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實訓中心建設與改革淺析
2010-10-21 12:2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通過分析職業院校物流專業實訓教學現狀,針對物流專業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教學地點工作場所化、實訓場所教學化的論點,結合籌建學校物流實訓中心的實際情況,本文較為詳細闡述了職業院校物流實訓中心的建設目標以及物流實訓場所教學化的實現途徑。
●一、職業院校物流實訓教學現狀分析
職業院校物流專業需要建設物流實訓中心已經達成共識。根據全國高職高專物流人才培養狀況調研得到的數據資料,占調查總數的91%的學校希望得到專業實訓設備。由此可見,物流專業技能實訓在物流專業教學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近年來大部分學校為訓練物流專業技能型人才,實現“理實結合,教、做、學為一體”行為導向型的教學模式,紛紛建設了物流實訓中心,主要包括倉儲配送實訓室、運輸管理實訓室、國際貨代實訓室、物流信息管理實訓室和物流營銷實訓室。這些實訓室設備大部分是根據學校要求,由生產廠家提供的。物流實訓中心建設的設計思路,一般也是按照物流企業的工作場所現狀來布置的,也就是說是基于工作流程和工作實景來布置實訓設備,布局實訓區域,通過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務來達到教學目標,稱之為課堂教學與實訓地點一體化,也可以說是實現了教學地點的工作場所化。但是,由于學校需要班級化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現有的實訓內容則要求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務,沒有將工位數少單個學生完成工作任務轉換為適合班集體或分組完成的學習任務,或者是物流實訓室設備布局整體設計的先天不足,沒有做到工作場所的教學化,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二、物流實訓教學地點工作場所化產生原因分析
目前物流實訓教學只能做到教學地點工作場所化,而沒能實現工作場所教學化,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教學地點工作場所化一般比較容易解決。物流實訓設備的生產廠家依據自己的調研和設計,選取物流企業的一些典型的先進設備,加以改造成為物流的教學實訓設備。例如自動立體倉庫模擬系統、電子標簽輔助管理系統、RF無線終端、自動搬運車、流利貨架和托盤貨架等等,學校只要有足夠的財力加上有一定的實訓場所,就可以實現教學地點工作場所化。
2.工作場所教學化比較困難。要做到工作場所教學化需要做很多的前期工作,第一,需要進行物流崗位職業技能分析,根據現有的物流專業學生首次就業崗位所需的主要技能,根據技能訓練的需要,選購設備種類和數量,裝備物流實訓室。第二,需要把典型的工作任務轉化為合適的學習任務,何謂合適的學習任務,就是完成這些工作任務需要反復訓練才能掌握的操作方法作為學習任務,而不是一種方法和環境的演示。例如叉車操作技能需要一定時間訓練保證才能掌握可以稱為學習任務。而傳真機的使用,通過一次演示就能掌握,可以作為工作任務而不能稱之為學習任務。第三,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任務還要考慮合理教學組織和課時的安排。
3.物流很多崗位操作是由個人完成的。考慮到教學地點工作場所化,根據現行物流實訓中心設備配備和區域布置,很多實訓工位數只有1~3個,自動立體倉庫計算機出入庫系統控制崗位,電子標簽輔助揀貨軟件操作崗位,RF無線終端出入庫揀貨操作崗位只是需要1~3人,無法在有限的課時內實現讓全班學生輪訓一遍。班級教學組織難以實現,教學效率較差。
4.現有的物流實訓設備和裝置很多都是一種環境的演示,系統重疊或系統堆砌,系統功能膚淺,只能達到理解概念的效果。例如自動立體倉庫出入庫系統操作,自動導向小車等,只能演示工作環境,與學生掌握技能關系不大。很多軟件功能模塊重疊,如配送軟件與倉儲管理軟件、運輸管理軟件的訂單處理模塊雷同,沒有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整合在一個綜合系統軟件之中。
5.物流軟件一般是由企業實用軟件轉化而來,沒有考慮多班級教學需要。例如一個班操作完成教學任務后保存,另一班繼續操作軟件就會覆蓋沖掉前一班的數據,這主要是數據庫設計有誤。還有的軟件安裝在服務器上,一次操作完成后,再次開機數據全部丟失,無法做到繼續上次操作內容。
●三、職業院校校內物流實訓中心建設的目標
