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縱橫水陸空 樂山大交通氣勢磅礴
2010-10-24 11: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兩航、五鐵、八高速、一樞紐”勾勒次樞紐藍圖
大交通活絡大產業助飛大城市。
展開四川地圖,次樞紐樂山的位置極為醒目:從經濟區看,成都、川南、攀西三大經濟區“結合部”,是樂山;從產業帶看,北有成德綿經濟帶,南有瀘州—宜賓沿江經濟帶,位于“結合點”的,還是樂山。
地緣優勢,必須以獨特視野、長遠眼光,推動它轉化為區域發展優勢。
思路決定出路,大手筆促進大發展——2010年,樂山“千億交通工程”橫空出世。樂山在全省率先完成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決意持續奮戰20年,打造全省交通次級樞紐,整個工程預計投資超過1600億元,分為三期實施,在2030年前全部完成。
這是樂山交通里程碑式的跨越,也是樂山政府高瞻遠矚、科學發展大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樂山將建成的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不僅僅是各種交通方式的匯聚,不僅僅是硬件和軟件并舉的交通網絡,不僅僅是各種運輸的大通道,也是經濟發展的大走廊。“大交通、大產業、大城市”——樂山的三大聯動發展戰略眼光非凡。理念突破引領實踐創新,樂山大交通在“打開通道、構建樞紐、完善路網、提升功能、支撐發展”的總體思路下,隨著“兩航、五鐵、八高速、一樞紐”項目的加快實施,必將有力推動樂山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10月,西博會上,樂自高速的簽約帶來川南融合再提速的訊號:樂自高速將與樂宜、內宜、成樂等高速相連,形成川南地區干線道路網絡,川南城市間經濟往來將更為頻繁。
與此同時,位于樂山五通橋區冠英鎮的樂山港進港大道項目亦簽署協議拉開建設大幕,這意味著樂山港建設和岷江航電綜合開發工程的序曲已奏響。
彌補成都水運短板,促進樂山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加強區域合作——樂山實現交通跨越將以岷江航電綜合開發和樂山港建設為核心,以“兩航、五鐵、八高速、一樞紐”項目為重點,統籌規劃建設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以及客貨運輸站場,完善樞紐功能,著力構建以岷江航運為依托,以公、鐵、水聯運為支撐,輻射成都、攀西、康藏經濟區,貫穿南北、承東啟西,通江達海的西部綜合交通次樞紐。
起航
樂山有港口就等于成都有港口,就等于成都經濟圈有港口,岷江航電綜合開發和樂山港建設將有效彌補成都水運短板,構建起成都通江達海的運輸大通道在省交通運輸廳確定的省內大件通道改造方案中,有兩處與樂山港有關:大件路夾江段路面改造工程和現有樂山大件碼頭改造。
為適應重裝制造業發展要求,確保“造得出來,運得出去”,大件公路已按大件單件重1000噸進行改造,大件碼頭吊裝能力同樣改造提升。通過改造,港口可“吞吐”全省千噸級出川重裝產品。
與樂山港相關的每一個項目都備受關注。此次簽約的樂山港進港大道,為了滿足大件運輸的需要,全長14公里的樂山港進港大道建設標準為雙向6車道,寬60米。工程總工期2年,一期工程總投資約3.6億元,預計明年5月路基工程全面完工。樂山港進港大道工程是樂山港建設的重要配套基礎工程和骨架工程,它的建成將為樂山港的建設提供良好的交通條件。據了解,樂山港總體規劃地形勘測已全部完成,地形圖繪制完畢、交通量調查結束、樞紐運量需求預測等工作也已完成。
一份來自樂山交通系統的資料準確標注出樂山港的重要地位:樂山港距離成都僅120余公里,比成都到瀘州港近200公里,比成都到宜賓港近150公里,是四川省大件運輸通道的重要節點,規劃中的樂山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將建造成為成都經濟圈最重要且唯一的出海港口。建成后,樂山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將實現“旅客零換乘”和“貨物無縫銜接”。
而整個樂山港建設藍圖已繪成。“整個樂山港由嘉州港區、沙灣港區、五通橋港區、犍為港區組成,4個港區貨物運輸年吞吐量5000萬噸、集裝箱300萬標箱,加上前期的航道整治,整個總投資將超過200億元。”樂山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樂山港處于“千億交通工程”樞紐位置,規劃和建設中的岷江航運、樂山機場、成貴鐵路、成綿樂城際鐵路、樂宜高速、樂自高速、成仁樂高速、成樂西高速等都將交匯于此——整個樂山次樞紐建設將由此起航!
