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解讀河南棉紡業的“雪陽現象”

2010-10-24 11: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近十年的時間里,河南雪陽棉紡集團公司從一個小車間一躍發展成為年產5億多元,擁有3個棉紡基地、5個子公司的河南棉紡業“小巨人”,其彩棉紗的產量曾達全國總產量的1/3,創造了河南棉紡史上的一個奇跡,被譽為河南新興紡織工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雪陽集團發展到今天,超前的經營謀略和膽識固然重要,但以農為本、為農謀利的“ -

農字經”,才是助推雪陽集團騰飛的保證。

  從南陽市第一家民營軋花廠到今天比肩國內棉紡企業的大鱷,河南雪陽棉紡集團(以下簡稱雪陽)以超常規幾何級增長方式實現了企業發展的華麗轉身。雪陽也在不經意間創造了被業界廣為驚嘆的“雪陽速度”,更創造了河南棉紡業的“雪陽現象”。

  引人矚目的“雪陽現象”

  管理學大師赫爾曼•西蒙曾如此評價“小巨人”企業:它們規模不會很大,但成長性極強,它們的超高速發展是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它們堪稱是“中小企業的榜樣和典范”,在他們身上,有著很多從明星企業那里體味不到的經營真諦和商業哲學。

  在近十年的時間里,雪陽從一個小車間一躍發展成為年產值5億多元,擁有新疆、上海和鄧州3個棉紡基地、5個子公司的河南棉紡業的“小巨人”。據國家紡織協會資料顯示,2006年,雪陽已經發展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彩棉紗生產廠家,其產量達全國總產量的1/3;國內著名的彩棉內衣生產廠家,絕大多數都使用過“雪陽”牌彩棉紗。雪陽進軍銷售終端的雪陽棉屋已經在全國發展到了260多家,不經意間創造了被業界廣為驚嘆的“雪陽速度”,創造了河南棉紡史上的一個奇跡,被譽為河南新興紡織工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

  在鄧州和新疆組建大型生產基地,在鄭州建設物流中心,在上海建設營銷中心和生產研發中心,雪陽的“鐵三角戰略”構筑了輻射全國的營銷網絡。2005年8月,在第86屆北京國際針織品展覽會上,雪陽彩棉服飾像一顆耀眼的新星閃亮登場,為眾多商家所青睞。中國策劃第一人葉茂中,臺灣第一美女蕭薔,中國服裝第一職業經理人、原貓人內衣總經理李曉平的加盟,使雪陽服飾作為彩棉界唯一的原創品牌,迅速在全國走紅。

  2002年,雪陽與中國農科院聯合成立“鄧州彩棉研發基地”,按照“公司+農戶+基地”的運營模式,推行訂單經營,直接帶動了2萬多戶棉農致富,實現了企業和棉農的雙贏。這種經營運作方式,被河南省、鄧州市有關領導譽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最佳模式。

  在鄧州,棉紡業被稱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依靠獨特的資源優勢,鄧州的棉紡業形成了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在這個快魚吃慢魚的年代,雪陽迅速崛起,從收購鄧州卷煙廠(現在的鳳凰紡織公司)到收購南陽紡織集團鄧州正興公司,其創新優勢和文化優勢形成的鯰魚效應,不僅激活了這些老國有企業,還帶動了當地棉紡業的發展,壯大了棉紡業經濟。

  于是,“奇跡”和“旗幟”成為這一年輕企業的深刻注腳,“雪陽現象”開始在業界被迅速叫響。

  ●雪陽的“農字經”

  10年前,雪陽僅是一個小軋花廠,10年后,雪陽卻是以幾何級的方式增長,成為橫跨區域和行業的棉紡集團,建立了從棉花科研、種植、加工、紡織、服飾到終端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

  雪陽的快速發展不但贏得了各級政府領導的支持和關注,各種社會榮譽也紛至沓來。2005年,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05~2006年度河南最具成長性的100家標桿企業;南陽市20家重點骨干企業;全國“重合同、守信譽”企業;2007年,河南省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優秀涉農企業……雪陽集團董事長劉紅中2006年被評為首屆新豫商十大風云人物,河南最具影響力企業家,并成功當選上海市河南商會副會長。