物流實訓中心的建設就是要搭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建設模擬性、生產性、開放性的“多環節、多崗位、多流程”校內實訓基地。擁有集專門化、現代化、教學化和多功能化,集運作、信息管理、管理決策于一體的校內模擬仿真實訓室,建成后校內實訓中心可同時容納學生進行各項目的專業技能訓練。所以,物流實訓基地的建設,應該基于物流的核心理論和核心流程,緊扣職業院校物流專業教學標準對實踐技能的要求,并結合畢業生就業方向,全面系統考慮。物流實訓中心的建設應該除有關硬軟件外,還包括物流實訓實驗教學標準、實訓指導書、物流操作空白表單及模擬物流運作流程的業務資料等整套方案,為老師提供全面、系統的實驗實訓教學資料,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外,還要考慮合理教學組織和師生配比,讓全體學生在有限課時內,得到系統的指導和培訓。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征:
1.科學性。物流實訓室建設要總體科學規劃,通過就業市場調查,根據物流專業教學標準中規定的以工作任務為線索——轉化為學習內容;以職業能力為依據——組織課程內容;以典型產品(服務)為載體——設計教學(實訓)活動,選取物流專業各專門化方向學生應重點掌握物流操作技能模塊進行培訓,選購實訓設備和教學軟件。
2.適用性。目前,現代物流業在我國還剛剛興起,物流業的業態較多,包括物流運輸、城市配送物流、制造業物流、第三方物流和口岸物流等。實訓基地應配備這五個方面的應用軟硬件,在實訓方式上實行多模式操作,通過實訓使學生了解不同類型物流運作的業務流程和單證制作,掌握物流業務操作的基本技能。此外,鑒于我國大部分倉儲企業還處在機械化和半自動化階段,貨物的進出庫主要用叉車操作,實訓室的建設也要包括這部分內容,使學生學以致用。
3.可操作性。可操作性表現為實訓場所教學化,就是在實訓設備有限的情況下,通過增添視頻演示設備和調整實訓教學組織,盡可能地開發工位數,讓更多的學生能同時接受操作訓練或單項訓練,來提高實訓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也就是說在實訓場所的操作,既考慮到單個崗位學生技能的掌握,也要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的班級化教學,做到教學組織和實訓課時安排合理,提高實訓設備的利用率。
●四、實現實訓場所教學化的途徑
1.精心設計實訓項目,根據實訓項目建設物流實訓中心。在建設物流實訓中心時,首先進行物流專業學生初次就業職業崗位群調研,確定主要職業技能要素,設計教學化的實訓項目,依據實訓項目選購實訓中心的裝置配備,避免由生產廠家提供物流實訓設備,被動型建設物流實訓中心的局面。
2.物流實訓中心的建設要考慮教學組織的合理性。既要考慮物流企業工作流程布局,基于完成典型工作任務來布置實訓場所,又要考慮實訓過程中的教學組織合理性,對于那些實訓工位數較少的崗位,可以采取多配置一些設備和器材,如采購數量較多無線手提終端、叉車和打包機,這樣可以同時訓練較多的學生。對于自動立體倉庫模擬操作系統和電子標簽揀貨操作系統,在主控制電腦上連接移動投影儀,操作過程投影到屏幕上,讓小班化教學的全體學生都能觀看到每一步操作過程,縮短軟件操作訓練時間。同時我們在不與硬件連接的多臺電腦上安裝同樣的軟件,與主機同步練習,避免一個學生在操作,其余學生看不到操作內容,只能等待的尷尬局面。
3.對于工位數很少演示性的設備,采用3D教學軟件替代。對于那些演示性物流硬件設備,如自動立體倉庫模擬系統,可選用3D教學軟件在屏幕上演示,全體學生都能操作,避免工位較少,教學組織困難,此外還可以解決自動立體倉庫這樣機電一體化設備維修困難的矛盾。
4.與生產廠家合作,開發物流實訓教學資源。在建設物流實訓中心的同時,應與生產廠家合作,開發物流實訓教學資源,包括物流實訓教學實施計劃,教學組織安排,實訓教師的配備,實訓教學教案和課件的開發,物流實訓指導書的編寫等。據了解,全國已經有不少廠家開發這樣的資源,如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既生產物流實訓設備和軟件,也開發物流實訓實驗配套教材,尤其是開發了3D倉儲管理系統、3D運輸管理系統、3D國際物流管理系統,可以在節約資金情況下,使物流實訓教學效果更好。
5.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時間組織。實訓教學過程可以通過平行交叉作業模式,讓更多的學生同時操作,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如貨物出庫流程操作:利用電子標簽揀貨-包裝機打包-貼標簽-運送貨物到達指定地點的,可以讓4組學生平行交叉訓練,一組學生在揀完貨在打包的同時,下一組學生可以操作電子標簽軟件揀貨,依此類推,可以極大提高教學效率,如果順序作業,一個課時只能完成兩組,而平行交叉作業,一課時可以完成4組學生實訓任務。
●五、結論
在積極改善教學環境,強化物流實訓教學軟件和設備投入的今天,更要考核物流實訓的教學效果。通過探索與研究,努力做到教學地點工作場所化與工作場所教學化的統一,這樣才能切實提高物流實訓效率。
(北京絡捷斯特科技公司供稿)