只擁有公路、鐵路、空運的成都經濟圈交通樞紐,在水運方面的缺陷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得到解決。
根據成都、樂山兩地政府達成的協議,岷江航電綜合開發工程實施后,樂山港將升級為“成都港”,成為岷江航運、樂山機場、成綿樂城際鐵路、成貴鐵路、樂宜高速等多種運輸方式的匯接中心。樂山港建成后,其泊位將達到63個,貨物運輸年吞吐量設計為5000萬噸、15萬噸大件集裝箱、300萬標箱,可分流成昆、成渝、寶成鐵路貨物運輸量1000萬噸。
“樂山有港口就等于成都有港口,就等于成都經濟圈有港口”;“樂山港建成后將極大地緩解全省大件出川的瓶頸制約,同時樂山也將成為成都平原的物流集散地”,專家學者們如此評價。
樂山交通部門負責人介紹,樂山港建成后,成都企業運輸物資可通過高速公路直達樂山港裝船出川,也可通過鐵路將大宗物資直接運送到樂山港裝船出川,不用再借道重慶港,這也為成都經濟圈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帶來巨大機遇。
而與之相關,岷江航電綜合開發也從構想變成規劃。“岷江是樂山的寶貴資源和財富,也是樂山的稀缺資源和后發優勢所在。岷江航運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新起點。”在全新的資源觀引領下,“提高岷江航道等級”這一初始構想不斷激發靈感,醞釀出200多億元的項目群,岷江航電綜合開發完成后,長江航道將向上延伸162公里,樂山港將成為長江上游內河第一港,樂山將成為長江上游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將完成岷江樂山境內四個梯級樞紐建設主體工程,完成岷江樂山—宜賓段162公里航道的梯級渠化、疏浚整治工作,岷江航道等級從IV級提高至III級,達到常年通行1000噸級船舶,豐水期可通行3000噸級船舶要求。“十三五”期間,全面建成四個梯級樞紐,全面改善岷江航道通航條件,徹底解決大件運輸難問題,打造成都、攀西、康藏經濟區最近的通江達海水上運輸大通道。
起飛
樂山在全省率先完成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到2020年,樂山市綜合交通樞紐基本形成,將為旅游、商貿、物流等帶來發展新空間,實現“大交通、大產業、大城市”三大聯動大交通開辟大通道。通過成綿樂城際鐵路、岷江航電綜合開發、樂山港口等大通道建設,樂山將與四川最具活力的經濟帶——成德綿經濟帶一體發展,其聯動效應無法估量。在不久的將來,一條條高速路、一條條航運線,將對樂山生產力布局、城鎮化推進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力,帶動城市經濟起飛。
隨著次樞紐的形成,“西三角”大旅游環線將逐步形成。“樂山連接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和東部的交界處,有著西南地區金三角之稱。”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顧問陳興中教授一席話,給樂山旅游未來發展以無限的想象空間。當機場建成、航運“疏通”、城際鐵路建成……便捷的交通網絡,將實現一個大區域的無障礙旅游圈。未來,隨著“兩航、五鐵、八高速、一樞紐”的全面完成,西部交通樞紐次級樞紐的建成,以樂山—峨眉山雙遺產為代表的國際旅游景點,將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樂山旅游核心區域。
如果再把樂山與云、貴、渝連成一片,包括四川的旅游景點在內,將在全國形成“西三角”旅游環線,南線依托成昆鐵路客運專線;北線依托成綿樂城際鐵路打通北部環線;西線以樂雅高速為依托,貫通寧波到西藏樟木的線路;東線還有成貴鐵路,這個全國性的“西三角”大旅游環線將逐步形成。“如果讓我用四個字來概括樂山市綜合交通樞紐,‘改天換地’最合適不過。”
樂山市商務局局長章曉紅說,所謂“改天”就是今后航空、高速列車帶來的時空的變化;“換地”就是改善了樂山在四川盆地中的區域地位,尤其是人文區域的地位,使得樂山地域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樂山綜合交通樞紐對樂山未來經濟發展方式也會帶來極大的改變,目前樂山工業比重占第一,主要以樂山的基礎原材料為主。未來交通圍繞臨港經濟區,對現有資源性產業深加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為樂山工業未來提供全新機遇。樂山未來一個重要經濟成分,就是以現代服務業為標志的現代物流,樂山港口不僅是裝卸貨物集散地,還是工業配套、產品倉儲、產品營銷地,甚至還將發展為保稅物流園區以及國際物流園區。
“交通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在我國公路勘察規劃設計領域著名專家、交通運輸部評標專家戴勤堂看來,規劃中的樂山,是一個大城市,一個次級樞紐,四川省的城市群發展規劃涵蓋樂山,其交通建設與經濟建設必將同步。
與此同時,對“通道經濟”、“沿江經濟”的思考,則不僅是樂山本身。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四川省政府參事鄧玲表示,樂山在全省12個次級樞紐中擔負著更為繁重的任務,樂山的“兩航五鐵八高速”聯接三大經濟區和兩條大的經濟帶。樂山進行岷江航電綜合開發是建立以樂山為中心的軌道交通輻射。“要研究成綿樂城際鐵路建設對于整個成都經濟圈的影響,研究成德綿樂城市群的整體發展”;“要研究瀘州、宜賓、樂山水運港口和黃金水道建設對川南和整個成都經濟圈發展的影響,布局發展沿江工業帶”;“要結合樞紐城市與節點城市之間的快速通道建設,加快建設成綿樂城市一體化進程,協調發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東北城市群和攀西城市群”……
