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壩前水位漲1厘米 物流就多1個市場

2010-10-27 1: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0月23日,云陽縣渝鑫船廠,正在建造的兩艘千噸級貨輪。首席記者 鐘志兵 攝 
夕陽西下,三峽溢金。船行其中,分外美麗。在三峽庫區腹地,有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云陽,她是三峽蓄水庫區移民遷城的縮影和象征。
走進云陽港碼頭,撲面而來的是一片繁榮的場景:江上,一艘艘巨輪排成長龍,正在裝卸大宗貨物;陸上,車輛穿梭不停。云陽水運業正在“復蘇”,不斷做大做強。
蓄水,讓老造船廠復活了
174.2米、174.4米、174.6米……這幾天,譚建強每天都要到江邊散步,每次都十分留意水位標尺上的數字。川江將變成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了。他要求辦公室每天將蓄水相關信息送到他辦公室。譚建強,重慶“河牛”滾裝船公司董事長,在長江邊的故陵鎮出生長大。從80元起家,如今已是身家上億的“船老大”,他的發展軌跡成了云陽航運發展的一個標本。
“三峽大壩水位每上升一厘米,川江上就會多一條大河,我的船又多了一個市場。”譚建強說,沒有三峽蓄水就沒有他的今天,蓄水給水運企業帶來的商機不可限量。如今,他除了忙著打造千噸級的貨運船舶,還著手建萬噸級的海船。
蓄水不僅給水運企業帶來商機,更讓沿江造船廠受益匪淺。
云陽渝鑫造船廠廠長朱道田這幾天特別忙。找他的人一撥接一撥,這些人都是給他送訂單來的。記者在造船廠看到,江邊停放著兩艘110米長的貨船,一艘船已完成船體合攏,另一艘船正在安裝螺旋槳。135米蓄水前,該廠是一個瀕臨倒閉的老廠,隨著三峽庫區蓄水,這個老廠居然奇跡般復活了,而且年產值已突破1.2億,廠房也搬遷了三次,但每搬遷一次,廠房就會擴大一倍。
像譚建強、朱道田一樣因蓄水受益的老板,在云陽就有35人,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
求變,水運將成經濟支柱
近日譚建強經常出入云陽縣政府,目的是在云陽新建集船舶修造等為一體的獨資企業,計劃今年完工,3年內打造50艘滾裝運輸船。
為何水運企業看好云陽,其發展優勢何在?
“云陽發展水運有三大優勢。”云陽縣副縣長陳孟文說,首先是獨特的地理優勢,境內形成“一水庫四支流十一叉河”四通八達的水域網絡。隨著175米試驗性蓄水,通航里程將延伸到211公里;其次是水運產業初具規模,云陽水運業歷史悠久,現有渡口85處,年進出轄區船舶達1250多艘。另外,在云陽落戶的水運企業,將比周邊省市得到更多優惠政策。
云陽縣發改委副主任秦嶺介紹,隨著175米試驗性蓄水成庫后,云陽充分利用新優勢,把水上運輸業發展成為云陽重要的產業。
未來,打造“水運總部經濟”
云陽如何做大水運產業蛋糕,還面臨哪些問題呢?副縣長陳孟文坦言,庫區航道建設滯后,缺少航標,暗礁較多,很多航道還無法通航,制約了云陽乃至庫區航運的發展。為此他正在起草相關文件,呼吁在國家1000多億的三峽后期扶持資金中,加大對航道的整治。
同時,在云陽“十二五”水運發展規劃中,提出打造“水運總部經濟”概念,政府要幫助企業解決好融資難的問題,集中力量扶持水運企業發展。“真希望每天都有一條船下水,生意實在太好了。”譚建強告訴記者,水運的成本是3分錢每噸,而鐵路是5毛錢每噸,隨著175米試驗性蓄水,川江將形成2萬億噸的川江航運量。對未來,他充滿了期待,云陽35位水運老板充滿信心。記者 秦勇 楊道彬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