  雪陽集團發展到今天,超前的經營謀略和膽識固然重要,但以農為本,為農謀利的市場定位才是助推企業騰飛的保證。

  早在政府推出相關政策扶持彩棉業發展之前,雪陽就已經開始了彩棉研發。2002年,雪陽集團與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聯合成立了中國農科院“鄧州彩棉研發基地”,利用處于南陽盆地南沿的丹江河畔的基地,成功培育出適合該區域生產的彩棉--“中棉所51號”彩棉新品種,這也是國家唯一一個經過認定的彩棉品種。

  鄧州的氣候和土質非常適合彩棉的種植,劉紅中創造性地實施了“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實行訂單式農業發展。

  實踐證明,雪陽訂單式農業發展模式非常成功,既保證了自己所需原料的生產,又降低了生產管理成本。雖然被納入雪陽彩棉種植工業產業鏈的農民都是以個體進行運作,但其按雪陽彩棉種植、回收合同的技術要求進行種植、管理,實際上已成為沒有生產工廠的產業工人。同時與棉農簽訂長期開發種植收購合同,棉農產量有多少,集團就收多少,實現了農民的零風險種植,是雪陽在彩棉行業的首創。

  另外,對于彩棉種植農戶,雪陽無償提供種子,并和農科所合作,派出科技服務隊,深入全市8個鄉鎮的田間地頭、逐個村莊進行教育普及和技術指導,實行全程技術跟蹤服務,使那些種了幾十年棉花的棉農第一次驚奇地看到科技給他們帶來的變化。

  “我們的彩棉種子是無償的,而且為了鼓勵種植彩棉,政府每畝地還給老百姓補助50塊錢。另外,我們以高出白棉市場價20%的價格進行收購,使棉農平均每畝地多增加收入300多元。”劉紅中解釋說,這也使得廣大棉農種植彩棉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彩棉種植面積從2萬畝擴展到現在的4萬畝,從而直接帶動2萬余戶棉農致富,實現了棉農和企業的雙贏。這種經營運作模式,也被河南省、市領導譽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最佳模式。

  讓農民獲利,讓農業增值,用科技的力量改變農業,是雪陽立足傳統農業,做大傳統農業的一個創新。產業鏈前移不僅扶持了農業發展,還給公司帶來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2006年,雪陽年產天然彩棉7000噸,據國家權威質檢部門抽樣分析,這些彩棉的纖維長度、成熟度、色彩等質量指標均達到國家最高標準,被譽為彩棉行業的“一枝獨秀”。

  以農為本,為農謀利,雪陽的“農字經”讓企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平臺。2007年,雪陽被河南省商務廳、河南省工商聯、河南省海外交流協會等單位聯合推選為“2007新豫商社會責任大獎”。今年,雪陽針對棉農實行的“雪陽惠農計劃”又在當地掀起了一場彩棉種植發展的高潮。

  “雪陽人” 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

  在雪陽事業的大旗下,所有人都是拼了命在想、在學、在干;在雪陽,只要努力,你就能看到更加輝煌的未來。同樣,雪陽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獲得了如此的成就,全得益于雪陽人汗水和智慧的奉獻。

  雪陽董事長劉紅中出身基層,對工人的想法感同身受。感情留人,事業留人,使雪陽形成了一個大人才磁場效應。雪陽現在的高管有些是請來的,但更多的是通過和劉紅中的接觸,被他的做事風格和人格魅力吸引而來的。

  管理民主化、福利制度化,使3400多名雪陽人感到他們不是在給私人老板做事,而是給自己打工。

  ●雪陽的人本精神

  作為雪陽的掌門人,劉紅中堪稱一位優秀的企業家:他以其全新的發展理念和思路,指明了雪陽務實而又跨越式的前進方向,以自己在棉紡行業摸爬滾打多年修煉來的遠見卓識和高人一籌的運作手法,引領企業快速發展。同時,他又自立標桿,自作導向,其苦行僧般的創業精神成為雪陽企業文化精神的凝聚點,帶出了一支能拼敢闖的精英團隊。