據悉,樂山綜合交通規劃的“千億交通工程”總投資超過1600億元,分三個階段實施,在2030年前全面完成。其中,80%以上的項目和投資將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完成。未來10年,是樂山突破交通瓶頸、拓展發展空間的關鍵時期,其中“十二五”又是實現樂山交通大發展最為關鍵的5年。“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樂山全市交通建設計劃完成投資將超過1200億元。
到“十二五”末,實現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各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西部綜合交通次樞紐地位初步形成。此外,“十三五”規劃將完成投資超過400億元。到“十三五”末,樂山市交通運輸網絡進一步完善,國省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樂山西部綜合交通次樞紐地位得到鞏固和發展。
加速交通樞紐軟件建設的跨越發展,走智能化、現代化、開放式道路,真正與外部的出口通道連鎖、聯網,著力打造快捷通道,樂山正加快布局“沿江經濟”,依托“成-樂-眉-宜”通道,將形成嶄新經濟帶;構建聯結成都、川南、攀西經濟區的水上運輸大通道和水運物流中心,屆時,攀西鋼鐵產品、川南化工產品、成都高新產品、德陽重工產品乃至全國貨物,都可在樂山碼頭及大型物流中心匯集、中轉、聯運。新路網將帶來新的產業集聚效應,通道經濟帶動資源優化配置,樂山門戶效應將逐漸顯現。
起跑
樂雅高速將成渝高速環線畫圓,樂自高速與樂宜、成樂等高速相連形成川南地區干線道路網絡,樂山“五鐵”、“八高速”的建設起跑讓區域合作更為緊密10月,全長42.6公里的成綿樂城際鐵路樂山段已正式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自2008年12月成都段開工以來,工程進展順利,2012年將竣工通車。
城際鐵路最高時速可達250公里,屆時,樂山市民到成都只需40分鐘,而綿陽市民到樂山只需1小時左右。而未來從樂山直接出發,9小時北上到北京、8小時南下到廣州將不是夢想。
而作為另一條高鐵的成貴鐵路將采用CRH系列動車組,最高時速為每小時350公里,采用長短兩種編組方式,短編組定員為600人,長編組定員為1200人。“如果按照時速350公里計算,87分鐘就可以到達貴陽,這比現在火車運行時間節約了10個小時左右。”樂山市交通局局長劉忠福說。
高鐵起跑,“五鐵”,即新建成綿樂城際鐵路、成貴鐵路樂山段、成燕復線、樂(自)隆鐵路樂山段;高速布網,“八高速”,即新建樂宜、樂雅、樂自、樂漢、成(仁)樂、宜(犍)西、樂山內環和外環高速公路;最終形成“一樞紐”即新建樂山港綜合交通樞紐。
同步作業為交通建設帶來加速度。
樂山市《綜合交通規劃方案》的第二階段,重點將是完成樂自高速、樂漢高速、成(樂)西高速、成樂高速擴建,以及全部次干線公路、集散公路和管道的建設,4條高速齊建。
這是怎樣一種概念,想像一下屆時的施工場景:樂山市境內四個方向的高速公路全面開工建設,施工者的身影隨處可見,瀝青混凝土道路越來越寬,城市各區縣的距離越來越近……4條高速公路的興建,必將把已經四通八達的樂山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伸延到每一個角落。
樂山市的交通“十二五”規劃,列出路網建設的歷程和時間表。
在鐵路方面,至“十二五”末樂山全市鐵路通車里程將達到240公里,至“十三五”末鐵路通車里程將超過400公里,貫穿南北、連接東西的鐵路網骨架將初步形成。
在高速公路方面,到“十二五”末,樂山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230公里,基本形成以樂山主城區為中心的放射性高速公路網,形成與成都、川南、康藏經濟區相連的快速大容量出境通道4條,并通過繞城高速公路有效串聯,實現快速過境。到“十三五”末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440公里,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
在干線公路方面,“十二五”期間規劃新(改)建國省干線公路和地方重點公路項目900公里,其中一級公路130公里,二級公路650公里,三級公路120公里。
未來樂山大交通將體現出樞紐特點。
向南,通過成昆鐵路、成昆客運專線、成貴客運專線、樂宜高速、仁沐高速連接云南、貴州;
向北,樂山將通過成樂高速、成樂西(仁壽至沐川)高速、成昆鐵路、成綿樂城際鐵路連接成都主樞紐;
向西,通過樂雅高速、樂漢高速連接攀西經濟區,早上在雅安看熊貓,中午到樂山大佛腳下吃西壩豆腐,晚上到自貢看燈會——樂雅高速公路開建,老百姓這一美好愿景將變成現實;
向東,通過岷江航道、樂自高速、樂自鐵路連接重慶。將促進川南五市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進一步推動川南經濟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