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抓機遇 推進江西水運新跨越

2010-10-22 3: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策應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提升水運發展水平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出臺,為全省深入實施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若干意見》的出臺也為推進江西水運新跨越帶來了新機遇。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充分利用長江黃金水道和“五河一湖”水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水運比較優勢和綜合競爭力,加快水運發展,促進江西水運在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的進位趕超,是每一個江西港航人不容懈怠的責任和使命。“
《若干意見》應時而生
長江黃金水道集“東部率先發展”、“中部崛起”和“西部開發”國家戰略于一體,是我國具有全局性戰略意義的發展主軸線。從2006年長江水運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后,2009年6月召開了長江水運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緊接著2009年12月召開了全國內河航運發展座談會,對內河航運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認識逐步深化,不斷升華。合力建設長江黃金水道,加快內河航運發展,已經成為沿江七省二市的共識和目標。
    江西擁有156公里長江中下游黃金水道以及贛江、信江、撫河、饒河、修河五大水系和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具有發展水運得天獨厚的條件,航道里程居全國第九位,達5716公里,水運發展前景廣闊。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長江黃金水道建設。長江水運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以來,江西省圍繞《“十一五”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總體推進方案》和《江西省“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目標任務,加快了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完成了階段性建設任務。2007年,江西省政府召開了全省第一次水運發展工作會議,確定了加快江西省水運發展的目標任務,研究了制約發展的問題和對策措施,提出了 “三個加快”的要求,即加快干線高等級航道和南昌、九江國家級重要港口建設,改善航道結構和港口設施;加快水運安全保障能力和應急救助體系建設;加快港航信息化和船舶標準化建設。
長江水運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一結束,江西省政府立即召開會議認真研究貫徹落實。省領導指示省交通運輸廳著手起草和編制《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策應長江黃金水道建設   提升水運發展水平的若干意見》和《江西省“十二五”水運發展規劃》,并要求做好六件實事:一是加快九江沿江開發和九江港口建設;二是加快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重點水運項目建設;三是加快建立水運建設投資體制和融資平臺;四是精心組織南昌港總體規劃的實施;五是扎實做好船型標準化工作;六是不斷完善水上搜救應急體系,積極籌備,迎接長江水運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在我省召開。
    經過充分調研論證,并學習借鑒沿江省市的先進經驗,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科學民主、依法決策,體現了省直各部門集體智慧的《若干意見》于今年4月份頒布實施。《若干意見》就提升江西省水運發展水平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及相關法規政策和主要措施,列出了一系列航道、港口建設項目,并對做好六件實事做出具體安排。
    當前,全省港航系統全力以赴決勝“十一五”,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十二五”更大發展打好基
《若干意見》將總領“十二五”全省水運發展并為實現2020年水運現代代提供重要保障。
《若干意見》總領“十二五”水運發展
《若干意見》明確“十二五”期間,江西省將全面改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通航條件,形成以長江(江西段)、贛江、信江高等級航道為骨干的鄱陽湖高等級航道網,積極推進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區域性重要港口,到“十二五”末,重點建設好1000—5000噸級泊位68個,500—1000噸級泊位19個,新增港口年貨物吞吐能力4375萬噸;加快實現貨運船舶船型標準化、大型化、專業化,重點發展集裝箱、液化品、散貨等江海直達運輸船舶,到“十二五”末,全省船舶總運力達到242萬噸,船舶平均噸位超過700噸,船型標準化率超過60%;加快搜救應急保障能力和港航信息化建設,2010年率先實現仙女湖、柘林湖水上GPS和GIS系統,建成省搜救中心及鄱陽湖分中心。通過引進高級專業人才,配置多功能指揮船舶、搜救快艇、救撈船、清污船、大型拖帶船舶等先進技術裝備。建設全省統一的航道、港口、船舶、船員數據中心、港航執法監管綜合應用系統、水域動態監控系統、行政辦公應用系統;大力發展港口物流服務業,九江重點建設城西和湖口兩個港口物流園區,發展港口物流服務業,南昌重點建設南昌保稅物流中心,為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保稅功能的國際物流服務,建立海關監督,區港聯動和電子口岸;完善港口集疏運網絡,加快建設九江長江公路大橋,優化改造沙閻公路與九江長江大橋西互通銜接,啟動九江繞城高速公路建設,在九江率先建成集疏運網絡。
《若干意見》保障2020年水運現代化
《若干意見》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實現內河航運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全省內河航運基本實現現代化。水運主通道長江(江西段)、贛江、信江全部達到三級以上航道標準,形成干支暢通、區域成網的航道體系;港口基本實現機械化、集約化,九江、南昌、贛州等港口逐步發展成區域性綜合物流中心;運輸船舶基本實現大型化、專業化、標準化;建立比較完善的水上支持保障系統,初步建成信息暢通、監管有效、反應快速、處置得力的水上搜救應急體系和綜合服務信息系統。基本實現港航管理信息化、監管立體化、反應快速化、裝備現代化,總體適應水運發展的需要;基本形成統一、競爭、有序、和諧的航運市場。
    《若干意見》提出了系列政策措施以確保總體目標的實現。一是建立水運建設投融資平臺,組建江西港航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建立水運建設專項資金,搭建銀企合作平臺,支持水運企業聯合、重組、做強做大,向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引導水運經營者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船舶,鼓勵落戶省外船舶返鄉創業;二是實施水運建設優惠政策,優先安排港口、岸線及陸域、航道、物流園區建設用地,落實南昌港總體規劃、九江港總體規劃,加快推進南昌港、九江港建設,落實航電樞紐有關稅費優惠政策,對港口碼頭、內河航電樞紐等新建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實行稅費優惠,加快水運地方立法,保護水運資源和依法保障水運可持續發展;三是加強水運市場監督,健全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構建水運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公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督體系,創新水運管理方式,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提升水運行業服務能力和水平。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