  雪陽的中高層人員來自四面八方,這種團隊結構的差異性所凝聚的思維和能力的合力更使雪陽戰無不勝。劉紅中說,雪陽就是個平臺,這個平臺就是要匯聚各方面的人才精英,企業最大的資源就是把各種資源合理地整合起來。

  劉紅中要求全體中高層干部要多為事業吃苦,多為職工謀福。而在雪陽人的心里,他們的董事長永遠在路上,永遠在談判桌上,休息對他來說是件奢侈的事。很多和劉紅中有過接觸的人都被這位做事大氣,人品正直的企業家所感染。一次見面、終生朋友,這是劉紅中的做人智慧。

  在雪陽,感人的故事代代流傳。一位在雪陽干了近八年的老棉花工藝師退休之后,找到公司領導說,“雖然我工作干不了啦,可哪怕讓我在這兒看看棉花也行。”這些故事匯聚成了企業精神激勵著更多的雪陽人奮發圖強。

  原雪陽棉紡集團財務總監張泓從東北來到雪陽后,不久就被查出肺癌已到晚期,如果在一般的企業,她很可能被辭退,但是雪陽考慮到,這么一個孤單的外地人既然選擇了雪陽,雪陽就應該讓她感受到團隊的溫暖。公司出資送她到醫院治療,并派人全程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張泓知道自己去日不多,就主動要求繼續到公司工作,剛開始雪陽沒有同意,張泓就哭著表達自己的心聲,她在國有企業做過,在韓國企業里也做過,打工數載卻從來沒有受到這樣的尊重,她現在唯一的愿望就是為自己鐘愛的企業盡最后一份力,報答企業對她的知遇之恩。

  張泓去世后,雪陽公司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她70多歲的老母親看到女兒的后事在異地他鄉竟然安排得如此隆重,感激得老淚縱橫。在張泓的家鄉牡丹江市,當地的媒體對此還做了專題報道,稱這是打工者受到的最高待遇,河南精神感動了牡丹江。

  ●塑造高效率團隊

  在雪陽的成長中,正是因為有了全體員工的努力,人人都來做事業、創事業,自覺自愿添磚加瓦,才換來了今天企業的蓬勃發展。

  對于雪陽的每一位員工來說,自己的工作就是事業,“使崗位因為有我更重要,使工作因為有我更出色”是大家一致的追求。

  雪陽的團隊精神不光體現在某一個人的優秀事跡上,更體現在全體員工自覺自愿、最為樸素的工作態度和行動上。

  在雪陽,每一位員工只要看到對企業發展有利的信息,都會主動收集起來并提供給領導,直至層層傳遞到集團決策層。公司每月還評選金點子獎,對于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好建議進行獎勵。對于員工來說:雖然沒有決策權,但卻有為集團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心力的義務。而對集團來說,他們也為每一位員工精心制作了職業生涯規劃,幫助每個人都能實現自我價值。目前,雪陽的高管人才在武漢大學、清華大學繼續深造的就不下十幾人。

    在雪陽發展的三年來,離開公司的人員幾乎為零。劉紅中認為,團隊凝聚力的強弱關鍵在企業家,讓員工擁有成就感,實現自己的價值,并且品味事業的成功,這是一個團隊領導人管理團隊的首要任務。

  有這樣的領導,有如此多的精英,有如此可愛而又敬業的員工,雪陽正一步步攀上巨人的肩膀。可以說,雪陽的成功,關鍵在人。

  “雪陽文化” 規模擴張的戰略保證

  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長河中,許多民營企業也曾一鳴驚人,綻放出奪目的光彩,但風光不過三五年就迅速倒下或者默默無聞,歸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的迅速發展與企業文化的缺失、管理不到位產生了錯位。

  在經濟規模和效益幾年內以幾何級方式迅猛增長的同時,雪陽不僅沒有出現文化“短腿”,反而把先進科學的企業文化打造成了集團發展的最大動力,成功搭建了企業通向“棉紡業名企”的大平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