口貿易等便利服務,讓物流企業的成本大為降低,對進一步帶動區域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財源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一批大項目成為拉動全市財源經濟和財政收入增長的重要力量。在大項目的帶動下,2009年全市地方稅收收入比2005年增加了25.88億元,年均遞增33.94%,其中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年均分別遞增40.9%、27.9%和49.8%;2009年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收入占稅收收入的比重達到73.7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96個百分點。
“同時,我們還深挖內部潛力,加大國有資產、資源運營監管力度,不斷拓展財政收入來源渠道。”趙子峰告訴記者,在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進行全面清查的基礎上,日照市結合實際制定了國有資源、資產運營管理辦法,以現有存量國有資源運營為突破口,采取出租租賃、出讓轉讓、置換收購、經營拍賣等方式,加大國有資源(資產)運營力度,運營收益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健全激勵機制培植縣鄉財源
為加快培育縣鄉財源,日照市專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扶持引導各區縣發揮比較優勢,努力培植壯大特色支柱產業,不斷提升縣域財源經濟發展水平。
一是實行市區稅收屬地征收體制,將市級企業的地方稅收按企業所在地分別劃歸各區征收,有效地調動了各區培植財源、增收節支的積極性。二是建立激勵性轉移支付制度。將上級“獎補”政策與該市財源建設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實施保障和激勵相結合轉移支付辦法,2006年—2009年市財政配套獎補資金9370萬元,鼓勵財政困難縣鄉培植財源、增收節支、消化債務。三是建立支持縣域、鎮域經濟統籌發展機制。積極支持縣域、鎮域經濟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優化考核指標和體系,制定實施了稅收分成、考核激勵等政策,出臺了招商引資跨區縣落戶企業稅收分配辦法,對新落戶企業實現的稅收,按照“成本與受益”對等的原則進行分配。這些措施有力地推動了縣域經濟和財源發展,2009年全市區縣地方財政收入達到41.39億元,是2005年的3.22倍。
同時,日照市還堅持把民營經濟作為縣域經濟增長、財政增收的骨干來培育,放寬民營企業投資經營范圍和領域,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制,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鼓勵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截至2009年底,全市民營經濟業戶發展到8.8萬戶,全年實現增加值555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64.5%,實繳稅金57.5億元,占全市國地稅收入的66.1%。
短短幾年,日照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激勵政策,地方財源建設成績喜人,實現了經濟增長和財政增收的雙增雙贏。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